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北魏年间,国家战乱,烽烟四起,有一位老妇人,在丈夫战死疆场、儿子替父出征后,每天只与雀儿为伴。
一天夜里,大雨倾至,破旧的房屋受大雨冲刷,檐梁摇摇欲坠,此时妇人已然沉睡。与妇人相伴的雀儿见状,立马飞到枋与柱间,化作一只木鸟,支撑整座房屋,雀替之名由此而来。
“雀替”是清式名称,在宋代的《营造法式》中,它叫做“绰幕”,是中国古典建筑的特色构件之一。位于房屋外檐柱与梁枋相交处,自柱内伸出,承托梁枋两头,能减小两房跨度和梁柱相接处的剪力,同时还能防止立柱与横梁的倾斜变形。
雀替这种构件,最早见于北魏的云冈石窟。元代以前的雀替构件大多用于内檐,元代以后,普遍用于外植额枋下。明清时期的雀替,在靠近柱头处都施以三福云及拱头承托。
雀替(图片来源:李允鉌《华夏意匠》)
元代是雀替发展的一个分界点,元代之前,雀替起着重要的力学作用,元代之后,更注重其装饰性,成了梁和柱之间的装饰体。
雀替的功能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结构作用
雀替虽然体量微小,但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缩短梁额净跨的长度,减小梁额与柱相接处的剪力,防止横竖构件间的角度倾斜,在结构上增强了建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隆兴寺摩尼殿抱厦
装饰作用
清中期后,雀替的图案与雕刻逐渐增多,随着样式的不断发展,它的美学价值日益突出。雀替的花纹最初以云卷纹为主,后来逐渐产生龙凤、花鸟纹饰等。
空间作用
雀替一般位于建筑廊部外檐的梁枋之下,或多见于有抱厦的建筑之上。抱厦是指在原建筑之前或之后接建出来的小房子,雀替作为其中的重要构建,将原有殿座的建筑面积扩大至廊部,开间及进深方向均有所增加,达到扩大整体空间的效果。
(注:文章仅作知识分享,部分图源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古建家园--古建中国,以古建筑传统优秀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建筑互联网创新平台!以线上+线下模式,建筑+互联网+文化,传承与发扬建筑文化,把传统优良文化植入到建筑材料中,让建筑从源头上有文化,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与现代科学技术古今结合、中西融合,应用于现代建筑行业,倡导将优良的传统文化走入大众的衣食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