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司藤》,这家高颜值的英迪格酒店更值得你前往香格里拉!

近来的闲暇时光,我忙着在追一部奇幻悬爱剧《司藤》。这部剧的情节固然是一大亮点,也狠狠地磕了景甜和张彬彬这对CP,但真正吸引我看下去的,却是两个俗字:情怀。剧情里镜头一出现的时候我就觉得颇为眼熟,于是脑海中开始搜索关于这个地方的记忆。很快,又出现了几个镜头:火花已然碰撞!镜面般的湖水,倒映着清澈的蓝天、白云,群山连绵,这不就是詹姆斯·希尔顿笔下的香格里拉么。

数年前,我第一次踏足这片土地(甚至也是我第一次踏足云南),就被这里所吸引,独克宗、普达措、纳帕海,如潮般的回忆忽然就开始翻滚。我开始更用力地试图在《司藤》里找寻更多的线索,而与此同时,我决定开启一段重回香格里拉的行程。

|此为本次3月行程纳帕海实拍图|

而出发前的我未曾想到的是,这次行程中的一家酒店,成为最大亮点。它的出现,用全新的视角与方式展现出圣地香格里拉的时代魅力,它就是迪庆月光城英迪格酒店

香巴拉-独克宗

“香格里拉”、“香巴拉”、“迪庆”、“独克宗”等等这些词汇,对于不是资深驴友的人而言,可能概念特别模糊。如开篇所言,詹姆斯·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里描述的“香格里拉”,或许是我们最先接触到这个词的来源。“香巴拉”是“香格里拉”的藏语音译,意思是“心中的日月”,它代表的是一种理想的生活,世外桃源般的秘境。从小说诞生之日起,人们就开始了找寻“香格里拉”。

|依拉草原与石卡雪山|

1997年9月,云南省政府在迪庆州府中甸县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举世寻觅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就在迪庆。2001年12月,中甸正式更名为香格里拉。如今,说到香格里拉,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迪庆州府香格里拉市。而独克宗,是位于香格里拉市区内的一座古城。迪庆月光城英迪格酒店正是位于这座古城的制高点。

|独克宗古城内的景观|

独克宗,是一个按照佛经中香巴拉理想国建成的拥有1300年历史的古城,藏语发音中,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建在石头上的城堡”,二是“月光城”。过去对于穿越茶马古道的马帮来说,独克宗古城,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也是马帮进藏后的第一站。这就是酒店名字的由来。

月光城-英迪格

作为以“邻间文化”为核心理念打造的酒店品牌,英迪格钟情于诠释本地特色文化风情。而迪庆月光城英迪格酒店诠释的正是藏族的本地文化特色。从建筑物本体,到室内装饰,可谓是藏式文化大观园。迪庆,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独克宗,中国保存得最好、最大的藏民居群。这一切,都使这家酒店有足够的文化背书。

|从独克宗古城的大佛寺反眺酒店|

酒店的整体建筑是放大版的藏式庭院建筑群,并沿山势缓坡而建。华灯初上时,整座酒店宛如星辰连绵,照亮了独克宗古城,完美演绎了“石头上的城堡”与“月光城”两大含义。

|酒店外观|

而从酒店大门打开的那一刻起,一场藏式文化盛宴就正式开场了。

抬头。在大堂的顶部挂有许多白色灯筒,它们是以转经筒为原型设计的,所有转经筒上都雕刻有经文。

侧头。大堂四角摆放有不少藏式木雕柜,如同本地藏民家中的一般。柜子上雕刻的花纹包含五色文化、玛尼石、氆氇等元素,十分有神秘感,大部分只有当地本土藏民才能顿悟其含义。酒店从各处收纳了各种藏式艺术品摆放在展柜中(包括前台的背景墙上也是),让所有的来客,在第一时间就沐浴在浓郁的藏地文化中。

平视。这是最精彩绝伦的,也是我心目中完美的arrival moment!

视线从大堂,穿过大堂吧,再穿过餐厅,一路畅通,穿过落地窗。不远处,独克宗的标志景观大佛寺的两栋建筑,宛如阆苑般闯入眼帘,并且牢牢地霸占住,久久让人无法从它们身上挪开。

最奇妙的在于,因为地势和光照的原因,一天里不同的时段,观赏到的景观都会带来不一样的感受。甚至云多云少,天青天氲,都有不同的感观。正午的清透湛蓝,傍晚的彤云留丹,夜晚的金顶普照,可我最爱的却是清晨时分的晓雾蒸腾,绝非人间之美景。

我已经数不清在这里拍过多少张照片,却觉得再多的照片都不及它真实美的万分之一。所以,下面这些图,莫嫌多,恕我实在不忍择去。

当我移步到大堂吧,这又是一个让我驻足许久的空间。这里的设计理念是把迪庆州的崇山峻岭和大自然的原貌还原,镂空的顶部设计是最绝的。服务员告诉我,随着每个时段太阳光射入的角度不同,这里会有巧夺天工的光影变幻,仿若呈现“眼里有星河,心中藏日月”之景。

犹记得,之后的某天,我在大堂吧享用下午茶的时候,发现我被太多大自然的氛围元素笼罩,仿佛就是迪庆藏式风情的缩影。

在这里我看到了绿植,看到了山水;

看到了马,看到了牦牛,看到了藏獒;

也看到了天空、云朵、日光与月光……

|大堂吧的日与夜|

再往前,空间自然过渡到了酒店的餐厅盛筵,我特别爱这个餐厅。

大胆的用色,浓郁的藏式风格,都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不过最大的冲击仍然是全幅落地玻璃窗外,尽收眼底的独克宗古城全景。如果说在大堂,窥到的重点只是古城的核心大佛寺,那么在餐厅里,几乎是IMAX式的全景俯瞰古城,那种感觉就一个字:爽!

在这个餐厅里,还有好多撞击到我心里的点。源自藏族五色经幡文化的吊坠灯饰,以极为现代的形式呈现了出来。藏族经幡上都印有佛经,在藏传佛教徒看来,随风而舞的经幡每飘动一下,就是诵经一次,在不停向神传达愿望、祈求庇护。那在这样充满祝福感的灯饰下用餐,是否也有颇为吉祥的寓意呢。

再看看餐厅早餐区墙面的装饰。这幅艺术品用手绘线条的表现手法,展现出迪庆层峦迭代的山脉和牦牛的形象。辅以展架上富有浓厚迪庆特色的食器和摆件,进一步强调了在地感和邻间文化。

而我最喜欢的是充满藏式生活风情的几个元素,餐厅上缘的护墙用的从藏式民居的装饰元素里提取出的吉祥纹等纹路。分隔空间的装饰墙上,“柱子”的灵感来源于酥油茶筒,更把藏族的美食文化点睛而出。

墙上的动物灯,地上的牦牛凳,还有各种小惊喜,都在餐厅里等着我。

与盛筵相邻的是酒店唯一的中餐厅包间“月光厅”,光是这名字就让我非常喜欢了。

如名字般充满诗意的,还有每天傍晚起,日光和月光通过玻璃洒在餐桌上的轻妙。可供16人用餐及休憩的这个空间,彷如一方净土,实用中透着唯美。

|▲月影厅贴心的提供有制氧设备,客人有需要可以随时来这里补充“氧分”|

餐厅外有个平台,自然是酒店观独克宗全景的最佳位置,平台旁还有一条小径,可以最便捷地通往古城。

最让我觉得欢喜的,是设计师不仅仅把重点放在室内空间和建筑本身上,在酒店很多户外空间里,也渲染出浓郁的本地风情,有种奇妙的“沉浸式”住宿的感觉。比如,酒店正门广场上两种形式演绎的“群山”。

瞭望塔旁,充满浓郁五色文化特色的叠石瀑。

但我最爱的还是3栋对面的壁画墙。白天,它们平平无奇,很容易就错过了,但一入夜,泛光灯与设计精妙的镂空壁画就成了最佳搭档,梅里雪山、茶马古道、独克宗古城在这里演绎光影,值得驻足。

新藏风-细节控

作为酒店,一切美好的外在,如果不能回归到舒适惬意的住宿本身,都是枉然的。其实在藏地住酒店,我会很担心住得不舒服,好在,在月光城英迪格的三晚,我住得非常惬意。可能是源于两大理由:让现代人更容易接受的新式藏风,堪称满分的绝佳细节体验。

|客房建筑的日与夜|

我很钦佩设计师在打造这间充满藏地文化风情的酒店时,处处有着看似云淡风轻,却又韵味深长的表达。在这间酒店里,“月光城”客房,分布在1-9栋及一栋独立的贵宾楼中。

依坡而建的10栋客房建筑,有着强烈的藏式风格,白墙木檐,以藏铃串联的落雨链和平安缸,给人以无比的宁静。从客房的房号牌、客房走廊里的装饰开始,蕴含着五色文化与藏毯风格的符号化元素就被大量运用在设计中。

在客房内部设计中,在延续了藏式文化的壁画与色彩冲击外,在软装上结合了现代简欧风格的黑白灰,让空间更为简洁明亮,使现代艺术与传统藏式相结合,大大降低了因文化差异带来的不适感,提高了审美接受度。

10栋客房建筑,除了2栋和贵宾楼外,其他8栋的格局基本相同,均为3层小楼,每层3间,其中中间的是豪华房,两侧的是高级房,其余分别大多与观景的角度有关。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极个别客房外,酒店几乎所有客房都能俯瞰到独克宗古城全景,而拥有最佳大佛寺景观的客房自然也是酒店级别最高的几个房型所在。

|豪华阳台客房景观|

|999套房景观|

高级客房面积自45平方米起,精挑细选的工艺品点缀其间,有着浓郁的本地风情。值得关注的是位于床背后的特色艺术屏风,酒店以藏地不同视角的文化元素进行糅合,共设计出7种截然不同的款式,每一款都取自1-2种在地元素。我住的这间是线描形式勾勒出的独克宗古城街景,如下:

下面这两个,左边的融合了藏毯编织常用的几何图形与三角风马旗,右边的则是藏族吉祥结纹样。

双床客房因为床型布置在格局上有些差异,没有采用带弧度转角的屏风,而是横向伸展在两张床的床头,用立体压花的形式来呈现在香巴拉文化映衬下的梅里雪山和玉龙雪山,在地感十分强烈。

客房里,大到沙发椅、抱枕,小到果盘、纸巾盒,处处都有藏式元素的痕迹,却又让人觉得恰到好处。

我格外喜欢这间豪华房床前的茶几,透过它的反光可以看到不一样的独克宗风景。躺在休闲榻上,喝喝茶,赏赏景也很惬意。

让我惊喜的是,酒店给卫浴空间也带来了多种不同的设计,有的现代感强烈、清新简约,也有的以马帮元素为载体、文化感强烈。

我住的这间是后者。无论是马头装饰灯,还是香巴拉地图风景装饰画,亦或是以藏族绿松石蓝为主色调的凹凸方格洗漱盒、结合玛尼石堆中特有的五色文化对洗漱杯进行的现代演绎,都是精彩绝伦的细节。

除了文化浸浴,让我诧异的还在于这间英迪格酒店在卫浴硬件上的精进。全套使用杜拉维特的卫浴与洁具,坐便器也是杜拉维特的智能清洁新款,还非常贴心地做了对照版的遥控使用说明。在配备了加热毛巾架的同时,竟然还有一个毛巾保温柜!这个真的是我第一次在酒店客房中遇到。

其他深得我心的小细节还有带灯光照明的挂衣杆、全套上海滩的洗护备品,以及在豪华古城景观房及以上房型配置了戴森风筒。

此外,在客房里还配置有地暖与带新风系统的空调,住在这里完全不用畏惧寒冷的迪庆冬季。如果担心高原反应,酒店还提供携带式氧气瓶供客人免费使用。这些贴心足以让人可以尽情地放松享受酒店提供的一切美好。

|客房里的马镫装饰|

如果对客房有更高追求的,可以选择酒店的套房,他家独特的设计是在于1-9栋里不设任何一间套房,酒店所有的套房全部设置在贵宾楼内,面积自70-120平方米不等。

|最大的999套房卧室|

套房的设计风格在沿袭了酒店整体风格的基础上,每一间也有着各自的特点。111套房有着超大的转角露台,是观赏和拍摄酒店主楼全貌的最佳角度,也是官方主楼图片的拍摄点。

|111套房拍摄主楼的大致角度|

999套房是最大的一间,有独立的会客厅和开放式厨房,露台的独克宗景观也是一绝。

新美食-老美景

一家好酒店是不能没有一家好餐厅的,虽然迪庆月光城英迪格酒店只有一家餐厅,却能用非常有创意的本地美食+无国界珍馐,来喂饱我,而且性价比极高!当然了,因为这个餐厅的景观太美,让我常常忽略了美食的本身,也是让我觉得非常对不起厨师了吧。

|观景位早餐|

酒店的自助早餐中西皆备,西式烘焙的出品出乎意料地出色,中式面档的云南米粉口味也很不错。配上本地酥油茶,或是多款鲜榨果汁,早餐可以吃得相当满足。

在正餐时段,选择就更多了,可以选择中式的套餐,人均不到150元就可以吃到非常多特色高原藏餐和滇菜,如香浓的普洱茶熏小笨鸡、地方特色爆表的纳西腊味合蒸、不得不尝的小炒牦牛肉等等。但是我更强烈推荐大家试一试主厨特别用西式手法和本地食材做的融合菜,比如这道香酥牦牛牛肋骨,就很让人觉得惊艳,熟悉的惠灵顿牛排的外表下是充满汁水的牦牛肉和独特的扎实口感。香酥牛肉条也非常可口,香气扑鼻,乍一眼还以为是素食,很适合当下酒的零嘴。

回到开篇。这次召唤我重回香格里拉的是《司藤》,更是我对香巴拉美景从心底里的偏爱与期待。和数年前的初次造访相比,这一次我去到的地方其实并无差异。酒店是新的,但美景还是老的。对于香巴拉这样的地方,我其实格外感动的就是这种“不变”。自然风光依然,人文风情依然,无论是纳帕海、普达措,还是独克宗、松赞林寺,都没有太多的变化,却依然值得一去再去。

纳帕海四季景致各有特色,夏末秋初是雨季,此时水量较大,纳帕海是一大片湖泊,湖边是一小片草场。而到了冬春旱季,湖面缩小甚至干涸,变成大片的沼泽草甸——依拉草原。

|水草丰美的纳帕海|

《司藤》中景甜扮演的司藤复活的地方就在普达措的原始森林,我个人也比较喜欢这片原始森林,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安静生长的树木,河边厚厚的青苔。不管是乘船游览,还是林中漫步,都能真切感觉到大自然到气息。

|上次夏末拍的普达措,这次春初花未红|

来到香格里拉旅游,那么噶丹·松赞林寺是不可或缺的旅行目的地,这里是云南省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还是川滇一带的黄教中心,在整个藏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誉为"小布达拉宫"。

噶丹·松赞林寺依山而建,外形犹如一座古堡,集藏族造型艺术之大成,又有"藏族艺术博物馆"之称。

|“小布达拉宫”松赞林寺|

从酒店的客房阳台即可独揽独克宗古城全貌,特别是龟山顶的大佛寺庙,不过闲暇之余,一定要去独克宗古城走走,感受佛经中的香巴拉理想国。

当银色月光撒满了白色的古城。古城内外宛若一片银装素裹,白色的古城被打扮得分外妖娆,于是当地人就把古城称做了“独克宗”。藏语“独克宗”意为白色石头城,寓意月光城。

|独克宗古城|

最让我怀念的,还是初次在独克宗古城的夜色下,在四方街与当地藏民载歌载舞,听着悠扬的歌声,迈着轻盈的的步伐。忘却都市里的烦扰,此刻月亮温情,歌舞也温柔,不知是潇洒的舞步踏碎了月色,还是婀娜的倩影婆娑在夜色中,让我沉醉于此。

你,会为了这间独一无二的酒店,为了这沁人心扉的美景,随《司藤》而来吗?

除这家英迪格酒店之外,酒店业主丽江玉龙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还打造了惊艳的大香格里拉环线酒店群(包含:丽江和府洲际度假酒店、丽江古城英迪格酒店和巴塘假日酒店),如果时间充裕,来一次大环线之旅,想必会邂逅更迷人的风景。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