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毒药君就吃过《乘风破浪》的瓜。
看完第二期,毒药君才发现,只要脸大,姐姐也能像评(du)委(hua)一样兴风作浪。
兴风作浪的代表就是黄圣依。
早在第一期,黄圣依就展示出极强的兴风作浪体质。
杜华护体,给黄圣依打出让人迷惑的80分,错不在黄圣依。
让人不舒服的是,黄圣依颐指气使的优越感。
想调换上场次序,蓝盈莹答应调换,黄圣依没说谢谢。
她喝过孟佳递来的水,顺手将水杯传给孟佳,大领导对待小助理的既视感。
还有给她理裙子,提鞋子的金晨,也没换回黄圣依的感谢。
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一个有教养的人永远不会将别人的助人为乐视为理所当然。
因为大家都是乘风破浪的姐姐,谁也不比谁更高贵。
事实上,黄圣依是懂得说谢谢的。
她在点评室落座前,黄晓明主动为她理裙子。
黄圣依对黄晓明说了“谢谢”。
对比表演前落座,工作人员也做过类似举动,黄圣依没有任何表示。
这些行为背后的逻辑和评委杜华的风格如出一辙——看碟下菜。
当然,这些行为不过是黄圣依自毁,损耗自己的路人缘。
到了第二期,我们会发现黄圣依体内蕴含着巨大能量,她还能毁团队,三言两语搞垮艾瑞巴迪组。
从评分来看,艾瑞巴迪是姐姐阵营中的学渣组。
业务能力能打的不多,作精个性大的却不少。
简单分析一下,这一组的基本面貌。
有两个专业歌手,丁当和许飞。
有蜜汁自信优越感爆表的黄圣依,见风使舵小作精刘芸。
话多事儿也不少业务能力差的张雨绮,业务能力一般情商不低的张萌,存在感低的吴昕。
这支组合想要冲锋陷阵,必须要有个靠谱的队长。
绝大多数人推选丁当做队长。
此刻,要注意黄圣依倾斜的身体,可以推测出对这个队长,她是抗拒的。
这个推测也在丁当提议分词时,得到了证明——她,黄圣依就是不服。
不理丁当分词的提议,她主动出击,还要给丁当分词——后面有两句慢的,你要唱一句。
作为第一个公开表示抗议丁当提议的人,黄圣依也在给大家传递信息——队长你来当,主我自己做。
于是,大家都不理会丁当的安排,都在挑自己最感兴趣的词。
队长有名无实,性格本不强势的丁当,也开始佛系,大家自己看着办吧。
距离公演还有十分钟,别的组已经在彩排,这个组却没有完成分词。
丁当也很绝望,表示回天无力。
黄圣依表示反对,来得及。
丁当没有回答来不及的原因。
毒药君可以回答,就因为有黄圣依这样的作精,艾瑞巴迪才做不好的。
除了有组织无纪律,黄圣依自始至终都有一种让人迷惑的自信。
喜欢搞事情的刘芸,都发现艾瑞巴迪没有形成统一标准。
张萌也疯狂暗示了,这首歌就得整整齐齐,不要只顾个人表现。
这样的话,自信十足的黄圣依很难联系到自己。
当许飞说这个团队有些散漫时,她才主动接话,认为自己表现地就很认真。
没有看错的话,在大家都在试唱的时候,黄圣依好像低头在玩手机(芒果台给了虚化处理)。
看到对手《大碗宽面》的表演,黄晓明赞叹好厉害,蓝盈莹等人齐呼哇喔,伊能静惊得歌词本都掉落在地,许飞丁当神色凝重,杜华听成痴汉脸。
黄圣依则不然,表示艾瑞巴迪好听一些。
有时候,什么都不懂的人,真是很幸福。
业务能力差,不服从队长安排,让人迷惑的自信心,黄圣依一直在刷新自毁模式的上限。
她始终不明白,一个人的精彩是团队的败笔,团队从来不是万花丛中一点红的个人秀。
一个成功的团,是要有团魂的。
《大碗宽面》碾压《艾瑞巴迪》,不仅靠业务能力,也靠团队精神。
搞笑的是,黄圣依点名表演的段落简直是车祸现场。
因为她独特的唱腔,再一次成功地将团队带偏了。
没有粉丝滤镜的评委指出黄圣依的过失,一个该跳舞的段落,不要没表演。
可以说,黄圣依真的在用每一份行动,对得起每一条差评。
自己当不了组长,却对组长表示不服,大半个团队的成员都被她带了节奏。
黄圣依才是艾瑞巴迪组的最大困境。
知乎上有人问,为什么黄圣依招人烦?
其实很简单,她美则美矣,但没有教养。
说话本是为了交流,黄圣依说话是让交流变成困境。
对此,有些网友甚至会想起周星驰,感谢星爷,让黄圣依演哑巴。
早在2005年,凭借5分钟的表演,黄圣依用一汪清泪,成为很多人念念不忘的白月光。
黄圣依也知道,是《功夫》让她蹿红。
她曾在综艺节目中自黑,“我以为《功夫》是我的起点,没想到差点成了我的终点。”
毕赣导演就在《吐槽大会》上毒舌黄圣依。
“一个好导演能发现演员的无限可能性。而周星驰一眼就能看出来黄圣依台词不行。”
毕赣的话是一种无力反驳的调侃。
事实上,哑女的设定是故事的需要,并非对黄圣依台词不行的迁就。
《功夫》的编剧之一苏谨昌证实了这一看法。
从现实层面看,哑女简直就是对黄圣依命运的一语成谶。
她不说话还好,一旦说话就是让人头疼的骚操作。
凭借《功夫》蹿红后,黄圣依和周星驰闹得很不愉快。
她曾表示,哪怕不做明星,也要把周星驰告上法庭。
一场对薄公堂,两人分道扬镳。
和周星驰闹翻脸的星女郎,不止黄圣依。
张雨绮也曾因为经纪合约问题,与周星驰的公司打官司。
败诉之后,张雨绮赔钱了事。
后来,张雨绮依旧拿到周星驰的邀约,参演《美人鱼》。
同样是打官司解约,周星驰对黄圣依的评价是“我和她不熟”。
这种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打法,真壕!
与周星驰解约后,黄圣依遇见了自己的盖世英雄——杨子。
财大气粗,是杨子的关键词。
为了捧黄圣依,2009年5月,杨子成立巨力影视传媒,号称要为中国影视行业输血。
黄圣依是巨力影视传媒的股东,也是唯一扶持的艺人。
巨力影视传媒还深度捆绑香港的影视圈大拿,电影导演关锦鹏,武术指导程小东,金牌制作人崔宝珠等人。
或许有人没有听过崔宝珠。
事实上,她的能量不可小觑。
李连杰创办正东影视,崔宝珠也是联合创始人。
正东出品的《方世玉》系列,《精武英雄》等港片佳作,背后都有崔宝珠的身影。
李连杰曾说,崔宝珠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
了解这一层关系,毒粉们就能明白,为啥巨力影视投资的第一部大制作《白蛇传说》能请到李连杰。
它就是资本与人情的共同结果。
李连杰给黄圣依当配角,正是崔宝珠的人情。
这部大制作并没能让黄圣依走向巅峰。
有时候,批评明星是危险的。
因为总有明星的粉丝跳出来发表宏论“你行你上啊”。
对这样的宏论,鲁迅早在《批评家的希望》中给了回应模板。
“譬如厨子做菜,有人品评他坏,他固不应该将厨刀铁釜交给批评者,说道你试来做一碗好的看”。
毒药君对黄圣依的批评,有恨铁不成钢的成分。
星女郎加持,资本护体,和同一赛道的小花旦相比,她用自己的努力把王炸打烂了。
2009年,腾讯网联合百家媒体,票选80后新生力量。
黄圣依、刘亦菲、杨幂、王珞丹被评为新四小花旦。
对比有伤害。
2011年,众星捧黄的《白蛇传说》,叫座不叫好,豆瓣只有4.8分。
蹊跷的是,黄圣依自此跌入烂片演员阵营。
和她同一赛道的小花旦,都越战越勇。
刘亦菲演了一部2亿票房的爆款《四大名捕》。
杨幂完成签约艺人到老板的转型,凭借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证明自己的人气(第9届金鹰电视艺术节最具人气女演员奖),开启10时代的顶级流量待遇。
王珞丹也有了《搜索》和《边境风云》,收获名导合作经验。
在她们面前,黄圣依还真是越来越黄。
恐怕毒粉们想不到,早在入选“四小花旦”的第二年,黄圣依还曾豪气冲天,宣称“要成为下一个章子怡”。
甚至有媒体用“赶超章子怡小菜一碟”的标题,来表达黄圣依的自信。
那两年的章子怡很不好过 ,正经历泼墨门、诈捐门、退婚门为代表的三重门。
章子怡沉寂了一段时间,几年后用《最爱》和《一代宗师》证明了自己。
那些杀不死她的困境,将会让她更加强大。
另一方面,宣称要成为下一个章子怡的黄圣依,几年后在《演员的诞生》中被打脸了。
台下,有黄圣依想要成为的章子怡,观看演技浮夸的海娃妈。
台上,黄圣依用浮夸的肢体动作,展示了让人灵魂出窍的表演。
哑女变成海娃妈,黄圣依只用了13年。
当年的白月光,抵不过岁月,变成了一粒饭黏子。
现在看《乘风破浪的姐姐》,黄圣依依旧散发出让人迷惑的超强自信。
并非她从白珍珠变成死鱼眼睛,而是她的自信被资本放大后,大家会发现,当年的我们或许误把死鱼眼睛当白珍珠了。
黄圣依在《乘风破浪》的大舞台上演唱《自己的幸福》,像是豪门阔太的自我表达。
对比金莎翻唱的那首《少年》,我觉得更适合形容黄圣依。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