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测试索尼FE 70-200mm F4 Macro G II OSS:具备出色解析力及AF性能

近日国外媒体SonyAlphaBlog对索尼刚刚发布的FE 70-200mm F4 Macro G II OSS长焦镜头进行了评测,该镜头具有全天候防护性,做工质量优异。外观和上代非常相似,重量也差不多,但是尺寸变得更加紧凑。另外,还具有最大0.5倍的放大倍率等若干附加功能。与上一代镜头相比,性能完全得到了提升。

外观设计特点

这支镜头的变焦环旋转角度非常小,只有90度,在静态拍摄中快速变焦很方便,但在视频中需要缓慢变焦时可能不太方便。它的对焦环转动很顺畅,但阻尼最好再重一点。

遮光罩没有设计用于旋转偏振滤镜的开闭式窗口,内侧也没有贴植绒。虽然是标准的遮光罩,但比GM镜头的遮光罩差很多。

与上代不同,新型镜头支持增距镜,三脚架底座和其他索尼镜头一样不支持阿卡标准接口。

镜头搭配XD线性马达,AF速度非常快,安静且准确。搭配A1机身的成功率在95%以上,眼睛识别AF/动态跟踪可完美工作。

镜头主要特性

镜头的解像力在70-150mm焦距之间的画面中央区域是极好的,但画面边缘解像力要低一个级别。在200mm端时解析力会下降,在6100万像素的相机上要想获得出色的成像效果,需要把光圈缩小到F5.6,而在4200万像素的相机上,则可以在全开下获得出色的成像效果。

使用1.4倍增距镜时,在全开时解析力只能达到良好水准,如果光圈缩小到F8,则具备非常不错的解析。配合2倍增距镜使用时,全开光圈有不错的解析力,在微距下也维持良好的测试结果。

在远距离实拍测试中,70mm焦距的解像力在光圈F4时比较出色,但要使整个画面都清晰,就必须收缩到F5.6。200mm焦距解析力相对良好,缩小1档光圈后能看到明显的改善。

该镜头有着比较明显的枕形畸变,当光圈缩小到F8后,暗角会消除。它的色差表现优秀,抗眩光表现在同级别镜头中表现不错,但相比70-200mm F2.8略差。背景虚化效果在整个变焦范围内都非常柔和、出色。

拍摄视频时,自动对焦能够完美地发挥作用,而且该镜头基本看不到有任何呼吸效应。

与其它竞品的对比

与腾龙70-180mm F2.8 Di III VXD、索尼FE70-200mm F4 G、FE70-200mm F2.8 GM II的解像力比较,FE 70-200mm F4 Macro G II OSS比上代强得多,但明显不如FE70-200mm F2.8 GM II,与腾龙 70-180mm F2.8的性能非常接近。

在背景虚化的比较中,依然是FE70-200mm F2.8 GM II表现最好,其次是FE 70-200mm F4 Macro G II OSS。

色彩表现方面,FE70-200mm F2.8 GM II与FE 70-200mm F4 Macro G II OSS表现出色,而腾龙和第一代FE70-200mm F4 G稍显逊色。

逆光抗眩光方面,FE70-200mm F2.8 GM II是最好的,其次是FE 70-200mm F4 Macro G II OSS。

这几款镜头的色差表现都很不错,不能成为区别高下的主要原因。

总结

FE 70-200mm F4 Macro G IIOSS的解析力和AF性能比上代得到了改善,最大放大倍率达到0.5倍,且与增倍镜兼容,体积更小型化。不过没有GM系列配备的光圈环。考虑到视频拍摄的需求,没有光圈环令人遗憾。与上代相比,在所有方面都非常优越,但价格也大幅上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