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青按语
三星堆遗址“祭祀坑”考古新发现进一步展示了三星堆遗址和三星堆文化的丰富内涵,有助于推动三星堆文化研究。作为北纬30度神秘文化带的重要看点,文化旅游的“盲盒”才刚刚打开。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
被誉为“20世纪人类
最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
三星堆遗址
又有重要收获
3月20日从四川三星堆遗址
考古现场传来消息
去年10月以来
新发现相当于中原殷商时期的
6个古蜀祭祀坑
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
金箔、眼部有彩绘铜头像
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
象牙、精美牙雕残件
玉琮、玉石器等
重要文物500余件
确认了三星堆大型祭祀区的存在
一
三星堆遗址考古取得重要收获
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在四川成都召开,会议通报了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
据了解,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三星堆遗址新发现6座“祭祀坑”。“祭祀坑”平面均为长方形,规模在3.5至19平方米之间。目前,3、4、5、6号坑内已发掘至器物层,7号和8号坑正在发掘坑内填土,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金箔、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精美牙雕残件、玉琮、玉石器等重要文物500余件。
保护平台分析检测室
发掘工作秉持“课题预设、保护同步、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合作”的理念,国家文物局协调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和高校参与,形成考古、保护与研究联合团队。其间,考古工作者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设考古发掘舱、集成发掘平台、多功能发掘操作系统,在多学科、多机构的专业团队支撑下,构成了传统考古、实验室考古、科技考古、文物保护深度融合的工作模式,实现了考古发掘、系统科学研究与现场及时有效的保护相结合,确保了考古工作高质量与高水平推进。三星堆遗址“祭祀坑”考古新发现进一步展示了三星堆遗址和三星堆文化的丰富内涵,有助于推动三星堆文化研究深入开展。
5号坑象牙雕刻残片
目前,国家文物局已确定“川渝地区巴蜀文明化进程研究”作为“考古中国”的重大项目,将以三星堆、竹瓦街、小田溪、城坝等遗址为重点,深入研究川渝地区文明演进及其融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总体格局的历史进程。同时,国家文物局还将指导四川省、广汉市推进三星堆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工作,用好考古与历史研究成果,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
考古发掘舱搭载设施
据了解,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德阳广汉市三星堆镇,成都平原北部沱江支流湔江(鸭子河)南岸。遗址分布面积约12平方公里,核心区域为三星堆古城,面积约3.6平方公里,是四川盆地目前发现夏商时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中心性遗址。
遗址发现于20世纪20年代末。新中国成立后,四川省文物部门重新启动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1986年发现1、2号“祭祀坑”,出土青铜神像、青铜人像、青铜神树、金面罩、金杖、大玉璋、象牙等珍贵文物千余件,多数文物前所未见,揭示了一种全新的青铜文化面貌。1987年,考古工作者提出“三星堆文化”命名,推断其年代相当于夏代晚期至商周之际。1988年,三星堆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号坑器物露头
国家文物局高度重视三星堆遗址考古与研究工作,20世纪80年代至今,指导四川省开展大规模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陆续发现三星堆古城、月亮湾小城、仓包包小城、青关山大型建筑基址、仁胜村墓地等重要遗迹,不断明确三星堆遗址分布范围、结构布局。考古工作者陆续在成都平原、重庆涪陵长江沿岸、嘉陵江流域、涪江流域、大渡河流域发现三星堆文化相关遗址,逐步廓清了三星堆文化分布范围,也揭示了三星堆文化与中原地区夏商文化的密切关系。(作者:中国旅游报记者 白骅;图片: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二
6座“祭祀坑”的发现意味着什么?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解读三星堆遗址考古发现
6座“祭祀坑”发现罕见文物
问:本次三星堆考古发现的亮点和成果有哪些?对于我国考古工作的开展有何重要意义?
答: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十三五”期间,四川省持续开展三星堆遗址考古调查发掘,经过多年持续努力,考古工作者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新发现6座三星堆文化的“祭祀坑”,其中发现的青铜方尊、大型青铜面具以及雕刻有菱形纹饰的象牙小饰品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新发现。具体来说,这次新发现有以下几方面重要意义:
第一,将丰富和深化我们对三星堆文化的认识。1986年,三星堆遗址发现1、2号“祭祀坑”。30多年间,学界对于三星堆文化的研究从未停止,也提出很多疑问、展开很多讨论。此次三星堆遗址在同一区域的考古新发现,更加丰富了三星堆遗址的价值内涵,将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三星堆文化全貌,推动三星堆文化研究取得更大进展。
第二,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于成都平原与其周边地区文化关系的认知。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充分体现了古蜀文明、长江文化对中华文明的重要贡献,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模式的重要实物例证。1986年以来,在四川盆地及其周边的湖北、陕西、云南、甘肃等地,都有不少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由此,我们可以把这次三星堆遗址考古的新发现,放在一个更宽阔的时空框架内进行分析、比较研究,更加清晰和深刻地了解三星堆文化的历史源流,更加准确地解读长江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有助于解决学界对三星堆文化以及“祭祀坑”性质、文化内涵、断代研究等关键性的问题。比如,如何理解几座“祭祀坑”的关系?是同时期还是有年代上的差异?特别是伴随碳14测年技术的不断进步,结合此次考古发掘,我们可以采集系列测年样本,对每座“祭祀坑”能有一个具体的时间概念,对三星堆文化的年代进行更准确的断定,这也将有助于在未来进一步揭示三星堆文化的全貌。
多学科、开放性考古工作新模式
问:本次考古工作是多学科聚力的成果,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和成效?
答:本次三星堆考古发掘工作秉持“课题预设、保护同步、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合作”的理念,充分展现了我国新时期考古理念和考古技术的新进步。
2020年9月,四川省文物局便组织召开了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与研究咨询会,确保新发现“祭祀坑”及周边遗迹的考古发掘、现场技术保护和多学科合作课题的顺利开展,系统把握三星堆“祭祀区”的形成过程、区域范围和空间格局。
这是一次科技助力的考古。在发掘过程中,考古工作者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设考古发掘舱、集成发掘平台、多功能发掘操作系统,配置了现场应急保护与分析检测设备等,为考古信息采集、文物安全防护提供了有效保障。此外,考古工作者还为此次考古发掘搭建了信息平台,对考古工作中的文物数据、影像资料、环境监控数据等进行全面记录和科学管理。
这也是一次开放合作的考古。在国家文物局协调支持下,四川省文物局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形成考古、保护与研究联合团队。在多学科、多机构的专业团队支撑下,构成了传统考古、实验室考古、科技考古、文物保护深度融合的工作模式。
这种多学科、多机构的合作,展现了考古项目组织的新模式,实现了考古发掘、系统科学研究与现场及时有效的保护相结合,确保了考古工作高质量与高水平。
把三星堆遗址建设成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问:下一步,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的方向是什么?
答:今年3月,国家文物局已确定“川渝地区巴蜀文明化进程研究”作为“考古中国”的重大项目。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协调支持考古研究机构系统研究川渝地区文明演进及其融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总体格局的历史进程,同时将川渝地区文化放在更宽广的视野上,研究中国西南地区与周边地区的相互交流和影响。
建设好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也是我们的重点工作之一。2019年12月,国家文物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支持四川依托三星堆遗址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我们将依托此次考古发掘成果,指导四川省文物局、地方人民政府做好三星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和出土文物保护、展示和研究工作,发挥文化遗产保护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此外,为更好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发挥以史育人作用,向人民群众讲好文物故事,我们还会助力当地加强博物馆建设,通过高品质的博物馆展览加深公众对三星堆文化的了解,让三星堆文化所承载的重要意义更好地“飞入寻常百姓家”。
三
相关阅读
这是震撼世界的谜!
在历史留给我们的诸多谜题中
它可能是最难解的一个
中国西南,成都平原平坦而肥沃
这里有一个并不大的县级市——广汉
由西北到东南
鸭子河静静流淌过这座小城
河水看似波澜不惊
却从未停止向前
就在河的南岸
地上,是如今的树木、飞鸟、人烟
是平淡而熟悉
地下,则是曾经的生活、劳作、祭祀
是令人惊叹的不可思议
它就是那个震撼世界的谜
它是三星堆
与它们相对时
很多人都会心生恍惚:
面前的种种
究竟是我们自己的历历过往
还是浩瀚宇宙中另一颗星球投下的影子
的确
它们实在和我们太不一样了
青铜铸就的这些人像
有着突出的眼睛,薄薄的嘴唇
无论是圆顶、平顶还是佩戴金面
看起来都真的仿佛是 “外星人”
它们的面目如此
身形又是什么样子?
高达2.62米的青铜大立人
给出了一种答案的可能
它典重庄严的形象
似乎是一个神威赫赫的大人物正在作法
在这里
“大”从来不是一种想象
青铜面具宽可达1.38米
青铜神树更高达3.95米
而令人叹为观止的是
“小”也能被处理得如此游刃有余
直径仅2.3厘米的金杖上
鸟飞鱼游,宛然在目
打开泥土的瞬间
见证时光倒流
这些被深深埋藏起来的秘密重见天日
是在1929年
故事的开始很偶然
那一年
一个名叫燕道诚的农民去淘沟
锄头下去
却意外发现了一坑玉石器
其后的发掘断断续续
真正石破天惊、轰动世界的时刻
出现在1986年
酷热的夏天里
两大祭祀坑相继出土了
青铜面具、青铜立人、金杖等国宝级文物
这是真正的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
我们熟悉的“三星堆”这个称呼
因地形得名
三个起伏相连的黄土堆
和遗址北面新月状的月亮湾台地
形成了“三星伴月”景观
三星堆遗址
分布面积12平方公里
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
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
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
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
古蜀先民上千年间的生活点滴
在光阴的变换中
铺陈成了大地里错落的印记
昔日的一切恢弘与微末
都成为了它迷人魅力的一部分
在形容这种独特的美时
我们的语言可能是匮乏的
光怪陆离、奇异诡谲……
比起这样非凡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词语的分量似乎都轻了
没有相关文献记载
目前也没有发现任何文字
我们还不知道那些人像的身份
也还不知道很多器物的用途
但强大的艺术震撼力
足以让我们心醉
被誉为
“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三星堆遗址
是中华文明“满天星斗”中
最神秘的那颗星辰
因为好奇
我们对于神秘的探寻从未止步
但更有一些其他的力量促使我们前行
那是超越语言文字的一种传递
是发源于血脉的遥相呼应:
在脚下的这片土地上
他们曾经活过、创造过
我们正在传承、延续、发展
“ 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
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