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全国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正在全国上演。日前,由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创排的黄梅戏《鸭儿嫂》作为参演剧目进京演出,该剧根据真实人物改编,讲述了农户张满秀通过科学养鸭摘掉贫困户的帽子,积极帮扶同村贫困户的故事,生动展现了地方精准扶贫,让百姓过上小康生活的新风貌。
随着舞台大幕拉开,一幅清新的皖南水乡画卷呈现在观众面前。黄梅戏《鸭儿嫂》以安徽省贫困户为原型,讲述了普通农村女性张满秀通过养殖鸭子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的故事。
黄梅戏《鸭儿嫂》张满秀饰演者 余淑华: 因为我从小就在农村长大,对于鸭儿嫂这种农村妇女我相当熟悉,就是我怎么演她都不会离得很开。我现在把鸭儿嫂的这种整个状态,这种精神好像是刻在我自己的骨子里一样。她勤劳、任劳任怨,她善良、她讲诚信。她善良就是她见不得村里人穷,自己刚刚脱贫,好像自己还没站稳,然后就去扶别人,去帮别人。
剧中每一位人物都有原型,张满秀帮助的贫困户小六子遭遇人生坎坷意志消沉,虽然有着诸多的缺点,但是他对母亲十分的孝顺。在女主人公张满秀的帮扶下,小六子开始学习养殖鸭子的技术,最终和母亲过上了好日子。
黄梅戏《鸭儿嫂》小六子饰演者 潘伟: 《鸭儿嫂》这个剧本,她的父辈跟我的父辈两家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剧中)我自己家里出现一些状况,父亲也去世,母亲也哭瞎了眼睛。然后我自己老婆孩子都跑了,我几次做生意都失败。
黄梅戏《鸭儿嫂》瞎婆饰演者 李萍: 所以作为(剧中)我这个妈妈呢,因为眼睛看不见,我也把儿子给拖累了。但是儿子特别好,儿子特别孝顺,所以这个儿子对于我来讲,就是我的靠山。
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院长 韩再芬: 我们排这个《鸭儿嫂》,写的是老百姓身边的事情。那么我想这个戏如果走到老百姓中它一定是非常受欢迎的。因为她有善良的心,所以她要去帮别人,多么朴素,多么真挚。
《鸭儿嫂》创排历时三年,能够参加全国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每个人心中都憋着一股劲儿。
今年79岁的编剧谢樵森和74岁的导演陈佑国,二人曾合作推出过黄梅戏《小乔与大乔》、黄梅戏电视剧《木瓜上市》等多部脍炙人口的作品。此次,再度联手打造《鸭儿嫂》,深入生活、采风创作是他们创作的第一要务。
三年来,主创团队多次前往安徽省望江县赛口镇、潜山市天柱山镇等贫困地区,与脱贫户面对面交流,采访了诸多贫困妇女原型人物。编剧谢樵森将自己在贫困地区看到、了解到的百姓故事认真记录下来。他印象最深的是农民范先汉一家的事迹登在县内扶贫简报上,是发挥内生动力改变贫困面貌的典型。正是在这个家庭的故事里,他找到了女主人公的形象。
黄梅戏《鸭儿嫂》编剧 谢樵森: 原来去潜山之前,可以说很茫然,只知道要寻找新的切入点,寻找一个新的人物。但是等于是大海里捞针,到哪去找啊?恰恰被我碰到了(范先汉妻子),我感到很幸运,我觉得这个女人身上有我所需要的东西,她有戏。
黄梅戏《鸭儿嫂》导演 陈佑国: 我们没有崇高到戏比天大的这么一种心境,但是我们搞了一辈子,总感觉到有这一份责任感。我这么多年在农村里面干活,我知道农村的变化,我们有这种心情,要把他们这个情绪表现出来。
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院长 韩再芬: 我们这个《鸭儿嫂》所弘扬的这样的一个女性,她的原发点、原发的动力,就在于善。
“养鸭人明是非、知好歹、懂得情、晓得爱,党的恩情世世代代永远记心怀……”《鸭儿嫂》里的这段唱词,传达出了脱贫群众质朴的心声。院长韩再芬说: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讲好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动人故事,是文艺工作者以实际行动参与脱贫攻坚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