如今的围场,“苗木长起来、钱袋鼓起来”成为现实。以塞罕坝林场百万亩森林为代表的“绿水青山”,已经成为当地农民的“绿色银行”。
曾经的塞罕坝一片荒芜,“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如今的塞罕坝,林场面积1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0%。作为塞罕坝精神的发源地,围场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在“一个战场上”打好脱贫攻坚、生态建设“两场战役”,走出一条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的生态扶贫之路。
从一棵到百万亩,荒地上造出林海
走进拥有112万亩人工防护林的塞罕坝,林海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很难想象,半个多世纪以前,这里曾经是生态环境极其恶劣的苦寒之地。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历史上森林茂密,水草丰沛,但新中国成立前已经退化为高原荒丘。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发出了“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经林业部牵头,于1962年正式组建塞罕坝林场,近400名林场创业者毅然来到塞北高原。第一代塞罕坝人代表陈彦娴仍记得自己初来种树的场景:“上山造林没水喝,满嘴起泡,嘴唇干裂,张不开嘴……一天下来,泥水糊得满身满脸都是,不说话分不清谁是谁……”在狂风飞沙的恶劣环境下,塞罕坝人吃黑莜面、喝冰雪水、睡地窨子,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初育苗屡次失败后,他们摸索出更适合高原地区的全光育苗,解决了大规模造林的苗木供应问题。
一代接着一代干,从拓荒、传承到攻坚,三代塞罕坝人创造了从一棵树到百万亩林海的绿色奇迹:1993年,塞罕坝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07年5月,塞罕坝通过国务院审定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7年,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地球卫士奖”……如今的塞罕坝,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初期的11.4%提高到80%,其所在的围场县被评为“中国天然氧吧”,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含负氧离子2000至5000个;年释放氧气621.41万吨,释氧量价值78.78亿元;年固碳量为854.4万吨,固碳价值2.46亿元。
涅槃后的塞罕坝正在围场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效益。近年来,塞罕坝国家级森林公园每年接待游客稳定在50万人次以上,直接提供临时就业岗位约1.5万个,带动周边百姓发展乡村旅游、山野特产、手工工艺、交通运输等外围产业,每年可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当地同时坚持把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在贫困地区同步推进建设生态林与经济林,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产业,打造农民脱贫致富新业态。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崛起的发展之路正在越走越宽。
林上有产品、林中有旅游、林下有经济
2019年1月11日,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自治条例》,其中第二十八条指出:自治县坚持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釆育结合、永续利用方针,大力发展林业;实行生态公益林、人工商品林分类经营,优化林业产业结构,着力发展用材林及干鲜果品、木本油料、苗木花卉等经济林产业和林下经济。
如今的围场,“苗木长起来、钱袋鼓起来”成为现实。今年,围场又依靠山区资源致力于为农民打造“绿色银行”。“百万亩林果” 项目在坚持“自主自愿、生态共享、合作共赢”原则上,充分发挥林业资源优势,创新林业产业发展方式;争取投入资金1.5亿元,有效实施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项目,打造经济林产业示范村5个,带动5000户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此外,围场还通过成立木兰林业集团,引导建档立卡贫困户走林上有产品、林中有旅游、林下有经济的经营之路,打造绿化苗木种植、销售的林业扶贫产业链,增加贫困户经营性收入。
四道沟乡是围场发展林果产业较早、规模较大的乡镇之一,多年来一直将发展林果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来抓,果树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四道沟乡永合义村村民高兴军拥有一个蓝莓采摘园,2015年,他购买了1000株蓝莓树苗进行试种,当年树苗成活率就达到70%以上。2017年,他分别在永合义和四道沟村流转土地26亩,发展蓝莓种植,共栽植蓝莓苗1万株。去年夏天,在他的精心管理下,蓝莓进入丰产期并实现了采摘销售。
走进银窝沟乡来太沟村的村集体西红柿种植园区,当地贫困户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西红柿。这一产业扶贫“造血工程”将资金、资源都用在了点子上,激发了很多贫困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为群众带来了增收,走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致富路。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还有杨家湾乡杨家湾村。这里的无性中果沙棘示范园已初具规模,53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杨殿海忙碌地穿梭其间,沙棘长势喜人。无性中果沙棘示范园区建设项目是2020年围场县委组织部支持建设的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总投资190万元,自栽植沙棘苗木以来,共解决20户贫困户就业;由承德宇航人高山植物应用技术有限公司以保护价对产出沙棘果进行回收,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时也为贫困户提供了劳动岗位,还为全乡后续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除此之外,围场还将土特产品、民俗风情、文化符号等元素进行深挖创新,既丰富了美丽乡村的内涵,又避免了同质化发展,实现了“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满足了旅游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形成了产业兴起、基础完备、群众富裕的多赢局面。塞罕坝附近的哈里哈乡,正实现着以“好风景”带来“好光景”的旅游扶贫,全力打造皇家秋狝传承之地、水源涵养生态宝地、满族民俗体验美地、京畿康养营地、美丽乡村生活福地。哈里哈乡扣花营村农家游经营户邢国林表示,自己的农家院能容纳100人就餐、30人住宿,依靠开办农家院,他已经顺利脱贫,日子越过越好,“全乡像我这样实现脱贫的已有80多户”。
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围场今年创新推行了“N+1”扶贫模式,在“一个战场上”打好脱贫攻坚、生态建设“两场战役”,实现生态林业、功能农业、乡村旅游、光伏电站、金融贷款、就业创业六个方面与扶贫的结合。大力推广“一林生四财”模式,打造林果、种苗产业专业乡26个、专业村266个,经济林基地达到194万亩,带动1.6万人稳定增收;以绿色、有机、功能为方向,加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力度,持续壮大马铃薯、蔬菜、畜牧、林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投入支农资金9.15亿元,实施农业产业化项目87个,农民人均纯收入5300元,带动3万户贫困户稳定增收;依托塞罕坝、国家“一号风景大道”等知名品牌,围场建成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平台和“万家客栈”乡村旅游发展平台,采取“景区带示范区、企业带贫困村、客栈带贫困户”模式,实行加盟户与贫困户“1+1”利益联结,打造乡村旅游示范村23个,带动1.2万名贫困人口增收。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生机的延续。多年来,不仅塞罕坝从“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变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鸟的乐园”,围场亦秉持塞罕坝精神,将生态良好作为发展的第一底线,找准了生态底线与百姓增收之间的最佳平衡点,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助力当地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
|作者:赵狄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