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艺术与当代中国美术的创新”学术讲座在南池子美术馆举行

9月23日下午,“敦煌艺术与当代中国美术的创新”学术讲座在北京南池子美术馆举行。本次学术讲座作为“我与敦煌——靳尚谊 唐勇力绘画展”的系列活动一部分,由展览总策划,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宁强教授担任主讲。

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宁强教授

敦煌石窟自二十世纪初被发现后,很快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家寻找文化之根、创新之源的艺术圣地。讲座围绕“从张大千、常书鸿,到董希文、靳尚谊,几代艺术家的努力有什么样的成果?”“中国当代美术创作面临什么样的机遇与挑战?”“继承与创新是中国艺术家的必走路径吗?”三个问题展开。宁强教授结合“我与敦煌——靳尚谊 唐勇力绘画展”,通过分享众多艺术家与敦煌的故事和作品,生动诠释了敦煌艺术对中国美术创作的作用和意义。

学术讲座现场

正在南池子美术馆展出的“我与敦煌——靳尚谊 唐勇力绘画展”,以画家靳尚谊和唐勇力的绘画作品为展出对象,首次集中呈现了靳尚谊1978年在敦煌写生的6幅作品及唐勇力《敦煌之梦》系列中的20件作品,梳理了两位艺术家的创作与敦煌壁画的联系,以及中国当代艺术家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之路。

学术讲座现场

敦煌艺术的时间跨度很大,数量也很大,是社会各阶层的民众,包括普通的大众、官僚、军人、艺术家,艺术题材涵盖了社会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

所以我们说敦煌是民众的艺术,既是民众创造的艺术,也是民众欣赏的艺术,即“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这个观点也反映在艺术家对敦煌艺术的需求或者说对敦煌艺术的欣赏和感悟,不同的艺术家、不同的人来到敦煌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敦煌不仅仅是民众的艺术,还是当代的艺术,还是我的艺术、你的艺术和他的艺术。

每一个人眼中都有自己的敦煌,敦煌艺术提供的是一种艺术的选项。因为对个人而言,你的五官所能感知的方方面面,都能在敦煌找到。对大众而言、对个体而言、对所有的人而言,你都可以找到你需要的东西、你欣赏的东西。你能够感受、享受、膜拜和回应的东西你在敦煌都能够找到。

如果你喜欢敦煌艺术里的女性之美,你可以找到美人;如果你喜欢魁梧有力的超人形象,你在敦煌可以找到天王和力士;如果你喜欢佛陀的智慧,你在敦煌可以看到千千万万个佛陀,所以敦煌是一个选项,是你的选择、我的选择、他的选择。

在敦煌壁画当中,有一个很有名也很精彩的图像,叫《摩尼宝珠》,又名《如意珠》,即一切所愿,皆得圆满。对艺术而论,敦煌石窟这个巨大的宝库,就是一枚如意宝珠,一切愿望、一切需求俱得圆满。

《我与敦煌——靳尚谊、唐勇力绘画展》是一个油画家和一个国画家的联展,展览的立意即我们要对这些一代一代前往敦煌石窟去朝圣、去膜拜去学习、去感悟的艺术家的心路历程和他们取得的成果做一个梳理和总结。无论你是画国画的还是画油画的,甚至你是做雕塑的,其实你在敦煌都能找到你自己的影子、都能找到你想要的东西、都能够受到感染和启发。

比如像张大千当年去敦煌,他学到了敦煌的色彩和敦煌的气派,甚至在他的作品中感受到了 敦煌对当代人造成的心灵震撼。他学到的这些东西,现在的人去也一样能够有类似的感受。比如像唐勇力先生去,也是学到这样类似的东西,并在自己的创作中加以新的发挥。所以学国画的人,一代一代,去感悟到和学到你想要的不同时代的不同的东西,但是你总能找到你想要的东西。学油画的人更是,如当年的常书鸿先生,在巴黎学了十年油画,回到中国很快就去了敦煌,就再也没有离开过那里。他在敦煌感悟到的东西,跟董希文先生感悟到的东西,跟靳尚谊先生在我们这个展览呈现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但是他们之间也有一些共性,就是对东西方艺术、东西方文化精神融合所带来的启发。

虽然油画是舶来品,它的起始点是西方的艺术,但作为一个中国艺术家,不管你生活在什么时代,其实都需要找到自己的根,找到自己的身份认同,这就是在敦煌能够找到的中国艺术的伟大传统。

宁强,1962年5月生于四川乐山,1983年6月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获学士学位,随后前往敦煌莫高窟,开始在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91年1月,前往美国哈佛大学攻读美术学博士学位,并开始研习西洋油画。1997年6月毕业后,先后在耶鲁大学艺术史系、加州州立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艺术学院、密西根大学艺术史系、康涅迪格学院艺术史与建筑研究系从事教学、研究和策展工作,先后为中国、韩国、日本的当代艺术家策划举办展览20余人次。出版英文、中文研究著作、画册10余部/册,发表英文、中文、日文论文60多篇。2006年6月获聘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2008年7月,受聘兰州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12年7月获聘北京市“海聚工程”特聘专家,并开始任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15年7月转任历史学院考古系教授。2021年9月至今,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