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可塘珠宝交易市场D馆抖音直播基地明亮的灯光下,海丰县第十六届人大代表、海丰抖音电商直播基地总经理何芮涵正专注地巡视着繁忙的直播间。镜头前,主播们热情洋溢地介绍着一件件精美的彩宝饰品,细致展示细节,讲解知识,与观众积极互动。何芮涵目光敏锐地关注着直播进程,不时指导后台团队进行商品链接上下架、处理订单、协调发货。此起彼伏的订单提示音和屏幕上不断滚动的咨询信息,映衬着她作为管理者对基地高效运转的统筹与把控。
直播间的繁忙,与一墙之隔的“民意枢纽”
与这热闹直播场景仅一墙之隔的,便是海丰县彩宝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这里是人大代表们倾听商户心声、为产业发展出谋划策的重要平台。“联络站就像我们产业发展的‘民意枢纽’和‘智慧大脑’” ,何芮涵代表深有感触地说,“在这里,我们能第一时间听到商户最真实的声音,集中力量推动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作为驻站代表,把大家的诉求转化为可行的建议,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走进联络站,墙上张贴着的2025年度活动计划,映入眼帘。年度活动计划紧密围绕服务产业发展核心目标,构建了一套贯穿全年的闭环工作体系。年初通过深入调研、座谈、走访等形式精准收集企业诉求,为高质量意见建议奠定基础。年中组织代表视察并听取政府汇报,掌握产业发展实情,同时召开多方座谈深化交流。下半年则聚焦如彩宝产业高质量发展等主题推进,持续收集问题并规范交办相关部门,跟进督办建议落实,通过座谈和推进会凝聚发展合力。这份细致周全的计划,彰显出联络站精准服务产业发展的决心。
三年蝶变:从“散小弱”到集群化发展
三年来,海丰县彩宝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在推动可塘彩宝产业突破瓶颈、实现跨越式发展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三年前,可塘彩宝产业还处在“散、小、弱”的发展阶段,大量商户分散在镇内各处,加工、设计、销售各环节各自为战,缺乏有效联动,物流成本居高不下;销售渠道主要依赖线下批发市场,受地域和时间限制明显,市场辐射范围有限。联络站成立后,驻站代表们迅速行动,以“三问三促进”工作准则为指引,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破局关键一:整合产业链,打造产业园区
代表们首先将目光聚焦于产业链的整合与完善。通过专题调研、实地走访等方式,全面摸清产业各环节的痛点与堵点,随后在产业发展推进会上,积极提出建设产业园区、实现集群化发展的建议。在与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多次座谈交流中,代表们结合商户实际需求,对园区规划、配套设施建设等提出具体意见。从园区选址、土地平整到标准化厂房设计、污水处理设施配套,再到物流中心布局,代表们全程参与监督,确保每一项建设都贴合产业发展需要。
如今,可塘镇四大产业园建设成效显著:雅天妮综合环保工业园已完成5层主体厂房建设,134家企业成功认购,38家顺利投产;海丰金晟宝石首饰园区已认购50余套厂房,21家投产企业实现了加工、设计等环节的高效衔接。产业园区的建立,有效整合了“原料—加工—电商—物流”全链条,让产业发展从分散走向集聚,极大提升了产业整体竞争力。
破局关键二:拥抱数字化,电商直播赋能
数字化转型是联络站助力产业发展的另一重要突破口。过去,可塘彩宝主要依赖线下批发市场,交易受交通、时间等因素限制,效率低下。联络站成立后,代表们敏锐察觉到电商直播的发展潜力,积极推动产业向“线下+线上”融合模式转型。作为县人大代表的何芮涵,更是发挥自身优势,牵头建立了可塘珠宝交易市场抖音直播基地,为产业电商转型搭建了重要平台。
“电商直播是时代赋予可塘彩宝的新机遇,”何芮涵表示,“联络站的支持和代表们的合力推动至关重要。我们建立直播基地,就是希望能降低门槛,让更多传统商户搭上数字经济的快车,把‘可塘彩宝’的品牌打得更响。”
为了让更多商户参与到电商直播中来,何芮涵和其他代表们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针对部分商户对直播不熟悉、有畏难情绪的情况,他们组织开展了多场直播技能培训,邀请电商专家讲解直播运营技巧、平台规则等知识;对于资金有限、难以购置直播设备的中小商户,直播基地提供了共享直播间和设备支持,降低了商户的入门门槛。同时,联络站还积极协调解决直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邀请质检机构入驻基地,为直播商品提供便捷的质检服务,保障产品质量,提升消费者信任度。
在各方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商户加入直播行列,目前直播基地已入驻超1000家直播商户,进驻的直播账号突破4300个,日均成交量超2万件,成交金额约500万元。曾经一家年销售额仅五六十万的水晶加工厂,如今通过抖音直播间,一个月就能卖出二十万,产品还销往了新疆、云南等以往未曾触及的市场。电商渠道已成为可塘彩宝产业增长的新引擎,2023年可塘登记珠宝市场主体达7356家。
破局关键三:解决痛点难点,优化营商环境
在解决产业发展实际问题方面,联络站和驻站代表们的努力更是得到了商户和客商的广泛认可。交通不便曾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一大难题,有外地客商反映,汕尾高铁站至可塘珠宝交易市场没有直达公交线路,导致往返程不便、商品运输困难、交通时间成本较高。代表们得知这一情况后高度重视,立即开展实地调研,详细了解客商的出行需求和交通现状,随后迅速向上级部门反馈,积极推动开通直达公交专线。经过多方协调努力,这一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为外地客商来可塘采购提供了便利,也为商品运输畅通了渠道。
此外,联络站还通过走访商户收集诉求、设立产业专项调研活动等方式,及时了解产业发展中的各类问题。代表们将收集到的诉求进行梳理汇总,通过座谈交流、提交建议等形式,推动相关部门解决。同时,联络站充分利用基层立法点的优势,定期开展立法意见征求座谈会,广泛收集商户和从业者对产业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见建议,为产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代表们还邀请专家开展关税政策、直播运营等方面的培训,帮助商户熟悉相关政策,提升运营能力,促进产业规范健康发展。
产业兴旺,带动上下游行业兴
可塘彩宝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24年以来可塘镇流入人口达2万人,酒店入住率保持8成以上。可塘镇首个房地产项目——御景时代城落户后,2024年来已售出住宅、商铺569套,同比增长107.77%,不仅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也为城镇发展增添了活力。
在产业平台建设不断完善的同时,海丰县珠宝首饰行业协会于2024年11月正式成立,吸纳正式会员340家,为产业人才汇聚、改造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年3月,珠宝国检集团培训中心汕尾教学基地成立;同年6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在可塘珠宝市场常态化开设GIC珠宝检测师培训课程。通过技术赋能、人才培养、品牌升级及市场拓展,推动可塘形成“培训+产业+旅游”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提升了可塘珠宝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目前,可塘彩宝年加工量达5万多吨、年均销售额超50亿元,为海丰县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回顾三年历程,海丰县彩宝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已成为赋能产业、服务民生的坚实桥梁。展望未来,联络站将继续发挥平台作用,倾听民意,汇聚民智,推动解决产业发展新阶段面临的新挑战。“产业升级永无止境,代表履职也永远在路上。” 何芮涵代表充满信心地表示,“我们将继续依托联络站这个平台,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和商户需求,在人才培养、品牌建设、市场拓展、政策支持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努力推动可塘彩宝向更高附加值、更强竞争力的方向迈进,让‘中国彩宝之都’的金字招牌更加闪亮,也让产业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群众。”
撰文:严学艺
通讯员:卢燕雪、蔡若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