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层大换血后,华仁药业的“第三把火”来了!
轰轰烈烈完成高层大换血后,华仁药业又有新动作了!
6月24日,华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仁药业”)发布公告称,拟以现金方式收购裕源药业、浦北新科全部股权。公司表示,本次收购后,能够补齐其大输液品种和品规,与现有品种和产线相互结合,形成公司输液产品高中低档全覆盖的产品结构。
受该消息刺激,截至今日收盘,华仁药业报收于4.06元/股,涨幅2.01%。
新官上任三把火
公开资料显示,华仁药业成立于1998年,主要从事非PVC软袋大容量制剂及原料药、配套医药包材、医疗器械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拥有专业的非PVC软袋输液单体生产工厂,于2010年登录创业板。
2014年至2019年是该公司波动较大的几年。2014年和2015年,华仁药业扣非净利润连续下降超50%,2016年7月该公司迎来新主人——“直销大王”周希俭。不过,周希俭的入主并未给华仁药业带来太多好处。从财务数据来看,2016年至2018年,该公司营业收入和盈利虽有所上升,但增速较为缓慢。
去年5月,周希俭折价18%将其持有的华仁药业股份悉数转让给西安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新控股股东入主后,仅10个月时间,华仁药业从总裁到证券事务代表共有10位高管离职,且公司组织架构也发生了变化。
有业内人士称,这是西安曲江国资委入主华仁药业后的“第一把火”,目的是尽力消除公司前控股股东周希俭在高层留下的印记。
今年年初,在看到疫情期间口罩市场的“供不应求”后,西安曲江国资委点起了“第二把火”,选择向口罩研发领域进军。
2月11日,华仁药业表示子公司青岛华仁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医用口罩生产线。4月27日,华仁药业再次发布公告称,子公司拟投资不超过3000万元的自有资金,在目前的净化厂房中改建3条熔喷无纺布生产线项目。
如今,华仁药业收购前述两家公司被视为是曲江国资委的“第三把火”。
据悉,裕源药业是一家专业大输液生产企业,专注大容量注射剂的生产;浦北新科则是一塑料包装制品的加工销售为主要经营范围。收购完成后,将降低华仁药业的生产成本,拓展销售渠道,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并形成输液产品高中低档全覆盖的产品机构,降低实现规模效益。
行业集中度正逐步提高
华仁药业表示,随着国家“医改”和药品采购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基本药物逐步实行各省统一招标集中采购,药品中标价格将不断降低,大输液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成本控制已成为输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南京地区一名大输液生产企业公司的高管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直言,“目我国大输液产能严重过剩。目前科伦药业、北京双鹤和石家庄四药3家企业占据了大输液行业70%的市场份额。”
据了解,近年来受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飞行检查、带量采购等一系列政策影响,大输液行业的监管越来越严,生产成本也越来越高,但产品售价却越来越低,甚至低过矿泉水,整个行业大面积亏损。
数据显示,近五年时间,大输液生产商的家数由400多家减少为现在的不足100家,而真正能够每天开工的企业大概30家。
前述企业高管指出,“现在大输液是一个‘剩者为王’的行业。很多中小企业纷纷逃离、卖身,而大企业趁着这个机会开疆扩土、抢占市场份额。可以预见的是,未来随着行业结构整合加剧,产业洗牌、整合还将进一步提高。”
未来为抢占市场份额,收购中小大输液企业是否将成为华仁药业基本战略?公司又将如何拓展销售渠道、推动主营业务的增长?《国际金融报》记者多次致电华仁药业,然而电话一直未能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