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不起的素质教育
李文元
说起素质教育,我们国家的定义够全面和科学了:“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人为的性格为基础,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包括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审美素质。”
可多年讲下来,素质教育已被理解成了艺术教育,包括音乐、绘画、书法、舞蹈等,而显然,这些艺术类的素质,学校里无法有更多、更好的提供,于是家长把视线转向了校外,而校外提供的服务,费用惊人。以学钢琴来说,购一架钢琴,已是一大笔费用,想请优质钢琴老师授课,更是一年要数万元,有的请音乐学院的教授授课,高达10万元,这已不是一般家庭能承受的了。
这样的素质教育,让许多人“素质”不起,一些还在为生计奔波的人,更是无从谈起。这种素质教育只有一个指向,让阶层固化。有钱人享受的教育资源和无钱人享受的教育资源,天差地别,这和发达国家走着同一条路,可与我们的教育宗旨——让每个孩子享受平等教育,格格不入。
不知道为什么,许多人总把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对立,其实,文化教育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素质教育是一个人的全面教育,是“德智体美劳”的综合发展,可如今,素质教育异化成艺术教育,继尔再异化为贵族教育,实在让人啼笑皆非。
我倒觉得,学好文化,才是最大的素质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古代的诗、书、琴、棋、画,就是一体的,孔子的“六艺”教育,也是一种很好的素质教育。而现在承载素质教育重任的艺术教育,大多只是术科教育,教的是一种技能,谈不上审美。以书法为例,机械地、重复地写上几个字,就认为懂书法了,会写字了,而真实情况是,写训练过的几个字,形态看着很好,但去写别的字,仍会很糟糕。这样练习书法,离欣赏书法之美还远得很。
让素质教育回归本质,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素质教育,这才是教育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