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麦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null

 全文共2610字,需要四分钟的阅读时间

前言:俾斯麦系列侧重于俾斯麦的外交策略,纵横捭阖的帝国首相。它会被分成几个内容:俾斯麦的生平,俾斯麦外交策略的实施背景,俾斯麦的外交策略,俾斯麦的外交指导思想,俾斯麦的外交评价,德国统一的重要战役(不定期)

null

 德二地图

到底是谁?

帝国的缔造者,玩弄五灵珠于手的男人,德意志现代化的拦路虎,白色革命家,平民,贵族,战争的发动者,和平政治家,民族英雄和天才,德意志邪恶的幽灵和魔鬼,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预谋者,德国军国主义的缔造者。

这是大部分主流媒体对于俾斯麦首相的评价(真不愧是名片上头衔能写六行的首相大人),甚至连去世后近四十年才爆发的二次大战都能够上关系,但是其中好几条评价处于一种自相矛盾的关系,德国乃至于世界关于俾斯麦对于德国政治的影响,从未达成过共识,国内的主流看法是把他和军国主义与希特勒画上了等号。

但是谁也无法否认德国如果没有了俾斯麦,德国历史乃至于世界历史都必将改写(不符合唯物史观),如此伟人,却并非是完人,俾斯麦同样是人,如今评价的复杂性就是来自于俾斯麦本身性格的复杂。

俾斯麦同样具有时代和人格的缺陷,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的是作为德国(普鲁士)首相,以及作为德国平民,普鲁士贵族,帝国公爵的复杂人生。

null

 首相级

如今我等以如此伟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了。

奥托.爱德华.利奥波斯.冯.俾斯麦(1815-1898),任普鲁士首相(1862-1890),德意志帝国首相(1971-1890),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种“铁血政策”的方法统一了四分五裂的德国,帮助普鲁士王国变身成为了德意志帝国,在位期间的三次王朝战争帮助普鲁士打败了丹麦,奥地利,法国,在色当战役战役汇中一举灭亡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德国统一后成功在欧陆孤立法国,建立了三皇同盟,亲近英国,俾斯麦时期利用外交手段利用奥法德俄英的矛盾与共同利益建立了一个对于德国空前良好的外交与势力范围。

null

还是首相级

我们一般叫俾斯麦首相时,俾斯麦其实是姓,就相当于我们的赵钱孙李,所以在德国叫俾斯麦首相就相当于我们叫李总理,周总理这样的称呼,不过由于俾斯麦实在太有名了,或者说首相俾斯麦的后人实在不争气,没有一个后人以及前辈祖先可以跟这位俾斯麦较劲,所以我们今天所说的俾斯麦都成了特指,所有人提到俾斯麦BISMARK都是指这位帝国缔造者,德国守护者,法国征服者,奥地利之盾,德意志波兰以及诸帝国民族的守护者,欧陆平衡者的俾斯麦(欧洲给的头衔还没我写的有气势呢)。

冯是德文van的音译,表示俾斯麦家里是容克贵族,容克贵族就是家里很多土地并且曾经受封德皇的小贵族(一般而言俾斯麦继承家业的时代,普鲁士是农业国,容克贵族就只是大地主)俾斯麦家里有地有矿。

一般而言如果一个美国人名字里有van,那就是德裔(大德意志而非德国)的后代

一般而言,现代德国人名字里带van的也还是大佬,修养和文化水平还是很不错的。

奥托,才是俾斯麦的名了,但国内一般跟人讲奥托,没人会认识的,所以这里只是讲一下,没事别用奥托这个名指俾斯麦。

爱德华和利奥波斯则是俾斯麦的父亲和祖父的名字,那年头的欧洲老牌贵族都有这传统,往子孙的姓名列族谱的习惯,有时候读一个欧洲贵族的姓名,甚至能读出咱国内读族谱的感觉呢。

null

霍亨佐伦堡(大概就是德国的紫禁城)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战争论》

这是德国(普鲁士)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的论述,克劳塞维茨的论点是:战争是当一切争取关键利益的政治手段失败后所才能被运用的手段。战争只能服务于政治某一政治目标,而非用某一政治目标服务于战争,让政治手段成为战争的工具。

克劳塞维茨使用了8个字就给我们展现了一副老成持重的严格的面孔,那么下面我给大家两段话,可以在留言区讲一下两段话中的俾斯麦

               “普鲁士在德意志中的地位将不取决于他的自由主义,而取决于自己的力量——普鲁士必须聚集自己的力量并将它掌握在手里,以待有利时机,这种时机已被错过好几次了。维也纳条约所规定的普鲁士国界是不利于健全的国家生活的,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与多数通过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这正是1848年和1849年所犯的大错误——而只能通过铁和血来解决!”

“我也认为,仅通过暴力事件来推进德国的统一是可能的。但是,一个完全不同的问题是造成一场暴力灾难的使命,和选择时机的责任。任意地、仅仅按照主观的理由而决定干预历史的发展,结果总是只能打落不成熟的果实。至于说,德国的统一在目前不是个成熟的果实,在我看来是十分清楚的。”

null

铁血演说

第一段与第二段话的意思十分的明显,俾斯麦作为一个老练的政治家,不同于威廉二世这样缺心眼的统治者,以及希特勒这样差点征服世界的顶尖独裁者,他知道德国需要的不是一场毁灭一切的战争,而是一个稳定的帝国和政府而不是负担巨大的世界霸权,完成帝国统一后的德国只是需要平衡的欧洲以及发展德国经济的时间和市场而不是亏损巨大的殖民地以及一直庞大到令人窒息却徒劳无功的海军。(我绝对没有讽刺政事!)

武力的使用一定要慎重,必须服务于现实政治目的。在强调国家利益至上的国际无政府状态中,国家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强大的国家实力基础之上;同时,国家实力的使用要慎重,应当把国家拥有的强大实力与灵活的均势政策结合起来,以更好地实现国家目标和利益。”

俾斯麦第一段话的重点在于压制效率低下的议会和庸匮无能的民主而不是我们一般所言的铁与火与血,战争与征服,民主与议会是世界上最不坏的政体与政治,因为民主与议会的低效率以及民众的可见性,所以一旦政策运行出现了恶果,议会的低效保证了恶果不会过大,民主的多变可以保证国家政策可以随时改变,美国之所以能安稳使用民主议会变身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在于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保护,以及周围对手的孱弱,美国自身体量决定了美国输得起,一两次战役乃至战争的失败,美国还是美国。

null

普鲁士高清国旗

但是面对当年的普鲁士德国而言,身处中欧,北方丹麦遏制着出海口,东方俄国巨熊百万量级的灰色牲口可以做到朝发普鲁士,夕至柏林;西方是高卢雄鸡还在缅怀拳打俄国、脚踢德国压制英格兰的拿破仑岁月呢,德意志内部则是诸国林立,奥普并立;海外则是维多利亚时代拥有世界霸权的大不列颠。

普鲁士乃至于德国的体量就决定了,一场战役的胜负足以决定一个帝国的走向,所以美国玩得起的低效易变的民主议会制绝不可能在形式复杂处境艰难的德国推行。

null

大头版首相大人

当然吧,德国走向一战也有俾斯麦压制议会的锅,俾斯麦压制议会以后,可以依靠个人的天才与能力玩转欧陆,在欧洲脆弱的平衡上翩翩起舞,但是继任的德国皇帝,德国元帅,德国首相,一个也不具备俾斯麦的天才,以至于将帝国玩成了历史名词。

民主这个东西得看具体情境才能决定好用与否的,在德国那真是成也萧何败萧何的关系了。

null

致读者:

学史并不能有助于帮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更好的待遇,因为我们知晓的一切不过是人类安然逝去的过去而已,现我们并不能知晓如何获得现世的安稳以及未来无限的可能。

但正如格言所言:未来源自过去。只有当我们知晓过去曾经犯下的过错以及为什么,我们才能在宇宙这样近乎无尽的时间与空间的组合中找到我们的道路,学史之目的不在于创造未来,而是避免过去。

这也是我准备为大家带来的,一群历史的观察者对于那些人类历史中最伟大、最黑暗时刻的观察理解,我会为您带来百家学者对于历史的最新观点,欢迎订阅、转发,爱你们。

我们不是历史创造者,只是观点的搬运者,述而不论才是我们的宗旨,因为只有当百般思潮如同风云过后依然沉浸在你脑海里的真实体悟才会是您血肉的一个部分。

 ——EBKU书评会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