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珍爱的棉背心

这是一件洗得发白、打着32块补丁的棉背心。棉背心由3种颜色的棉布和少量鹿皮缝制,内填棉絮。从解放战争时期到改革开放初期,这件棉背心陪伴着它的主人陈云走过了38个寒冬。

如今,这件凝聚着革命友情,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俭朴生活的棉背心,被珍藏在辽沈战役纪念馆里,属于国家一级文物。

1945年,正当全国人民欢庆抗日战争胜利的时候,国民党反动政府四处调兵遣将,妄图抢夺抗战的胜利果实,其首要目标便是东北地区。受党中央指派,增选为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仅20天的陈云,很快奔赴东北战场。

1945年至1946年,我军初到东北时,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国民党军企图先打下南满根据地,再进攻北满根据地,以达到消灭东北民主联军、占领全东北的目的。党中央和东北局针锋相对地提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决策。这其中,能否坚持南满是关系到东北全局的关键所在。南满根据地此时只剩下临江、濛江、抚松、长白四个县,人数不足4万的我军被10余万国民党军压缩在长白山脚下的狭长地带。受艰苦环境和国民党军军事压迫的影响,很多同志对南满的前途和命运十分担忧,南满根据地进入解放战争以来最艰难的岁月。

1946年10月26日,东北局和东北民主联军在哈尔滨召开紧急会议。会上,时任东北局副书记兼东北民主联军副政委的陈云主动要求去南满工作。党中央和东北局批准了陈云的申请,派遣他与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萧劲光一同前往南满。

经过1个月辗转,陈云到达位于中朝边界、鸭绿江畔的临江。由于天寒地冻、生活条件恶劣,又经常工作到深夜,陈云时常感冒发烧。辽东军区后勤部部长唐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想请人为陈云做一件御寒的棉服。当时,南满的物资非常短缺。唐凯费了很大力气才找来一些棉布、碎棉花和小块皮子,托人做了一件棉背心,送给陈云。

12月11日,萧劲光在临江县七道江前线指挥所,主持召开辽东军区师以上干部参加的军事会议,讨论坚持南满斗争及军事行动的问题。讨论中,大家围绕坚持不坚持、打不打、怎么打等问题出现了分歧。此时,国民党军队已经集结,准备大举向临江进犯,形势十分紧张。12日夜,萧劲光把情况向陈云作了汇报。

次日下午,感冒未愈的陈云穿着唐凯送给他的棉背心,顶风冒雪从临江赶往七道江指导工作。在广泛听取意见后,陈云说:“我来南满,就是为了和大家一起坚持南满斗争,你们让我来拍板,拍板就是坚持南满,我们在背靠沙发(指来自苏联、朝鲜的支援)的形势下向前进,虽然是艰苦奋斗地向前进,但是比退到北满最后被敌人打出国境再打回来合算。我们不走了,都留在南满,一个人也不走,留下来打。”

坚持南满斗争的胜利,是东北解放战争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它改变了东北战场的战略态势,我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并为辽沈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此后的革命岁月中,这件棉背心一直陪伴着陈云,直至背心上补出32块补丁。在夫人于若木的多次劝说下,陈云直到1984年才勉强同意不再穿。1985年11月15日,陈云将这件棉背心捐给了辽沈战役纪念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