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条春日emo自救指南

《四月是你的谎言》

万物复苏的春天,人却感觉丧丧的。粉尘和飞絮本身就惹人厌烦,看见一树一树的花开,还会反过来质问自己:怎么总是开心不起来?

前段时间我们发出征集,请看理想的朋友们分享近期的沮丧经历,以及从沮丧中自救的方法。有人在春天里注视着伤口一寸一寸的愈合,有人与春天之间横亘着始终无法跨越的结界。

春天好,春天坏,但春天就是春天,与人的情感其实毫不相干。

🍃

无论什么都不能取消春天

@宸儿

被工作和领导折磨了一整个三月,原本计划好的四月度假都变得没什么欲望了,“行将就木”地踏上飞机仅仅是为了逃离办公室。

但是伦敦的公园实在是太治愈了,连续九天的大晴天,每天都在草地上晒太阳,精神能量极大恢复,我还可以继续工(休)作(假)。

@芋圆

今年因为新工作来到了新城市,在北方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我,踏足了一片曾短暂停留过的南方土地开始长期生活。

近一个月,每一个周末我都在收拾陆续寄来的行李。生活刚恢复秩序不过两周,忙碌之余我计算着每月到手还能存下多少钱,并反问自己“来到离家这么远的陌生城市真的值得吗?” 我没有答案,也不太敢想真正的答案。

上周末我空出时间在新家附近溜达,超棒的城市绿化送我满眼绿意,鸟鸣不停,偶有松鼠爬过,从城市穿流而过的河道闪着光,垂下的柳枝在我眼前荡漾。

先享受当下吧,没有答案的问题让以后的我去回答。

@安贞打工王

做着狗屁工作,每周周会的汇报让人焦虑,依靠着筹备周末过春天计划缓解厌班情绪。

北京的春天,能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周围景观从灰扑扑变得花花绿绿,给通勤公交上身心俱疲的我注入了很多生命能量。四月还有北影节,周末安排早晚各一场,中间四五个小时的赶场时间游玩一个市内公园,非常治愈。

春天好,上班坏。

🚋

挤不进去春天,就不挤了

@勇敢猫猫

在准备考研,但是进不去学习状态。早就忘个干净的英语、不说人话的专业课都让我沮丧。甚至打游戏看小说也觉得没意思,更不用说看电影或者“正经书”了,那些早已经看伤了。

其实最沮丧的是意义感的丧失,我没有名校滤镜,只不过是工作需要。

@无脚鸟-

四月柳絮满城飞舞,脸开始发痒发烫,心情也开始莫名烦躁。毕业三年,生活没有如期步入正轨,耳边常常响起安溥唱的“最好的时光出现了吗”,处于“人生要完了”和“最好的时光在路上”的摇摆中。

毫无头绪的时候,打开了朋友推荐的《在细雨中呼喊》,沉浸在好久不见的心流状态,后面是一本又一本的书。感谢世界还有文字。

@地球被毁灭的那一晚

点开朋友圈是铺天盖地的九宫格:春日美景、结伴出游、幸福恋爱……

而我连喝买一送一的奶茶都没有人选,站在花田成群结队的欢声笑语里,就算再鼓励自己说孤独是一种享受,也还是有些落寞的尴尬,对比强烈到不想出门。

最后我选择默默打开《春天不是读书天》再看一遍,挤不进去春天我就不挤了。

@在桥洞卖北冰洋

在学校处于年级中游,大家疯狂内卷绩点、实习和科研,而我连手头的作业都无法获得老师的认可。毕业季,看着学校公众号上一篇篇某某同学申请到某某国外名校的文章,只有无限的焦虑。

很难向身边的人诉说这种感情,在周末尽可能地从学校抽离是我的唯一解。吃点平常在学校里吃不到的好吃的,看些在学校里看不到的风景,又或是把自己扔进电影院里,进入另一个世界。“逃避虽可耻但有用。”

@Anan

30岁的春天,会因为春天过于美好而伤感。似乎29岁之前都不会有如此感叹,可能是因为春天如此美好,而我的春天不会再来了。

拿出《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提前感受了一把夏天的热烈,想想春天过去也没什么,夏天同样值得期待。

《春天不是读书天》

🪐

春天并存孤独及其他

@时序

好友恋爱后,一门心思扑在对象身上。过去我俩总一起踏青聊天,如今我发的消息常常很久才回,约她出门也总被拒。失落,不解,然后想起加缪的话——

“年轻时,我会向众生索要他们能力之外的:友谊长存、热情不灭。如今,我明白只能要求对方能力范围之内的:作伴就好,不用说话。而他们的情感、友谊和操守,在我眼中仍完全是一种奇迹,是恩惠的完全表现。”

@伊卡洛斯*

近期强烈地感受到和朋友们渐行渐远,不再像以前那样喋喋不休地说废话。

偶然收养了一只小狗,给它喂食、洗吹、制窝、清理大小便,牵它一起出门夜跑,慢慢熟悉亲密。它偶尔会耍赖让我抱它,会因为无聊调皮捣乱,但它带来的欢乐是不容置疑的。这个春日,能和小狗结缘是非常幸运的。

@空心鱼

抵达武汉看樱花,约好晚上和哥哥吃饭。周五的晚高峰很拥堵,晕车加上躯体化反应,以为这个晚上无论如何都开心不起来了,为不能好好吃完这顿饭感到抱歉。

可是在见到哥哥后,身体就奇迹般地恢复了。我们说了很多很多话,像是回到了无话不说的小时候。

@丰齐ing

我是一个高三生,感觉学校的人际关系越来越浮嚣淡漠,身边没有可以拥抱的朋友,四月阴晴不定的天气更是加重了我的孤独。

不过友谊的缘分真的很奇妙,因为在小红书上分享喜欢的日剧,偶然认识了一位网友,也是一位高三生。我们在网上一起聊喜欢的日剧和文学,吐槽高三生活,最近他还从西安寄来了一张明信片,这份网络时代下古典主义的友谊缓解着我的孤单。

@鸡肉帕尼尼

因为出差终于见到了一年只能见两次的朋友,收到了一个巨大的零食礼包。见面好快乐,快乐到道别之后就开始难过。听她的话把吃完的零食袋子装回家,硬塞在箱子里,怪可爱的。

@yes i am yellow red

计生时代,我是二胎,一个“不可以”的存在。经过外公外婆的努力,我存在得还挺好,但与生物学父亲、母亲、姐姐的感情都非常淡。

二老离世后,孤独感常伴着我。中间感受过生物学父亲的一点关爱,没多久他在疫情期间去世,其他人开始变得让我害怕。刚开始觉得不解,后来决定以人性的态度看待所谓的“亲人”,不加以希望,不加以寄托。

最爱我的外公外婆好不容易将我抚养长大,并且给了我美好的生活观。因而我允许生活带给我的所有,包括伤害。用电视剧中一句台词说,允许你热爱的东西伤害你。

☔️

原谅这个多变的春天

@wicklow

毕业前夕因为抑郁去做了心理咨询,今年春天,复发来势汹汹。为什么我有PhD了,还是不能过自由的人生啊?

做运动,吃甜食,养植物,都没有好透。最近好像有点用的方法是看很安静的电影和书,希望对你们有用。

@慕尼黑小猪

听到单位裁员的消息,失眠,半夜1点一个人坐在阳台上喝啤酒发呆,看着熟睡的老公和孩子,心里充满了失落和无力感。

明知道自己酒精过敏,我还是喝了两瓶啤酒,直到身上起了大片的红疹,默默地拿了一颗氯雷他定吃下。只想让酒精麻醉我的头颅,可惜我用错了方式。

@野百合也有春天

长江以南的春天总是特别难熬,有点春日的希望但不多。收起的棉服又翻出,脱下的秋裤又穿上,好不容易盼到樱花季,还没到周末,吹两天大风,花全都掉光。

看到花盆里埋了一年多的百合种子重新开始发芽,好吧,原谅这个多变的春天。

《四月物语》

@小妮儿

3月初,被待了8年的公司裁员。还记得刚入职时,公司连人力资源都没有,我在老板家客厅办过公,看过新办公室如何从毛坯房一点点落成。八年的时间注入了太多的感情,没想到是这种离开方式。

我难以摆脱羞耻感,想骂老板却骂不出口,只好不断自我攻击,一口气堵在嗓子眼上不来下不去,像个被抛弃的怨妇。

不过,突然来临的时间空档让我好好看花、看鸟、散步、跑起来,怎么都好。心情太糟就放肆地睡,每天睡十几个小时,睡够了每天花一两个小时晒太阳。

希望所有这个春天遇到低谷的人早一点缓过来,缓过来需要时间,那我们给自己时间沮丧。

🌵

春天从未允诺希望

@是小岛呀🏝️

今年春节,生病了快一个半月的妈妈被医生怀疑感染肺结核,从镇里转去了市人民医院。因为是春节,很多医生还在休假,第二天才能做检查。

我们忙了一天没吃东西,等我买完饭回来,听到房间里传来歇斯底里的哭泣声,而且一直持续。妈妈在哭泣,我知道她为什么哭泣。我没有急着敲门,等她给我发消息了才进去。之后医生的结论是非活性肺结核,让我们回去吃药治疗。

我开始负责起一日三餐,剪掉了留了很久的长指甲。后来我回到学校,经常跟妈妈打视频聊天,可是每次还没打完电话心情就会非常低落。我变得不爱社交,作息也很乱,基本上凌晨四五点入睡,有时候会情不自禁流泪。

现在四月底了,我慢慢地好了一点,至少不会总是毫无理由地在夜里哭泣。

下图是妈妈出检查结果的前一晚,我买的一张彩票。当时我想着,没有中奖就可以把运气留给明天,因为我很少中奖的。可惜我既没有中奖,检查结果也不好,看来那段时间我运气真的很差。

@林队长

一觉起来,陪伴我六年半的猫咪突然就直挺挺躺在我的门口,灵魂回猫星了。第一反应是荒诞的,居然想笑一下,然后就是如针如丝的隐痛,改着改着图纸会突然在工位上哭出来。

还没走出来,有好办法请发给我。我会逼自己整整齐齐地照顾好还在的那只猫咪,也会逼自己好好活着,向死而生。

@雪里

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我的沮丧:丧母、还债、无业、抑郁、常年吃药控制慢性病,还有一个需要向我索取情绪价值的疲于为生活奔命的父亲,更多的不再赘述了。

我在精神和物质都富足的环境里长大,曾以为人间的苦难离我很远,直到后来它们一个一个找上门来,我才发现,被命运选中和被命运抛弃可能就是一瞬间的事情。

来到苦难的境地,就会看到更多的苦难。我和很多人相比已经很幸运,仍在以逃避社会的方式尝试自救。成人的世界太无聊了,哪怕没有和我相同的经历,也很少在他们的脸上看到真正舒展的快乐。

吊诡的是,现在的孩子好像也很难真正的快乐。但或许,只要他们心里的压舱石还在,重新意气风发只是时间问题,而我的压舱石永远地沉海了。

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我却还是枯萎的。

@K微

春天给人以希望,然而在庸俗的日常中,希望成了稀缺品,没有出口,让人沮丧又浪费一个春天。

🍩

无论如何,先珍视自己

@不想吃鱼

在家乡的小县城上班,日复一日的生活像一潭死水,连一点波澜都不起。跟家里人一起生活,被期待、要求、指责,每天回到家也不会有自在放松的感觉,想要寻找所谓的意义和属于自己的自由。

后来通过写日记和做手帐,慢慢找到了心里的一处自留地。记录最平淡的日常,也会体会到一种平静的幸福感。

@大川

时常觉得时间匆匆流逝,而自己一事无成,生活中也没有一点好事情。最近尝试找了一个好看的app,把开心的、有感悟的、情绪有被触动到的小事记录下来。没事的时候翻翻看,生活也算留下了一些痕迹。

《四月物语》

@姜姜

不管是天赋还是努力的能力都很匮乏。明明学着最喜欢的专业却表现平平,很少得到正反馈,不知道还要不要坚持下去,也怀疑自己对未来的规划不切实际。

向ai要了几句鼓励的话,搜索了一下前辈们曲折的过往聊以慰藉,找了一些正反馈强的事情转移注意力,比如学语言和写自娱自乐的小说,还挺有效果的。

@擒贼先擒王女士

被导师疯狂push和PUA,每次组会,导师一有不满意的地方就会骂人,而我性格比较敏感,总会感到害怕和焦虑。本身就不好的肠胃雪上加霜,一吃点东西就会不舒服。有段时间磕到了膝盖,上楼一瘸一拐的,不巧遇到了导师,被带脏字地骂“你怎么天天是病”。

读研是我人生中非常黑暗的三年,但这一切就要结束了。难过的时候,我都会允许自己放声大哭,然后通过看书看电影让自己从科研工作中抽离出来。

想对所有痛苦中的研究生们说:与其反思自己,不如指责别人,快乐掌握在自己手上。

@大钱

被迫承担了一些并非职责内的工作,然后意识到自己总是“反复踏入同一条河流”,因此感到沮丧。走出来不是因为决定要反抗,而是决定先珍视自己。情绪或许对解决问题无用,却让我认识自己。

🚶‍♀️

一点点,迎向小小的更新

@小野

临近毕业总觉得好迷茫,其他同学都有了合适的出路和安排,好像只有我还不知道未来要做什么。

迷茫的时候一直在听五月天的歌,阿信说他二十岁的时候也非常迷茫,有一天骑车经过台北的自强隧道,就对自己说,骑出隧道之前要结束自己的迷茫。

很幸运,今年春天去了自强隧道圣地巡礼,看到了一句话:“自强隧道只有821公尺。开车会快一点,骑车会慢一点,走路的话会更慢。但是,只要在移动,就一定会走出来的。”

@敬淳

拿着毕业生签证在英国工作的最后一年,签证还有165天到期。一边是大环境的自由和相对舒适,一边是孤独和早已想回国的心,两者之间的矛盾在这个春天狠狠困住了我。

到今天也说不上走出来,只是在“回国”这个选项的可能性中,获得了自己是在向前走而不是困在原地的力量。所以突然就松了一口气,好像也没有那么纠结了。

@关关

从冬至开始沮丧,四月加重,但获得了一个21号以后会好起来的期盼,21号是谷雨。

@夏明朗

蓝调时刻,买两听冰啤酒到公园长椅听歌发呆,有一种融入自然的抽离感。

@岳安

离婚带两娃,又遇到中年危机。试着把一切不好的事情转向正面来描述,就像走沙漠剩半瓶水,不说为啥只有半瓶,而是庆幸自己有半瓶,可以支撑到有人来救援。

@春天花会开

失恋了,很幸运因为新的兴趣爱好遇到一些新的朋友,在最黑暗的两周或远或近地陪伴着我。新的人和新的事,领着我从旧时间走向了新时间。

在这样一个万象更新的季节,大家也可以更新一下自己。就像有的泳池系统,每天会更新20%的水来维护水质。

很多时候我们在生活中都感到被动,但总还是有属于自己做决定的时刻,那就主动去寻找和接纳,迎得小小的更新,小小的喜悦。

T.S.艾略特说四月是最残忍的月份:“从死了的/土地滋生丁香,混杂着/回忆与欲望,让春雨/挑动着呆钝的根。”

假使生命从春天开始,春天的客观存在,一如活着的客观存在。生活可能由许多糟心事和一点点好事组成,但仅仅是活着,就有更新的可能。

作家、心理咨询师张春在播客《岩中花述》中分享过自己罹患抑郁症的经历。在她连下楼吃饭都困难重重的时候,她的哥哥说了一句话,“保住狗命,无所畏惧”。愿你我共勉。

编辑:特别感谢enno女士

策划:看理想新媒体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