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所成地(84):思择诸法(75)建立体义伽他(52)论议(27)在家出家染净品别(1)释初问答颂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九

己三、思择诸法

壬三、释(分三科)

癸三、建立体义伽他

寅二、释义—论议摄(分二十七科)

卯二十五、在家出家染净品别(分二科) 辰一、举颂言(分五科)

巳一、第一问答

谁能覆世间?谁能令不显?谁复能涂染?谁为大怖畏?

无明覆世间,放逸令不显,戏论能涂染,苦为大怖畏。

释遁伦集撰《瑜伽论记》卷第五(之下):第二十段有十颂中,有五问答,二颂为一,皆初问后答。释中有二:初总指经颂,后随别释。「波延」者,是经名,从请人为名。波罗名彼岸,延之言趣。梵音迷底履,此云慈氏,即族姓名;字阿氏多,此言无能胜。旧曰弥勒、阿逸多,并讹也。

若尔,何故《婆沙云,慈氏菩萨现于世时,阿氏多王于壤佉,然即不可言慈氏字阿氏多?

答:现见多人同名,故无相违。

这是第二十五科「在家出家染净品别」,这一科分二科,第一科「举颂言」。分五科,第一科「第一问答」。这里一共有十个颂,有五个问答。

巳二、第二问答

诸流处处漏,是漏谁能止?当说谁防护,众流谁所堰?

世间诸流漏,是漏念能止。我说能防护,由慧故能堰。

巳三、第三问答

念慧与名色,念问是一切,何当永灭尽,唯愿为我说。

念慧与名色,我说是一切,若诸识永灭,于斯永灭尽。

巳四、第四问答

云何念所行,诸识当永灭;今请垂方便,为释令无疑。

于内外诸受,都不生欣乐;如是念所行,诸识当永灭。

巳五、第五问答

若诸善说法,及有学异类,彼常委能趣,请大仙为说。

不耽着诸欲,其心无浊染,于诸法巧念,是苾刍能趣。

辰二、长行释(分三科) 巳一、标缘起

此是波罗延中,因阿氏多所请问颂。

我们看长行的文,「此是波罗延中,因阿氏多所请问颂」,这是第二科「长行」的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标缘起」,这个颂的缘起。

「此是波罗延」,这「波罗延」是经的名称,「波罗」是彼岸的意思,「延」是趣的意思,趣向于彼岸,就是到彼岸的意思。在这部经里面,「因阿氏多所请问颂」,「阿氏多」在《阿弥陀经》名叫阿逸多,翻到中国话叫无能胜,就是慈氏菩萨,弥勒菩萨。因为他的请问而佛回答,这样有这个颂的,这颂的缘起是这个样子。

第二科是「别释颂」,分三科,第一科「释初问答颂」,刚才读的这个是请问,是弥勒菩萨请问的。下面「无明覆世间,放逸令不显,戏论能涂染,苦为大怖畏」,这是佛回答。这是「初问答颂」分三科,第一科是「初二句」,这是解释头二句,头二句就是「谁能覆世间?谁能令不显」,这是问的初二句。「无明覆世间,放逸令不显」,这是回答的初二句。这科分二科,第一科「辨世间」,「谁能覆世间」,「无明覆世间」,这世间怎么讲呢?先解释世间。分二科,第一科是「标一切」。

巳二、别释颂(分三科) 午一、释初问答颂(分三科)

未一、初二句(分二科) 申一、辨世间(分二科)  酉一、标一切

言世间者,略有三种:一、欲世间,二、色世间,三、无色世间。

释遁伦集撰《瑜伽论记》卷第五(之下):「言世下,别释五:初、释初答;第二、「又恶说法者,由下,释第二答;第三、「又恶说法者及在家者」下,释第三答;第四、「乃至彼法未永灭来下,释第四答;第五、「若应显了」下,释第五答。皆唯释答,不解诸颂。初明染污法若因若果;次明能断诸染因体;次明总别果蕴灭位;次明于二受不生欣乐,得六恒住,唯无学法后终尽位;后明异类诸有学者所作众事。

释遁伦集撰《瑜伽论记》卷第五(之下):释初颂中,初释初句。三种世间,是通世间;二种世间,三中别立。明覆世,出家者外道也。「善法者,由有明故」下,释第二句。「若在家异白衣」下,释第三句。三戏论者:一、三言事;二、四言说;三、寻伺。「三种言事」,谓三世法。「四种言,谓见闻觉知。言事唯名戏论所分别故,违顺思惟名为涂染,能分别故,能增长故,能随顺故。「此中,恶说法者,明所覆」下,释第四句。前三句因,此一句果。初是无明,次是放逸,后是违顺分别思惟。

「言世间者,略有三种」世间,一是「欲」世间,就是三界这欲界的世间,第二科是「色」界的世间,第三科是「无色」界的世间。这是「标一切」,「世间」通于三界,完全名之为世间的。第二科是「简今义」,简别现在的文,说的「世间」是什么意思呢?

酉二、简今义

今此义中,意辩出家、在家二种世间。

现在这个颂的含义里面,它的正义是辨别,说明「出家」和「在家」这「二种世间」的事情,这是「简今义」,这是「辨世间」。下面第二科「辨出家」,分二科,第一科「总标列」。

申二、辨出家(分二科) 酉一、总标列

出家世间复有二种:一、恶说法。二、善说法。

「出家世间复有二种」,是离开了家到另一个地方去,这个世间还是有二种不同。第一是「恶说法」,第二种是「善说法」,这二种不同,这是「总标列」。下面第二科「随别释」,又分二科,第一科是「由无明」。

酉二、随别释(分二科) 戌一、由无明

恶说法者:无明所覆。

恶说法者,就是他说的法,都是有罪恶的,是有过失的,这样的说法,这样的出家人,「为无明所覆」,就是被根本的烦恼所盖覆,「覆」者盖也,就是遮障,遮障住了。世间上一切法的真实相,为无明所盖覆,你就看不见它的真实相了,当然这无明并不是在外边,是在你心里边,你心里面有无明,你的了别性都受它的影响,就不能明白诸法的真实相,这是「无明覆世间」。「谁能覆世间」呢?就是「无明覆世间」。

戌二、由放逸

善说法者:由有明故,应可显了;由放逸故,令不显了。

这是第二科「由放逸」。「善说法者」是指佛教,佛说的法都是真实不虚的,是非常好的。是「由有明故」,说法的人有大智能光明,听法的人也学习了智能。「应可显了」,所以你若在善说法这个范围内出家,「应可显了」,你应该是有智慧的关系,这诸法的真实相就显现出来了,应该是这样子。那么「由放逸故,令不显了」,你在佛教里面,在佛法里面出家了,但是你放逸,你不肯努力,不肯学习佛法,懈怠令不显了,那么诸法真实相,还是不能显现出来,也还是被盖覆住了,那么就是懈怠令不显了。这是「无明覆世间,放逸令不显」,放逸就不能显现出来诸法的真实相。

未二、第三句(分三科) 申一、总标

若诸在家异类白衣,为诸戏论之所涂染。

这前面是第一科解释「初二句」,现在第二科解释「第三句」,就是解释「戏论能涂染」这句话。这句话,第一科分三科,第一科是「总标」,就是「若诸在家」,若是很多在家人,他不是出家人。「异类白衣」,「异类」这句话可以做二种解释:就是在家人也有很多种类,就是思想也有个别的不同的,有的是读书人,有的是做官的,富贵贫贱,各式各样的,这样的白衣,可以这样解释。或者说不是佛教徒,那么在佛教徒之外的,就是「异类白衣」,那么佛教徒若学习佛法,那他的思想又不同了。还是第一种解释好。

「若诸在家异类白衣,为诸戏论之所涂染」,诸法真实相,时时的、很分明的显现出来,但是众生的分别心,就是涂抹上一层,自己的分别心涂抹上一层盖覆的东西,就是不显现出来了,这是「为诸戏论之所涂染」,这诸法的真实相还得不显现出来的。这是「总标」。下面第二科「别释」,分二科,第一科是解释「戏论」。分二科,第一科是「标」。

申二、别释(分二科) 酉一、戏论(分二科) 戌一、标

当知戏论,略有三种。

「为诸戏论之所涂染」,这个「戏论」是什么意思呢?「略有三种」不同,这是「标」,下面解「释」。

戌二、释

谓三种言事,名为戏论;于四种言说,有所宣谈,亦名戏论;能发语言所有寻伺,亦名戏论。

「谓三种言事,名为戏论」,有三种言事,就叫做「戏论」。这「三种言事」是什么呢?就是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这三种言事。这个三种言事,「言」是能表达的,「事」是所表达的,就是我们的语言所表达的事情,不超越这三种,过去、未来、现在,这些都叫做「戏论」,我们说这事如何如何,你所表达的这都是戏论。

「于四种言说,有所宣谈,亦名戏论」,这四种言说就是名能表达的,能表达的有四种不同,就是见、闻、觉、知这四种。这四种言说,不管你是因见而有所言说,或者因闻、觉、知而有所宣扬谈论,都叫做「戏论」,这是能表达的是戏论。

「能发语言所有寻伺,亦名戏论」,能发表语言的所有寻伺,就是你内心里面的思惟,因为你要说话,经过内心的思惟才能说话,所以内心的寻思也名叫「戏论」。这样说,这就是三种戏论都不符合真理,与真理有所违反,没有真实的意义,所以叫做「戏论」,这是「释」,这是第二科的解释。

酉二、涂染

若于过去、未来、现在三种言事,依四言说发起异类分别思惟,或违或顺,是名涂染。

这底下解释「涂染」,「涂染」是什么意思?「若于」,假设一个人对于「过去」的事情,「未来」的事情,「现在」的事情,这「三种言事」。「依四言说」,依据这四种言说,「发起异类」不同的「分别思惟」,心里面分别思惟,或者是「违」,或者是「顺」,这样子去分别去,这就是把诸法真实相涂染了,就不是诸法真实相的面目了,这叫做「涂染」,「戏论能涂染」。

申三、结成

若前戏论,若后涂染,诸在家者多分可得,是故说彼为诸戏论之所涂染。

前面的三种戏论,四种戏论,由这三种、四种的「戏论」,又发起后面种种的思惟分别,就叫做「涂染」。这件事,「诸在家」的人多数都有这种事情,多数都不能够超越这个境界,「是故说彼」在家人,是「为诸戏论之所涂染」。

韩清净《披寻记》:「发起异类分别思惟等者:谓依现在行,分别过去未来曾更及未曾更种类相貌,是名发起异类分别思惟。由此思惟不可意相或可意相显现在前,是名或违或顺。如前已说:未来无相故无分别,如此如是,当来决定不可知故。乃至广说依现在行,分别为因,生诸离染。(陵本十六卷十二页)由此当知,异类分别及涂染义。

「发起异类分别思惟等者:谓依现在行,分别过去未来曾更及未曾更种类相貌,是名发起异类分别思惟」,这「异类分别思惟」这样讲法。「谓依现在行」,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现在的这些有为法,变化的、变动不拘的境界,你在这上根据现在的有为诸行,来分别过去的,分别未来的事情。过去的也是这样子,未来的事情虽然没成为事实,也是这样子,就是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推论未知道的事情。「曾更」曾经经过的,及未曾经经过的种类相貌,「是名发起异类分别思惟」。

「由此思惟不可意相或可意相显现在前,是名或违或顺」,由这些思想的内容,都是世间杂染的事情,「或违或顺」,可意的就叫做「顺」,不可意的就叫做「违」。这是已「如前」面「已说」过。「未来无相故无分别」,未来的事情没有成为事实,是没有体相的,所以没有体相可分别。「如此如是,当来决定不可知故」,那件事没有事实,当然是不可知。「乃至广说依现在行,分别为因,生诸离染。(陵本十六卷十二页)」,那地方讲过这个意思。「由此当知,异类分别及涂染义」。

「涂染」这句话很有意思,这诸法真实相是那样子,都是被自己的分别涂上去一层,因为诸法真实相是这样子,那么这件事自己的分别,给诸法实相画出个面目来,然后说诸法真实相是这样子,实在那个面貌是你自己给它涂上去的,你说诸法真实相是那样子,这是个错误。但是这件事,人就是容易犯这个过失,而不是那件事的本来面目,是你给它画出来的,你就认为它是那件事的真相。这件事很奇怪,就是日常生活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有时候犯这种过失,自己还是不知道的。由此应该知道种种不同类的分别,在分别过去、未来或现在时会生起很多的烦恼,或贪或瞋或痴,这是说到「戏论能涂染」,透过言说跟内心的虚妄分别产生很多烦恼涂染内心的道理。

这是第三句「涂染」,这一句讲完了。现在讲第四句,「苦为大怖畏」,讲这句话。

未三、第四句

此中恶说法者无明所覆,善说法者放逸不显,诸在家者戏论涂染,彼于现在苦因转时,于此苦因,不能如实知是苦因;于此苦因,爱乐而住。由此因缘,生当来苦,即说此苦,名大怖畏。

「此中恶说法者」,这里边第一句说到在外道里边出家的,这「恶说法」的人,他们是胡涂没有智慧,为「无明」所遮盖,有这种过失。「善说法者放逸所显」,佛教是能说明真理,但是佛教徒若放逸的话,你不肯努力,不肯用功,也还是不能够显示诸法真实相的。「诸在家者戏论涂染」,这个在家人有戏论的涂染过失。这三种人其实都是,都有无明、有放逸、有涂染,都是有这些过失。「彼于现法苦因转时」,这三种人无明在活动的时候,放逸在活动的时候,涂染在活动的时候,这就是将来得苦的一个因,即是苦因。这就是于现法中苦因活动的时候,就是无明活动,就是苦因的活动,无明就是苦因,放逸就是苦因,涂染就是苦因,这种苦因活动的时候。

「于此苦因,不能如实知是苦因」,对于这是苦因,我们不真实知道这是苦因,不知道这是苦因。「于此苦因,爱乐而住」,不但是不知道,而且还是对于这苦因很欢喜,欢喜的在这里面活动。「由此因缘,生当来苦」,你继续这样子活动,就引发出来将来的苦恼。「即说此苦,名大怖畏」,这个苦是人的大怖畏,苦来了的时候,心里很苦、很恐怖,但是不知道这是自己创造的。

韩清净《披寻记》:「彼于现法苦因转时等者:此中苦因,谓即无明、放逸及与戏论。有情差别随应当知。

这其中的苦因主要是指无明、放逸及戏论。苦的原因是无明,无明是与所有烦恼俱起的一种烦恼,放逸也是一种烦恼,戏论也是因为烦恼而起的,有情应该根据它的差别情况来分别,最主要就是烦恼。

涂染可以说执着诸法是真实而生起的,如果有戏论的涂染就不能知道诸法的真实相貌,因为此时已经给诸法加上实有的颜色,带着有色的眼镜来观察诸法。

第一个偈颂解释在家、出家有无明、放逸及与戏论三种情况就会招感来生的大苦。

午二、释第二问答颂(分四科) 未一、释诸流漏

又恶说法者,由无明门,从六处流漏泄众苦;诸在家者,由戏论门,从六处流漏泄众苦;善说法者,由放逸门,从六处流漏泄众苦。

「第二问答颂」,分四科,第一科是「释诸流漏」,是说「诸流处处漏,是漏谁能止?当说谁防护,众流谁所堰」,这是问;「世间诸流漏,是漏念能止;我说能防护,由慧故能堰」,这是佛回答,第二科一问一答。现在分四科,第一科解「释诸流漏」。

「又恶说法者,由无明门」,从无明是个门,从这里面发生很多的过失,什么过失呢?「从六处流」,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地方,这六个地方一直在流,一直在活动,就是从这无明,这无明在这六个地方在流动。「漏泄从苦」,就漏出来,也就是引出来很多的过失,由过失引发很多的苦恼。「诸在家者,由戏论门,从六处流漏泄众苦」,由戏论,也就是他内心的虚妄分别,就是烦恼,烦恼流出来业力,由业力就流出来很多的苦恼,是这样子。「善说法者,由放逸门,从六处流漏泄众苦」,也是一样,佛教徒你听闻佛法,你不修四念处,你还是这样子的。

韩清净《披寻记》:「从六处流漏泄众苦者:眼乃至意六种暴流,名六处流。如前已说:暴流有六:谓眼暴流,能见诸色;乃至意暴流,能了诸法。(陵本十七卷十六页)义应准知。由是暴流,住贪瞋痴,不能越度,当生众苦,是名从六处流漏泄众苦。

「从六处流漏泄众苦者:眼乃至意六种暴流,名六处流。如前已说」,前面说过「暴流有六」种不同,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暴流,称为六处流。暴,表示很多、很大、很急的意思。「谓眼暴流,能见诸色」,能见诸色的时候,就引起贪瞋痴,引起贪瞋痴的烦恼,就引出了业力,业力就引出很多的苦。「乃至意暴流,能了诸法」,能了诸法的时候,也是引出贪瞋痴,引出很多的罪过,很多的苦恼,「陵本十七卷十六页」讲过这件事。「义应准知」,这里说的这个六处流和前边的义,也可以准照,就会知道了。

「由是暴流,住贪瞋痴,不能越度」,「暴流」实在就是贪瞋痴,就是暴流,你没有修四念处,你是不能够超越它的。「当生众苦,是名从六处流漏泄众苦」, 透过有情的六根流漏出很多的烦恼,这种暴流不能越度,将来一定会招感很多的苦果,称为从六根的暴流里面漏泄出很多的苦恼。

这是说这三种人,一个无明门,一个是戏论门,一个是放逸门,这三种人由三种门,引生很多的苦恼。「诸流漏」,就是「世间诸流漏」,这一句话解释完了。现在解释「是漏念能止」,解释第二句,「释念遮止」。

未二、释念遮止

如是无明、放逸、戏论诸门流漏,由闻他音内正作意,于诸行中了知过患,此相应念,逆流而转,故能遮止;如是方便,名伏对治。

释遁伦集撰《瑜伽论记》卷第五(之下):释第二答中,「又恶说法者」下,释初句;「如是明、放逸、戏论下,释第二句;「若出世下,释第四句;「于此流漏,若伏若永」下,释第三句。释伏义,次颂随文便,前后不同。

「如是无明、放逸、戏论诸门流漏,由闻他音内正作意」,由于这个人还算是好,他能听闻佛菩萨的法语,然后在「内」里边能「正作意」,能如理作意,能如理的思惟观察。「于诸行中了知过患」,于这一切有为法、有漏法,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这十八界,了知到它的过患,能够令你引很多的苦恼。

「此相应念,逆流而转」,如理作意,了知诸行的过患,像有老病死啊,爱别离、怨憎会啊,造种种的罪过,这些流转生死,这些过患。你能这样观察,「于诸行中了知过患」,这个「了知」是观察,就是修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此相应念,逆流而转」,如理作意,这个念就是四念处,「逆流而转」,违背这个生死流,向圣道那边去,不向生死那边去,向涅盘去了,逆生死流,向涅盘那边去。「故能遮止」,所以就能够遮止这个漏,六处的流就能遮止,叫它不流,不流贪瞋痴了。

「如是方便,名伏对治」,你能这样子发心修四念处,这叫做「伏对治」,就是能调伏,能降伏其心,「云何降伏其心?」就是修四念处,修无我观,这叫做「对治」。而这个「对治」是只是调伏,能降伏,叫它不流。

韩清净《披寻记》:「由闻他音内正作意等者:此句长读,为显念能遮止诸漏,故说相应正知能了诸行过患,兼显正知因缘,故说由闻他音内正作意。

「由闻他音内正作意等者:此句长读」,这一句「由闻他音」不要停下来,读下来,「内正作意」,你内正作意,要根据「闻他音」而来作意。「为显念能遮止诸漏」,这一段文的意思,你有了正念四念处,才能遮止诸漏的,遮止你眼耳鼻舌身意的烦恼漏。「故说相应正知能了诸行过患」,能遮止,所以叫做「相应」;这个「正知」能了诸行的过患,就是四念处。

「兼显正知因缘,故说由闻他音内正作意」,这「闻他音内正作意」,是成就正知的因缘,实在正知就是四念处,正念也就是四念处。你若不能闻他音,你不能内正作意,这个四念处是得不到的。只是「内正作意」,你得不到四念处;你只是「闻他音」,而不正作意,也不能得四念处。所以一定要「闻他音」,而又「正作意」,这样子才能成就四念处的。这里兼显正知因缘,因此说由于亲近善士、听闻佛法、能够如理作意;成就正念正知也就能够遮止,能够调伏烦恼的流漏。

未三、释慧堰塞

若出世间正见所摄诸无漏慧,于三种流皆能堰塞;如是方便,名断对治。

下面第三科「释慧堰塞」,解释「堰」。「由慧故能堰」,「能堰」,这个「堰」字就是堵住,堵住它。这是「若出世间」,这个前面说「伏对治」,你这时候修行的功夫,只能够调伏烦恼,使令烦恼不增长,而逐渐的停下来了,这样子来对治这个烦恼,对治这个漏。

现在是第二个阶段,「若出世间」,就是你得圣道了,得了无生法忍了。这个时候,你的智慧是超越世间了,这时候这个智慧叫什么名字?叫做「正见」,就是八正道那个第一个叫做正见,也就是七觉支那个正见。「所摄诸无漏慧」,属于正见的这一所摄的,都是属于无漏的智慧,这个智慧里边没有烦恼了,没有我我所的执着了,「无漏智慧」。「于三种流皆能堰塞」,对于前面那三种流,无明流、放逸流、戏论流,这三种流都能够堵住它,就是能断除去了,有这个力量。「如是方便,名断对治」,说这样子的四念处的方便,是从「伏对治」上,又进了一步是「断对治」,能把这个漏根本的消灭了,就是「断对治」。「对治」分两个阶段,一个是伏,一个是断。「伏」是内贤,就是内凡位;这个「断」是圣位,入圣位了,分这么两个阶段的。

未四、释俱防护

于此流漏,若伏、若永二种对治,皆能断故,俱名防护。

这是第四科是「俱防护」,「我说能防护,由慧故能堰」,这解释「俱防护」。

「于此流漏」,于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流漏。「若伏」,你能初开始学习四念处,能降伏烦恼,这是初开始的阶段;「若永」,就断掉了,永久的没有流漏了;「伏」是暂时的没有漏。这两种「对治,皆能断故」,从听闻佛的法音,由闻他音,内正作意,所生的四念处有这个力量,「皆能断故」,这个伏断,一个永断,都能断。「俱名防护」,这都叫做「防护」,就是保护,保护你的一念清净心广大功德的庄严,不失掉你的功德。

韩清净《披寻记》:「于三种流皆能堰塞者:无明、放逸、戏论三门流漏,名三种流。出世间慧能令永断,名能堰塞。

「于三种流皆能堰塞者:无明、放逸、戏论,三门流漏,名三种流。」,外道出家的无明,在佛法里面出家的放逸,以及在家居士的戏论,这三种门的流漏,称为三种流。「出世间慧能令永断,名能堰塞」,出世间的智慧有办法使令它永远断除,称为堰塞,就好像将水坝堵住一样,水就无法往下流了。

- 喜 欢 作 者 -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