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篇 ‖ 《解剖列车》第15讲体侧线之头夹肌,斜角肌

原标题:系列篇 ‖ 《解剖列车》第15讲体侧线之头夹肌,斜角肌  【解剖列车】系列篇所有笔记都来自于

原标题:系列篇 ‖ 《解剖列车》第15讲体侧线之头夹肌,斜角肌

 【解剖列车】系列篇所有笔记都来自于李哲老师,老师主要是像解读教科书一样解读本书。黑色加粗的是书中原文,红色字体是我认为很重要的东西,其他正常字体是老师的语言讲解。

本章重点:

头夹肌功能及触诊

斜角肌功能及激痛点

P135右下

在体侧线中,在胸锁乳突肌向前上方向的“X”对应的是头夹肌。

上图蓝色区域为头夹肌,刚好被胸锁乳突肌别住,胸锁乳突肌是颈部第一层肌肉(颈阔肌先不算,是皮肌)

黑色箭头是胸锁乳突肌,典型的以起止点命名的肌肉

头夹肌的触摸:先触摸到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后方就是头夹肌。

 P136

体侧线和肩部体侧线和手臂是相关联的,手臂悬于身体侧面,遮盖了外侧肋骨和体侧线的肌筋膜。

体侧线是躯干中轴线之一(eg,打包东西,沿着纸盒长轴缠一圈,短轴缠一圈,就类似体侧线,前后表线),【其实它可以继续往上延伸到头顶,所以头顶跟足底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它本身并不直接包括肩带,但这只是概念上的区分。

头部所谓支撑主要是由身体整个中轴部分完成的,所以肩在头部的支撑上并没有发挥作用,只要下方的胸腔结构位置正常,胸锁乳突肌和头夹肌之间的张力平衡就足够实现对头部外侧的支撑。(肌肉组合的重要性)

 人是要寻求自动平衡的,哪怕是出现畸形,身体也要去完成一种自我调整和矫正。就像树木长的已经变异了,为了生存会去攀爬附着在其他树上继续生长,人的肌肉也一样,往往采用对侧短缩。 

P136右上

  患者经常诉说肩胛提肌下部附着点有压痛和疼痛。(也叫求饶点,代偿引发)并认为是受压所致,但实际原因却经常是它们无意识的“头前伸”的姿势引起的常见反应。

P136段2

斜方肌的前缘附着于锁骨的外侧缘,它同样可以代替属于中轴且稳定的胸锁乳突肌的作用,即牵拉肩部结构以支撑头部,这种方式现在被认为是体侧线的错误用法,体侧线应该行走于肩部下方,与肩部结构是相对独立的。当体侧线的“X”动态平衡被打破时,肩胛提肌和斜方肌才发挥代替作用。(很多人斜方肌肥大,按压疼痛)

处理方法:

①先建立胸锁乳突肌,头夹肌的力量

②肩部越肥厚恰恰处理的不是肩部,而是体侧线,腰线等问题,把这些位置功能用起来,斜方肌不用了,就不会肥大了)

P136运动疗法通则

几乎所有的躯干侧屈和下肢外展都需要体侧线的参与。

P137

体侧线自股骨大转子至耳部沿一系列短弧线或“Z”形轨道走形。(见P130图)

P137评估与拉伸

1段,站立位,从对方的正面+背面+两侧面都进行评估,大多数人希望将眼睛和内耳保持水平,因此,当一侧的躯干短缩时,通常对侧的颈部会缩短以维持平衡。(eg,当一个人左侧腰部紧张是,右侧颈部也可能会很紧张)

2段,悬挂方式。观察对方,当他总是用一侧手向上用力时,这一侧的侧面可能会很紧张。

3段,就整体性牵拉而言 ,半月形牵拉是最明显的体测线牵拉方式。(瑜伽风吹树式检查脊柱是否有旋转)

5段中【掐金属进行牵伸】有问题,髂胫束没有弹性,一般得不到很好的牵伸,更多是通过髋外展肌群如阔筋膜张肌、臀中肌、臀大肌进行牵伸,才能真正来解决髂胫束的一部分问题还需要解决大腿阔筋膜的问题。

7段。当患者不会做时,操作者可以用手把患者的注意力引导到他不能侧屈的位置。通过引导来拉伸有问题的一侧。

(或者身体站立,双手掌心贴向大腿外侧裤线,在手不离腿的时候做侧屈,保证骨盆不发生移动,让对方说哪里比较紧。例如向左侧侧屈,正常人的中指应该在膝盖外侧,若左侧达不到,右侧能达到,说明右侧短,需要解决右侧问题 

)询问客户,让客户主动说,哪个位置没法伸展。

首先解决疼痛的地方,再解决功能最首先的地方,最后做整体牵拉。

P137体侧线触诊

如何处理小腿外侧肌肉?怎么区分比目鱼肌和腓骨肌?体侧线的触诊!见前面几个体侧线章节。

P139深层体侧线——斜角肌(前中后斜角肌)老师补充内容

从前往后(前中后斜角肌)

后斜角肌很难触及,很多问题也都不是后斜角肌引发的。

图一蓝色为锁骨下动脉,在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之间。如果肌肉紧张就会压迫此动脉。此动脉的作用就是专门营养所有上肢的供给(上肢,手脚冰凉等处理这里)不仅经过动脉,还有臂丛神经。

图二绿色的神经,也经过前斜角肌的间隙。

颈部的“腰大肌”就是斜角肌,它掌控整个上肢的神经支配和上肢营养的咽喉地带。

斜角肌就是稳定颈椎屈曲度,头前倾越厉害,斜角肌就会变得僵硬,从而压迫神经。


头颈前倾就是一个大环境,有问题就会影响斜角肌,手臂麻木。

斜角肌激痛点:有背部,颈部,肩部都是非常常见,往往被我们忽略。

先确实范围,血管神经从小圈出穿出来,触摸之后麻,要马上松开。

前中后斜角肌的疼痛会传导胸部。若出现肩部疼痛,尤其是沿着肩胛骨的边缘,注意检查斜角肌的激痛点。

肩胛骨内侧缘疼痛,一般先处理前锯肌,处理完不好用,一定要考虑斜角肌,斜角肌是这类背痛常见原因之一。

引发上背痛前锯肌很常见,另一个就是斜角肌。

这些疼痛,有些会引发乳头疼痛,先检查,再处理。

运动疗法在全世界都是辅助疗法,但却是手术后康复,慢痛康复不可获取的疗法。

幻肢痛:如果疼痛分1-10等级的话,幻肢痛是最同痛的,往往发生在截肢的患者中(上肢,下肢)上肢截肢非常疼痛,往往斜角肌一定要接受处理。

斜角肌分前中后,有时候会变异,有些人会出现一个小的斜角肌,毋须过度在意。

斜角肌真正的意思是在呼吸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吸气到定点的时候,斜角肌对整个呼吸起着很大作用,同时对于稳定脊柱的对抗侧向运动。(eg,把右手顶在右侧太阳穴,用颈部顶右手,就是在锻炼左侧的斜角肌,等长收缩运动。)更多的资料显示,在以往认为斜角肌对呼吸只是辅助作用,但现在认为不仅仅是辅助,而是参与呼吸很重要的肌肉。

斜角肌和胸小肌在提升肋骨时有着非常好的协同作用,在稳定功能中,这一搭配需要关注。

尤其是前斜角肌,对于引发肩部和上肢的疼痛,是非常常见的。

eg,意外的创伤(强行拉伸,举重等)都很容易引发斜角肌的激痛点。(拔河,游泳,某些乐器如吹笛子,拉小提琴,长时间保持一个动作)也都容易引发疼痛,还有反常式呼吸,床头和床位等高甚至稍低,会导致头颈位置过低,下肢不等长,骨盆问题,脊柱侧凸,严重的偏离正常模式的步态。

手指屈曲测试:

看自己的四个手指能不能碰到手茧的位置。

从侧面观,贴不上。

斜角肌有问题的人,很多人碰不到。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