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季栋
“路边这个废弃的平房里管道漏水,白花花的自来水都流了好久了。”4月8日,武汉市民吕先生向极目新闻热线反映,在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街道何家垅社区一处平房内,有自来水管道漏水一个多月不止,导致门前不到2米宽的巷中小路上都是积水。极目新闻记者现场探访发现,漏水点位于何家垅社区工人村29附8号一处平房内。伴着巨大的“哗哗”流水声,不断有水流从锁着的大门下一直流到巷子路中间的一处下水道里。武汉市水务集团对此回应称,工作人员曾多次到现场勘察过,发现漏水点位于平房内的一处自来水上水管道,但由于该处房屋年久失修,且管道走向复杂,公司在制定相应的维修方案后,将及时处理。4月17日,经过维修人员两天的施工,漏水点已处理完毕。18日,记者再次走访发现,该处确已修复,不再漏水。
自来水“哗哗”流月余,市民心疼
据市民吕先生介绍,他居住在民主路某小区,每天都要经过这条巷道接送孩子到附近的武昌区何家垅小学上下学。今年3月中旬以来,他发现巷道边一处平房里不断有水流出,在不足两米宽的巷道内形成积水,严重影响通行。“特别是早上孩子们上学高峰期,步行和骑车的家长很多,走到积水处还得小心避让,不仅通行效率低,还经常打湿鞋子。”吕先生说。有一次他送完孩子后,走近观察流水处,发现大量清水从屋内墙面喷涌而出,流经室内后从大门处流出,“都是自来水,流个不停,真是太浪费了。”吕先生推测,每天流走的自来水多达数十吨,“估计是自来水主管道破裂了,才导致大量自来水涌出来。”
4月8日下午,记者来到工人村29附8号,这是一处面积近10平方米的平房,铁栏杆的房门被一把大锁锁住,无法进入。室内传出“哗哗”的水流声,白花花的自来水不断从门内涌出,大部分水流经门前排水口直接进入了一侧的下水道,少部分则溢出井面,流到了马路上。
正值附近小学放学,记者看到,背着书包的小学生小心翼翼地踮着脚踩水而过,骑电动车的家长则放慢速度,缓缓从积水上驶过。
对面住户朱女士介绍,她于3月上旬左右便发现该房内有漏水情况,“刚开始漏的水还不多,慢慢从房里流出来后通过窨井排到下水道里去了,但最近一个星期我们发现水开始漫到路面了,应该是管道破裂得更厉害了。”朱女士说,有居民曾联系自来水部门,初步判断是自来水管道漏水。“自来水公司工作人员也来了几次,还带来工具检测,可不知道为啥一直没修复。”
水务公司制定维修方案,漏水难题终得解
就在记者采访时,正好遇到前来查看情况的何家垅社区网格员周女士。她向记者介绍,3月10日,社区在例行走访时,发现这处无人居住的房屋内有少量自来水流出。通过联系身在外地的房主张女士得知,该屋因年久失修,已空置多年。网格员将情况向水务集团进行了反映。3月12日,张女士从外地赶回。当网格员以及水务集团维修人员进入房内时,才发现是一根埋在墙内的自来水上水主管破裂。维修人员在挖开墙体时,已锈蚀腐烂的管道发生断裂,导致大量自来水流出。
见管道已彻底无法修复,维修人员只好先行撤离,后续需要研究修复方案才能施工。
“不仅水白白地流走,还影响居民通行。我们社区也很着急,只能经常过来巡查,提醒居民路过时小心。”网格员周女士说道。
4月8日,记者拨打12345,将情况告知工作人员。当天下午,水务公司负责维修施工的工作人员回复称,他们已初步确定施工方案,将于一周后进行施工。
4月16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漏水现场。施工人员正在用挖机破开漏水点门前的路面。施工负责人刘先生表示,经查勘,确定张女士家漏水的上水管道已基本腐蚀,无法进行修复,只能挖开门前路面,找到进水管主管道并进行堵塞,之后再重新铺设新的自来水管道。“之前在研究修复方案时,发现张女士家漏水的管道是主上水道,修复期间关系着后面10余户居民用水问题。加之其房子修建年代太久,担心挖掘过程中影响房屋安全。同时还需要重新选址铺设新的自来水管道,所以方案才需要确定那么久。”刘先生解释道。
随后,维修人员挖开路面并对破损管道进行了堵塞,持续一个月的漏水终于止住了。17日,维修人员从百米以外的主管道重新铺设自来水管,连接到张女士家以及其他10余户居民家中。
4月18日上午,极目新闻记者再次来到工人村29附8号,发现张女士家漏水点确已修复,同时对挖开的路面也进行了修补。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