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萍出任聊城市委书记

4月16日上午,聊城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召开,宣布省委关于聊城市主要负责同志职务调整的决定。省委决定:李长萍同志任中共聊城市委书记

出生于1975年4月的李长萍,是山东荣成人,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曾在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工作,历任北京市政府办公厅秘书三处副处长、处长等职。

之后,李长萍调至北京市海淀区任职,历任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副主任、投资促进处(海淀区投资促进局)处长(局长),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海淀区科委主任等职。

2016年8月,李长萍任北京市海淀区副区长,分管科技、经济和信息化、投资促进、金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中关村科学城科技创新方面工作。

2018年,李长萍调任北京市朝阳区委常委,后任朝阳区副区长,并兼任朝阳园工委(电子城工委)书记、朝阳园管理委员会(电子城管理委员会)主任。

2019年12月,在中组部开展的大规模跨省、区、市干部交流任职中,李长萍调任家乡山东,任聊城代市长,后任市长,成为当时山东16个市政府“一把手”中唯一的女性,也是最年轻的一位。

到聊城工作之后不久,2019年12月26日,李长萍到了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参观孔繁森同志事迹展,并向孔繁森同志塑像敬献花篮。

李长萍强调,要在对照孔繁森精神中汲取信念和实干的力量,以践行孔繁森精神为指引,扎实推动聊城高质量发展。

2020年5月,李长萍当选为聊城市市长。她说,“去年(2019年)12月22日,根据组织安排,我来到聊城工作。从那一刻起,我就成为了一名新聊城人。能够融入聊城、服务聊城,我倍感荣幸和自豪,也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一定不负重托、不辱使命,把全部热情、全部心力用到抓落实、促发展上,用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回报组织、回报人民。”

在聊城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闭幕会上,李长萍作了题为《只争朝夕 不负韶华 为聊城人民的幸福生活接续奋斗》的讲话。讲话最后提到,上世纪九十年代,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天下不敢小聊城”,充分展现了聊城人民的壮志豪情。

1996年7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长篇通讯《天下不敢小聊城》。这篇报道的主题是:因大运河“水路”衰落而困顿的聊城,抢抓京九铁路即将通车的机遇,乘势而上。其响亮的标题不仅一直为聊城人津津乐道,还融入了当地传承了数百年的“八角鼓”唱词之中。

“‘江北水城’劲东风,城市乡村尽胜景,物质精神皆文明,天下不敢小聊城……”

2012年,人民日报头版又以《“江北水城”数聊城》为题(8月19日,作者徐锦庚、卞民德),聚焦了聊城的城市新定位。文中写道,“今天的聊城虽不敢言有翻天覆地之变,却有不容世人小觑之实。明清时因漕运得来400年的兴盛,1996年由京九大动脉而‘借路兴聊’,如今凭一汪碧水‘生态荣城’,着实又是一个轮回。”

“江北水城”,穿越百年时空,映照出运河古城的盛景往世和现代都市的繁荣今生,实现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互促共赢。

在担任聊城市市长期间,李长萍对经济工作十分关注。2022年4月8日,山东省聊城市制造业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推进会议召开。

会议上,李长萍强调,要充分发挥链长制在助企纾困解难、强化要素保障、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她要求,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主动服务、积极回应企业的合理诉求,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同日,山东省委组织部发布干部任前公示公告。其中提到:李长萍,女,汉族,1975年4月生,大学,工程硕士,中共党员。现任聊城市委副书记、市长,拟进一步使用。

4月16日上午,聊城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召开,宣布省委关于聊城市主要负责同志职务调整的决定,李长萍任中共聊城市委书记。

会上,“天下不敢小聊城”再次被李长萍提及。李长萍表示,将继续与同志们一道,躬耕不辍、奋斗不止,抱定“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信念,点燃“天下不敢小聊城”的豪情,推动聊城各项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共同书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聊城的精彩华章。

4月17日,山东省委书记李干杰带队深入聊城市冠县、临清市,调研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他强调,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形势,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持续保持经济运行良好态势,努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在与聊城市负责同志座谈时,李干杰指出,这两年,聊城市发展势头良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全市上下要再接再厉,加压奋进,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此番履新后,李长萍也成为山东省最年轻的市委书记。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