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迎接硬核挑战|凤凰聚焦

俄罗斯刚刚结束的总统大选普京以超过87%的超高得票率赢下又一个六年任期。普京随即召开记者会回应了诸多敏感议题,选举对手反对派领袖纳瓦利内的突然死亡、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未来行动计划、俄罗斯是否会与北约爆发冲突以及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危险系数等等,普京的回应透露出怎样的信息?而新的执政期,他将迎接哪些硬核挑战?

Part.

1

俄罗斯第八届总统选举正式投票于3月15日至17日举行。当地时间3月18日凌晨,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发布数据,在俄总统选举统计完成的85%选票中,现任总统普京以87.19%的得票率大幅领先其他候选人。依据《俄罗斯联邦总统选举法》,在选举中获得50%以上选票者当选总统,普京实际已经赢得本次总统选举。这是71岁的普京第五次连任,他将继续执政6年,赢得总统选举后普京发表讲话,他感谢了选民的信任和支持,并表示将在新的任期继续推动国家发展。

国际问题专家 萨苏:

“普京当选首先说明国情会保持相对的稳定,因为他的当选实际上就意味着俄罗斯不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还会按照他的道路继续前进。否则,如果多极世界中的一极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整个国际事务的的巨大变化。”

四川传媒学院国际传播研究院教授 储殷:

“普京当选无疑意味着西方希望俄罗斯换新领导人的幻想破灭了,也意味着俄罗斯跟欧洲、美国的紧张关系会长期持续下去。未来的世界可能会走向更加危险的阵营化。”

回顾下普京历次当选得票率,2000年普京的得票率为53.4%,2004年为71.9%,2012年63.64%,2018年76.69%,对于普京来说,这次超越以往的得票率有着非凡的意义,按照普京在发布会上对高得票率做出的解释,“这与当前局势有关”。《纽约时报》称,在乌克兰冲突的背景下,“克里姆林宫需要展示”俄罗斯总统所享有的“巨大的民众支持”。

四川传媒学院国际传播研究院教授 储殷:

“俄罗斯政府急切地展现特别军事行动得到了俄罗斯社会的承认,因为特别军事行动在国内的确遭遇到一些非议。这一次普京的得票实际上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视为俄罗斯社会对于特别军事行动的表态,有这样高的民意支持度以后,普京在跟西方打交道的时候也就更为硬气一些。”

在发布会上谈到俄乌局势,普京表示,特别军事行动问题和加强俄罗斯联邦的国防能力是其新任期的主要任务之一。俄方不排除俄罗斯因边境地区遭受袭击而被迫在乌克兰建立安全区的可能性。普京还表示,俄罗斯主张就乌克兰问题进行和平谈判。

四川传媒学院国际传播研究院教授 储殷:

“普京的讲话肯定是暗示着特别军事行动会长时间持续,但是他并没有说明特别军事行动的烈度是多少,也就是说明普京做好了长期对峙、长期僵持的准备。有点近似于像战时经济转型的暗示,很多人认为这次大选是对普京军事政策、国防政策的一次表态。”

在谈到与北约的关系时,普京则表示不排除与北约发生冲突,在他看来现代世界一切皆有可能,但在谈到第三次世界大战时,普京认为如果西方军队出现在乌克兰,就可能会将世界推向三战的边缘。

国际问题专家 萨苏:

“普京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发动一场核战争,他对于北约真正的态度是要试探北约的第五条,那才是他要做的事情。因为瑞典和芬兰都先后加入了北约,对俄罗斯的边境形成了压力,同时也给其他的国家造成了一种认知,认为一旦加入北约,俄罗斯就对自己没有太大的威胁。俄罗斯现在很有可能要挑战和试探一下北约是不是真的肯投入足够的力量来抗衡俄罗斯。”

Part.

2

针对此前广受西方国家质疑的反对派领导人纳瓦利内离奇之死的问题时,普京首次也做出了回应,他表示,在纳瓦利内去世前几天,有人想用纳瓦利内交换一些被关押在西方国家的人,普京同意了换囚的想法,但他提出的条件是纳瓦利内永远不能回到俄罗斯,换囚协议在2月15日进入了最后阶段,纳瓦利内却在2月16日死亡在狱中,普京说“这种事发生了,我们无能为力,这就是生活”。

四川传媒学院国际传播研究院教授 储殷:

“纳瓦利内的死亡对普京压力很大,也涉及到这一次选举的合法性问题。在俄罗斯这一次选举过程当中,很多反对战争,尤其是反对普京的候选人,都被各种原因取消了选举资格或者进了监狱甚至是连人都不在了。这让普京的获胜被外界诟病。所以,普京在胜选以后必须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回应。”

根据俄中央选举委员会主席帕姆菲洛娃表示,本次大选俄方邀请了来自129个国家和地区的1115名国际观察员监督投票,确保选举公正透明。

但西方国家对本次选举的公平性充满了质疑,英国外交大臣戴维·卡梅伦在社交平台上写道:“由于在乌克兰领土上非法举行选举、选民缺乏选择以及欧安组织没有独立的监督,俄罗斯的投票已经结束。这不是自由公正的选举的样子。”

国际问题专家 萨苏:

“西方认为他在操纵选举,认为欧安组织没有派出代表,在俄罗斯认可之下对选举进行监督。美国的代表也没有被同意作为国际观察员参加这次大选,这一切都使得西方社会对于俄罗斯大选疑虑重重,并且对他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抨击。”

美联社则撰文称这次选举能够自由公正的希望渺茫,在2018年俄总统选举中,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的一个国际选举观察团曾表示,投票缺乏真正的竞争。曾担任普京演讲撰稿人的政治分析家阿巴斯·加利亚莫夫将这次投票描述为多项选择被一个简单的二分法所取代:支持还是反对普京?

国际问题专家 萨苏:

“西方一直在制造舆论说俄罗斯的选举具有很强的舞弊性。不管大选的程序如何,普京在大选之前通过政治选择已经让俄罗斯人在投票之时无可选择,只能投给普京或者不投。西方肯定是要强调自己的政治制度与普京不同,就要强调这种不同来表达自己更具合法性。”

Part.

3

本次俄罗斯大选尘埃落定,但整个过程却是跌宕起伏,风波不断,自15日总统选举投票开始以来,远程电子投票系统共遭到约16万次线上攻击。俄罗斯电信公司的数据显示,投票系统在第一个投票日就遭受了9万多次攻击,内容包含篡改选民信息、更改投票计数、更改投票内容等,而攻击是由专业的团队发起,其服务器主要分布在美英两国。

本次总统大选中,俄罗斯首次采用实地投票和远程电子投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根据俄罗斯官方说明,俄罗斯共有29个地区可以申请远程投票,之所以首次采取远程投票的原因是提高选民参与度、更加灵活的投票选择以及方便偏远地区投票。但一些西方独立观察员则批评,允许在线投票使得监控这一过程变得更加容易,从而减少了监督,进一步阻碍了选举透明度。

四川传媒学院国际传播研究院教授 储殷:

“对于俄罗斯偏远地区的人来讲,他们更喜欢普京这样的英雄人物,所以这一次线上选票就是为了尽可能地让普京的支持者能够参与到投票中来。”

国际问题专家 萨苏:

“通过电子系统来完成投票显然是俄罗斯想告诉世界,海外的俄罗斯人也能够参与俄罗斯的国内政治。”

此次俄罗斯大选正式投票在3月15至17日举行,而这也是俄罗斯首次举行为期三天的总统大选投票,此前大选都是为期一天。根据俄方表示,本次大选延长时间是为了更好地让选民参与投票。而这一说法也被西方质疑,认为这是增加了选举背后更多的操作空间。

国际问题专家 萨苏:

“这一次俄罗斯的选举,实际上大家都知道最后普京会当选。所以投与不投他都会当选,为什么还要投票呢?这就造成投票率的低下。因此俄罗斯把一天投票期延长到三天,希望有更多的俄罗斯人能够出来投票。”

西方普遍认为本次选举缺乏悬念,普京没有真正的对手。《纽约时报》称,本次选举其他候选人无法真正与现任总统竞争,原因他们都是国家杜马的现任议员,他们支持克里姆林宫的政策,包括对乌克兰的战事。

国际问题专家 萨苏:

“只要是杜马成员,他必然有两个身份。第一个身份就是普京的盟友,在政治态度上基本和普京一致。第二个身份是作为杜马的成员,都是俄罗斯的既得利益者。”

四川传媒学院国际传播研究院教授 储殷:

“参与选举的人都是普京的支持者,对他们来讲,参加选举不是为了挑战普京,而只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这是对于普京而言,的确是一次没有对手的选举。这是一次以团结为主,以顾全大局为主,以表达对普京支持为主的选举,这也是有俄罗斯特色的一次选举。”

Part.

4

尽管控制严格,但在投票期间仍发生了数十起投票站遭到破坏的案件。在莫斯科一个投票站的闭路电视画面显示,一名年轻女子将选票放入透明投票箱中,并从瓶子中倒出绿色液体损坏了里面的选票,随后这名身份不明的女子被一名似乎是选举官员或警察的男子抓获。俄方表示,无论谁将液体倒入投票箱都将面临最高五年的监禁,他们这样做是为了钱。

国际问题专家 萨苏:

“尽管他们可以宣泄,但是对选举的结果没有任何改变,也不会改变俄罗斯整个社会的态度。除了显示自己的存在以外,没有构成对普京的威胁。因为他们没有一个合适的领袖,也就是说普京是没有对手的,他们只能表达个人的或者小团体的不满,并不能形成一种力量。这就是普京在这次选举中希望做到的。”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选举投票也在克里米亚以及2022年“公投入俄”的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赫尔松四地举行,此举也引来了基辅和西方国家的强烈谴责。泽连斯基呼吁西方国家否认选举结果,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则表示,在乌克兰被占领土上举行总统选举这一做法不可接受。

四川传媒学院国际传播研究院教授 储殷:

“一方面是自己内政的需要,另外一方面它隐含着一种外交绑架,就是如果你承认我的大选结果,你就要承认俄罗斯对这四个地方拥有主权。”

国际问题专家 萨苏:

“按照乌克兰的宪法,这些土地属于乌克兰的领土,这意味着两个国家的矛盾已经尖锐到无法通过和平的方式来解决了。”

也就是在俄投票期间,乌克兰对俄的袭击力度明显加大。当地时间3月15日,乌克兰军队炮击了位于赫尔松州布里廖夫卡市的多个俄总统选举投票站,炮击导致了一些参与投票的人员受伤。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 钱峰:

“乌克兰现政府认为要极尽所能破坏选举,对投票站进行打击,也是想证明选举是没有合法性的,证明乌克兰拥有的主权存在。”

就在大选之际,俄乌冲突局势在两国边境地区也出现重大升级,“俄罗斯自由军团”和“俄罗斯志愿军”、“西伯利亚营”动用数千兵力多次试图闯入两国交界的库尔斯克州和别尔哥罗德州,乌军为此动用了超过2500人、35辆坦克和40辆装甲车,但未取得成功。期间,乌方还多次利用攻击无人机对俄发动多次袭击,普京则表示,乌军行动从军事角度看“毫无意义”,从人道角度看则是“犯罪行为”,其目的是扰乱俄总统选举投票进程,对与乌克兰接壤地区的俄平民进行“恐吓”。

国际问题专家 萨苏:

“乌方通过这种进攻模式想告诉俄罗斯,首先你的本土并不安全。第二件事是,你们有一支反对派武装已经形成了数千人兵力的军团,可以对你们自己的本土发起进攻,实际上也是在提醒克里姆林宫,你们的内部是有可能出现问题的。”

根据俄中央选举委员会透露,本次投票统计后将不晚于3月28日确认此次总统选举结果,并在选举结果确认后三日内予以公布。5月,普京将宣誓就任,继续他的总统之路。但这期间风云变幻,又会有怎样的情节上演呢?

制片人:何冀宁

编导:张萌

编辑:王津捷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