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戒律能帮助我们建立一种解脱的生活?

为什么说戒律能帮助我们建立一种解脱的生活?

现在我来分享今天这个提问:我们没有闻到佛法之前,不明白欲望是无底洞,更不知道给我们带来烦恼的,是我们内在的贪嗔痴。过去我们眼睛都是看外面,总觉得别人障碍了你的幸福,别人跟你作对,不断地去满足自己的欲望。这都是走了一条相反的道路,你那样追,幸福就离你越来越远。

等我们皈依三宝以后就知道:“皈依法,离欲尊、皈依佛,两足尊、皈依僧,众中尊。”所以他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人生是追求觉悟的,而不是满足欲望的。我们离欲,让我们心中的欲望越少,我们的满足感就会越强,幸福感也就会越强。所以佛陀告诉我们,追求幸福的一个正确方式。

我们过去都是为我们这个色身而服务的,为它忙碌,满足它,一味的这样子会让我们这个色身欲望膨胀;第二个,它就会让我们永无满足,我们这个色身会制造很多麻烦,因为欲望的膨胀,会让我们的需求不断地加深。

有些人为了一张嘴巴,天上的吃、海里的吃、陆地上的也吃,越吃越想吃;有些人玩,越玩越想玩;任何一个欲望,它都是无敌的,但是我们的经历、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现在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连睡觉的时间越来越少,休息的时间越来越少,脑子里面忙碌,身体也瞎折腾。

如果没有佛陀出世,告诉我们这些道理,我们也不愿意去约束自己。戒律其实就是管理欲望,让我们少给自己惹麻烦,捅娄子。

现在望眼看去,社会上的人对自己的行为不太约束,不断地放纵,只要有机会就放纵,没有道德观念,更没有戒律的观念。惹来麻烦以后,结果来了不如意,就怨天怨地,就是不会怨自己,也没有这种自我反观的能力。

佛陀到现在2500多年过去了,2500多年后的今天,社会上的所有灾难,能离开杀盗淫妄酒吗?都是这些东西给我们惹的祸,让我们的生命充满了陷阱,只要你远离这五点,你的生命会很安全。你才会有时间跟经历去思考更深层的问题,不然我们人就变成低级动物,为了满足我们的吃喝玩乐,耗尽了一生,那是非常不值得。

当你对欲望管理以后,你就会有时间跟精力静下心来问问自己,我们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生命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你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你的生命开始走向吉祥。因为你不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你都是属于糊里糊涂过日子。

戒律也是我们走向堕落的刹车片,没有它来刹车,我们的生命在六道当中是不可能出来的。就像一部车子开着,如果没有刹车的功能,那这个车迟早是报废的,戒律其实就是刹车的功能。它告诉我们,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让我们在一个安全的范围之内,行使着我们的人生之车,让你的线路闲雅,让你在平安大道上奔驰,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

所以我们一定要意识到,戒律它不是来约束我们的,是来保护我们的,这个知见一定要正确;那第二点,我们要尽量的去做到,你做不到你自己要给它买单,所以你自己惹出来的麻烦,你自己要承担。

佛陀讲我们每个人都是生命的主人,只要你愿意买单,你啥事情都可以干,杀人放火。就是因为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我们不给自己惹麻烦,我们要懂得管理自己、约束自己。一个不自律的人,他的生命状态不可能活出很高级,他的灵魂更不可能往上走。

戒是最基本的管理,进而还要修定。我们有时候明明知道这个不好,但是你就是会去做,明明知道有很多恶习,但是你就是戒不掉,这都是属于定力。当然定力后面要有智慧的支撑,我们为什么不能这样做?这是正确的思想观念,给我们的价值。

当我们建立了一个正确的思想观念,你也愿意去约束自己,你也会有定力去让自己这样做,所以戒定慧它是一体的。没有慧,你也不可能有戒定;没有戒定,你也不可能有智慧。所以不管你是从哪一头开始?这是每个人的因缘不同,但是最终他内在的功德是一体的。

你从戒入手,你慢慢地会得到好处,你觉得我要这样做;有些人从慧入手,他就觉得:“噢,我们明白了,我一定要这样做,”他会自我约束,所以每个人的因缘不同。

以佛法来讲,思想观念正确,这是第一步。从过去的邪知邪见当中,转到今天的正知正见,你会认为戒律是一种约束,那你的知见还在邪知邪见当中。当你明白戒律是保护自己的,你就具有了正见,至于能否做的怎样?我们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心力,给我们强化思想观念,树立未来的方向、目标,才能让我们真正在这个平安的大道上继续前行的。

阿弥陀佛。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