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下午,周锡山先生美学成就研讨会在百年古建上海艺术研究中心举行。此次研讨会由上海市美学学会主办,上海艺术研究中心、豫园股份东方生活美学研究院、《文化艺术研究》杂志社共同协办。来自上海和江苏、新疆等地的文史学者齐聚一堂,交流对周锡山美学成就的感受,评价周锡山的学术贡献,向周锡山表示崇高的敬意。
开幕式由上海市美学学会秘书长张永禄主持。上海市美学学会会长祁志祥致开幕辞。祁志祥指出:周锡山的美学研究从王国维与金圣叹研究出发,后以《西厢记》《牡丹亭》的注释汇评为标志,兼及《史记》研究、《红楼梦》研究、十大《流民皇帝》、十大《临朝太后》以及鲁迅、金庸等,其《汉匈战争全史》出入24史,描述了汉匈战争的整个历史画卷,更是一部不能忽视的奇书。迄今为止,周锡山出版各类文史著作约40种,字数逾2000万,成就卓著,影响甚广,是当今中国少有的学术大家,值得致敬志贺。上海艺术研究中心夏萍主任介绍了周锡山在本单位的工作经历,对他取得的杰出成果表示热烈祝贺,为本单位拥有这样一位大学问家感到自豪。《文化艺术研究》执行主编胡范铸教授指出:周锡山尽管学术成就很高,但无职无权,只是一介布衣。为这样一位布衣学者举行研讨会,在当下学界很少见,因而弥足珍贵。豫园股份东方生活美学研究院秘书长刘喆慧指出:豫园股份以东方生活美学为抓手打造未来大豫园片区,周锡山的中国古典美学研究恰恰可以给东方生活美学注入中国元素和思想资源。他尤其对《汉匈战争全史》的产业化推广提出期待。周锡山简要介绍了自己45年的治学历程,不仅让与会者了解了他这代学者的曲折经历,而且体会到他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
第一场大会发言由祁志祥会长主持。上海艺术研究所原所长毛时安、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会长胡晓明、上海师范大学原图书馆馆长曹旭教授、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引驰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原副院长赵山林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文贵良教授、上海市美学学会原副会长夏锦乾编审、上海艺术研究中心周巩平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王从仁教授、上海戏剧学院科研处处长支运波教授、新疆万田乐园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周嵩儒先后发言。会上还代读了上海戏剧学院研究生部主任李伟教授、复旦大学古籍所特聘教授陈建华的书面发言。毛时安高度肯定了周锡山作为徐中玉先生的大弟子在赓续徐先生学统方面所做的重大贡献。胡晓明提出应将周锡山的学术置于传统向现代转换、再造中国文明的高度加以认识。曹旭不仅肯定了周锡山学术的博大与精深,而且肯定了周锡山为人的正直与善良。赵山林以“执着”“敏锐”“广博”“深厚”四个关键词概括了周锡山的戏曲与评弹研究特色。
第二场大会发言由上海艺术研究中心沈捷副主任主持。中国昆曲评弹研究院执行院长朱栋霖教授、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唐力行教授、上海戏曲学会常务副会长朱恒夫教授、斯坦福大学亚洲艺术主任杨晓能教授、上海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何宝军、江苏省委宣传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潘讯、上海理工大学音乐系主任李花、上海政法学院曾嵘副教授、复旦大学艺教中心教师赵文怡、上海二工大副教授傅议萱、上海予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晓燕先后发言。朱栋霖、唐力行高度评价了周锡山对于提升评弹艺术在国内乃至世界艺术舞台的地位发挥的关键作用。朱恒夫以“勤、诚、通、深、勇”五个字表达了他对周锡山治学特征的切身感受。
与会者从宏观的学术视野,微观的校勘整理切入,对周锡山美学及相关研究的多元性与开创性展开深入探讨,充分肯定周锡山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大体说来可归纳为四方面。其一,起点高。周锡山的研究从王国维、金圣叹起步,对他们的全集展开系统整理与汇评,一开始就展现出他们那辈学者在被耽误的时代通过自学积累的深厚学术底蕴,为他后来的学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二,多面手。周锡山的研究涉及文、史、哲、艺诸领域,贯通古今,横跨中外,体现了宏大的学术格局,学术影响力辐射至多个学科。其三,重一手。周锡山的学术研究始终秉持以原始材料为依据,出版了许多校勘著作,这些成果广为学林采用,确保了其后期义理阐发成果的可靠性与权威性。其四,尚真诚。周锡山为人求诚,为学求真,敢于直抒己见,挑战权威,言他人所未言或不敢言,确保了学术探索的创新性。与会专家们表示,周锡山的研究成果宛如一座巨大的宝藏,可以不断嘉惠学林。
闭幕式由胡范铸教授主持。祁志祥作会议小结,他指出:由于周锡山入会时年龄已大,他在学会只是普通会员。上海市美学学会主动发起给周锡山开这样一个研讨会,旨在向学术表示一份尊重,并向外界传递一个信息:只要你学术上足够优秀,哪怕你是普通会员,学会也可以为你开会。他还指出:我们今天开会向周锡山表达尊敬,但也要避免神化。他坚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考,不组织合作社,独立作战,作出了“有思想的学问”,取得了公认成就,但在“有学问的思想”方面或许仍有提升空间。同时,如何在著述中避免非此即彼的思维,坚持亦此亦彼的思维方式,体系多元共存的包容心胸,也是可以做得更好的。
本次研讨会的与会者来自文史哲艺诸领域,以理论工作者为主,也包括政府宣传部门的管理者和文化产业界的人士,搭建了一座跨界交流的桥梁,为思想碰撞与学术创新、美学研究走向生活实践、学术研究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作者:
文:潘端伟编辑:袁琭璐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