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歌里 野火乐集

"红红的花开满了木棉道,长长的街好像在燃烧。"一首民歌的旋律,有那么两三年,我经常听见它,吟唱它。大学时期参加服务性社团,在寒暑假期间,到偏乡社区举办营队,跟小学年龄的孩童们共度一周左右的时光,"木棉道"是我们的团歌,这个社团历史悠久,曾经倾注了多少青年学子的热血。

歌谣是生命故事的载体,从听觉开始,慢慢走进人们的心扉。没想到直到最近,我才略带惊喜的发现,郭英男先生的老人饮酒歌,纪晓君的卑南族语专辑,胡德夫的音乐纪录,竟都来自于同一个源头的制作和出版。发现的过程,起于一个晴朗宜人的下午。

那天下午,我来到位处精华地段的一栋大楼,这里平时是培训金融人才的研训院,一楼则有个书店加咖啡馆的复合空间。今天有位歌手要来演唱,他是来自台东的陈永龙。在工作与俗务的闲暇,你是否会哼唱几段心仪的歌曲? 不见得有对象,更像是唱给自己内心,也可能只是简单的愉悦。"大武山美丽的妈妈",就是那样的一首歌。

这首曲子来自胡德夫老师的创作,而我特别喜欢陈永龙的版本。偶然间发现演出的讯息,也就激起了研究搜索的兴趣,循着强大搜索引擎的指引,我认识到"野火乐集",以及创办这个独立音乐品牌的熊儒贤,熊姐。

熊姐差不多完整经历了台湾华语流行音乐界的高峰盛况,那是在1980到90年代。排行版上的销售冠军,有可能会卖出百万张的实体专辑,这在总人口并不甚多的台湾,无疑是惊人的。熊姐身处浪潮之中,制作各大知名歌手的唱片,也曾骄傲于各类推广活动之光鲜,明星演唱会万头攒动之盛况。

90年代后半,国际品牌来台,加上音乐数位化的技术便利,使得流行音乐市场面临大幅度的衰减,唱片公司只好整并、裁员,熊姐在景气直落的大环境下,离开了大众流行音乐出版业。

音乐人 陈永龙 & 陈俊辉

与亲切的永龙合影

彷彿像是注定的,就在市场潮流变迁的前夕,熊姐遇见了原住民的歌谣。即便成天浸淫在以男女情爱为主调的大众流行乐当中,她敏锐的感性仍未锈蚀。由于深受原住民歌谣饱含生命力的内在能量,在任职魔岩唱片的期间,熊姐就在同行难以理解的目光中,企划了郭英男先生和纪晓君的专辑,同时也获得了专业人士和爱好者的赞赏。

2002年,熊儒贤创立了独立的音乐品牌,野火乐集,这里是一群热爱音乐,充满生命能量的工作者的集合。由于担心好的声音会消失,在她的促成之下,为胡德夫老师制作了他的第一张专辑"匆匆"。这张专辑的录制地点,是在胡老师中学的母校,淡江中学的小教堂里。当年50多岁的胡老师,弹奏着他那自由奔放的琴音,唱着"太平洋的风",这个时空,几乎浓缩了台湾岛屿的身世局部。

野火乐集以手工业的模式,还有对歌谣无限的爱,陆陆续续制作了20多张的专辑,其中多半是来自台湾本土音乐人的作品,但有少部分例外。听完陈永龙演出后的隔周,熊姐来到相同的场地,分享她音乐出版的心路,并带着歌手到世界各地巡演。某一年在广州,她听到中国大陆民谣歌手周云蓬以时间为主题的演唱,从开始便落泪到最后。于是,熊姐促成了2012年的大陆新民谣宝岛放歌会,邀请许多来自大陆的民谣乐手在台北集体演出,后来也将其菁华制作成专辑"走江湖"。

专辑文案里,熊姐这么写道: "摒弃了时尚、主流、电玩、明星那些代谢率高的感官脉络,它比较像是文化谱写的一个现场,你可以在这些歌里,感受到当即发生的语汇、景观、生存模式与空间思考的流动。"

如果歌谣是生命故事的载体,旅行也许是重新展开这些浓缩载体的一系列历程。走江湖,原本是描写唐朝佛门弟子往来江西与湖南之间求法的精诚,如今已成为带有流浪意味旅行的名称。专辑上收录着音乐人小河的作品,恰好我曾因特殊机缘接触过小河老师,买了他充满"佛系"内涵的专辑"回响",看来,缘分是越聚越拢吧。

"大武山美丽的妈妈"有这么一段歌词: 有一天我一定要回去,为了山谷里的大合唱。我一定要大声唱歌,牵着你的手。永龙说,这首歌让他找到了家的感觉。我们的家,有山,有海,有河流与湖泊,有森林与珊瑚。家里有美丽的人,还有,心爱的歌。

熊儒贤

野火乐集的出版专辑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