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艺术》(Chinese Art)是西方早期研究中国艺术的重要文献,1958年在纽约出版,上下两卷。作者William Willetts(魏礼泽)(汉学家、西方艺术史家)从中国的地理特色着手,系统梳理了玉器、青铜器、漆器、丝绸、雕塑、陶瓷、绘画、书法、建筑等中国艺术的各个门类。他坚持客观描述作品的方法,“并不对所讨论器物给予美学价值论断,而是让器物自己说话”。
“让器物自己说话”,与观复博物馆“以物证史”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是我们选择翻译此书的原因。此次我们邀请到美国CCR(Chinese Cultural Relics《文物》英文版)翻译大奖获得者对此书进行正式专业的翻译,译者也是MLA(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Bibliography美国现代语言协会国际索引数据库)和AATA(国际艺术品保护文献摘要)收录的美国出版期刊Chinese CulturalRelics的翻译团队成员。
本着尊重原著的原则,此次翻译将存疑处一一译出,其后附有译者注。现在就让我们跟随本书,在绚烂璀璨的器物中,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辉煌。
悬臂桥与悬架桥
当河流出现峡谷,或者可以在两岸之间竖起支架,这个时候就可以建造悬臂桥和悬架桥。中国的悬臂桥单跨度有130英尺,悬架桥最大跨度达到300英尺。两种桥大多是木结构,都是西南丛林地区最常见的桥。关于悬臂桥没有更多要说的,比较精致的这样的桥,都会有两岸建造的基座和凉亭;通常都用木条构架在表面,然后用竖木条加固。上面还有瓦一样的顶,或者用竹子做的铺垫。
我们已经提到过湖南部分地区的连续性悬臂桥。只要我们还记得悬臂桥都是在大西南地区发现的,就会对如此东部的地区也发现这样的桥感到惊讶。或许这些桥在东南地区的出现,毫无疑问是由于和西南地区接触而产生的,翻过来可以解释福建的多跨度石桥。而其巨大的大梁也相应缩短了;尽管如此,其与湖南的悬臂桥的相似性还是一望便知。关于悬臂桥的影响问题,虽然悬臂的建桥原则不是中国独有的,我们还是认为这种技术是从中国传到欧洲的。
中国的悬臂桥只在西南地区可以见到,可能是从单索桥发展而来,过桥时需要用篮子或者单个木环套索通过。竹制绳索最大拉力是26000磅每平方英寸,是这种桥的建造材料,但在空气潮湿时会迅速腐烂,这是其唯一劣势,所以需要经常更换。到了铁索的使用,就开始替换竹索。
制桥材料中使用铁是从印度传到中国的,或许是在7世纪的文化大学习时期传入。印度河谷被称为悬臂桥的摇篮,关于在深峡谷使用悬索的概念也是从印度传入中国。但中国和印度旋梭桥的构造原则完全不一样。中国的类型中,用6-12根主索,依次排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