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2 梦都湖中鲜,徽菜新尝试

八月中的一天,沈基前和胖子找我,大家商量在梦都酒家做一场“董克平餐桌”。我和老沈认识很久了,当年拍摄《一城一味》时,在马鞍山前采,老沈负责接待。那一次,吃住都在梦都雨山湖饭店,老沈很是热情周到。离开马鞍山经南京回家的时候,还在南京的梦都会吃了一顿饭,那是开在南京奥体中心里的一家徽菜馆,装修有徽州大宅院的特色,包房里却是上海老洋房的感觉。那天吃的匆忙,记住了特别好吃的“皖西焖面”。这以后我多次和朋友们推荐皖西焖面,到今天依然喜欢。

皖西焖面实际是皖南焖面。据说出自当年新四军在泾县驻扎时期的炊事班。炖肉之后的肉汤拿来焖面,油脂滋味都渗透到面条里,吃起来又香又过瘾。梦都会这碗焖面,肉汤焖面还加了大块的焖肉,面条则是鸡蛋手擀面,吃起来很是滑爽。

商量好餐桌举办的日子,大家开始各自的忙碌。老沈执行力很强,没过几天就出了份菜单,大家商量了一下,我也给了一点意见,依旧是去各自忙碌。

曾经为北京的一家媒体写过京城的徽菜馆,那段时间也算是吃了很多家徽菜,还到徽州去了几次,顺带还去了合肥、芜湖、安庆、铜陵、滁州、宣城等地,倒是皖北没去,因为看了陈晓卿老师的“故乡地理”,皖北就可以不用去了,需要什么从他的文章里找就是了。要说什么人对故乡土地爱的深沉,我的朋友里陈晓卿老师肯定是最深沉的那一个,这种深厚的故乡情节,导致他自觉不自觉的对城市有一种抵触,这也造就了他成为“地沟油美食家的杰出代表”(这是陈晓卿的好朋友刘春先生说的)。

话题扯远了,拉回了继续说说徽菜。作为八大菜系之一的徽菜因徽商而得名、扬名,鉴于徽州的地理环境和徽商的艰苦精神,徽菜给人的印象是“严(盐)重腐败”,重油重色重火工。如果放到二十年前,或者更前的年代,这样的菜式人们肯定喜欢。在今天,生活富足之后,人们对饮食越来越挑剔,越来越讲究健康饮食,油大盐多的菜式逐渐被冷落,人们更喜欢清淡时鲜的菜式。要做一场徽菜晚宴,能否在这方面有所作为、有所突破呢?“董克平餐桌-梦都湖中鲜”就做了这样的尝试。

前菜:生醉石臼湖青虾。鱼子酱冻鱼泡。麻椒炝巢湖田螺。酥炸参条鱼。霍山石斛鸡头米。

汤羹:响螺炖高邮湖麻鸭。

主菜:鸭油凤尾虾。

生炒丰塘水库甲鱼。

葱油池河梅白鱼。

酢海椒万佛湖花胶鱼头。

盐焗女山湖大闸蟹。

荷香水八仙。

主食:芜湖虾籽面。蒙城烧饼。

甜食:泗洲蜜薯炖官燕。

正如小宽老师点评时说的,传统菜系、传统风味在今天要有所作为,食材原产地的重要性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安徽有山有水,食材丰富,这次梦都团队在安徽去了很多地方,在安徽山水间寻找食材,女山湖的大闸蟹,高邮湖的麻鸭,万佛湖鳙鱼头,太平湖的甲鱼,天长的鸡头米,霍山的石斛,等等,这些新鲜优质的安徽原产食材都出现此次品鉴晚宴的菜单上。经过几位师傅的料理,融入了粤菜、淮扬菜、徽菜的技法,组成了这一晚品鉴晚宴。虽然提升的空间还有不小,但“这餐没有臭鳜鱼、刀板香、毛豆腐的徽菜晚宴,还是非常出色的。”听到这样的评价,我很开心,老沈也很开心,努力有了结果,也得到了认可,这样继续努力的动力就更足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