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一生中造血的动态变化

一篇文章,关于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HSPCs,hematopoietic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s)在人类一生中的变化,以及它们如何调整分化。

在人的一生中,造血干细胞(HSCs)会调整其谱系输出以支持与年龄相适应的生理需求。在模型生物中,已经观察到与特定年龄偏倚的HSC标志相对应的造血波。然而,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的性质如何随着人类寿命的变化仍然不清楚。

为了解决这一空白,研究者分析了从妊娠、成熟到衰老的人类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的个体转录组状态。定义了决定HSCs年龄特异性分化的基因表达网络,以及一生中命运决策和谱系启动的动态。且进一步观察到,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分类与定义的转录年龄状态相关,早期生命转录程序的使用与预后不良相关。

提供了一个与疾病相关的框架,用于沿着人类寿命的实际时间轴对干细胞的发育进行异时性定位。

1、人HSPCs(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成熟和衰老的图谱

通过降维技术如PCA(主成分分析)和UMAP(统一流形近似和投影)来可视化整个数据集和谱系轨迹。图中还展示了特定谱系标记基因的表达,如KLF1(红细胞系)、ELANE(粒细胞系)、DNTT(淋巴细胞系)等,以及不同人生阶段的HSPCs状态组成。

不同人生阶段的HSPCs(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状态组成如下:

胚胎期:在胚胎期,HSPCs具有更高的代谢活性,这可能是为了适应快速增殖的需求。卵黄囊(YS)、主动脉-性腺-中区(AGM)和胎肝(FL)是胚胎期造血的主要部位。胚胎期HSPCs具有更高的内皮和红系特征,而产后的HSPCs获得了更强的干细胞特征和造血特征。

围产期和新生儿期:脐带血(UCB)中的HSPCs与胎肝中的相比,获得了更强的干细胞特征和造血特征。新生儿骨髓中的HSPCs静息性更强,具有更高的长期再生能力和持久的自我更新。

儿童和成人期:从出生到成体阶段,干细胞和多能祖细胞具有相似的转录改变,红系潜能在婴儿阶段后增强。成人HSPCs相比胎儿HSPCs,细胞周期更不活跃,且祖细胞往往是单功能的。

老年期:老年HSPCs表现出对巨核细胞分化的偏向。衰老伴随着造血细胞分化的功能倾斜,特征是增强的髓系和减少的淋巴系。衰老的HSPCs表现出数量增加、吞噬能力差、血统偏向和细胞周期停滞等特点。

这些状态组成的变化反映了HSPCs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从胚胎期的高代谢活性和快速增殖,到围产期和新生儿期的干细胞特征增强,再到成人期的红系潜能增强,最后到老年期的髓系偏向和功能衰退。这些变化不仅与个体的发育和衰老过程密切相关,也对理解血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a:细胞处理、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工作流程、采样时间点和造血部位的示意图(总共26个样本)。

b:整个数据集的UMAP(统一流形近似和投影)图。通过执行Louvain聚类和将聚类分配为对红细胞系、粒细胞系、淋巴细胞系、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Mono/DC)、巨核细胞(Meg)或嗜碱细胞/肥大细胞(Baso/Mast)系或未承诺任何系的基因表达状态,获得了谱系分支。

c:UMAP显示了特征性标记基因KLF1(红细胞系)、ELANE(粒细胞系)、DNTT(淋巴细胞系)、MPEG1(Mono/DC)、PF4(Meg)和HDC(Baso/Mast)的表达。标记基因表达图例表示每个细胞的对数转换的标准化读取计数。

d:UMAP突出显示了从人类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随机抽取的4,000个细胞,下方显示了整个数据集中每个年龄组的细胞总数。

e:从妊娠10周到77岁的人类寿命期间,每个HSPC谱系状态的相对频率。

f,基于人类生命周期中定义的年龄阶段的HSPC状态组成的PCA(主成分分析)。状态组成是使用扩展数据图3中定义的状态聚类进行评估的。在对每个年龄阶段存在的HSPC状态聚类进行PCA后,对于PC1、PC2和PC3,显示了对每个PC贡献最强正面或负面的十二个HSPC状态。

定义了决定HSC年龄特异性分化的基因表达网络,以及一生中命运决定和谱系启动的动态。

2、使用cNMF(共识非负矩阵分解)和Sobolev范数变异性识别一致性和年龄依赖的谱系承诺基因

包括每个GEP中贡献最大的前50个基因的热图,以及与每个谱系承诺相关的基因的相对强度

3、GEP相互排他性揭示了整个生命谱系隔离的模式

通过计算不同GEPs之间的相关性,预测了谱系分叉,映射了HSPCs随时间的转录潜力

4、通过cNMF和Sobolev范数的变异性,量化了HSCs(造血干细胞)中谱系承诺的转录变化

HSCs中每个细胞的谱系优势分数,以及不同年龄阶段HSCs的总谱系启动分数

5、一个高度可植入的、发育受限的多谱系造血干细胞状态

揭示了与年龄相关的特定HSC状态。通过cNMF识别了在胎儿和老年人中富集的HSCs的GEPs,并探讨了这些状态的表面标记物,如CD69,以及它们在功能上的重要性。识别并功能验证了一个具有强大植入和多谱系能力的胎儿特异性HSC状态。

6、造血年龄与AML预后相关

探讨了HSPC状态与急性白血病scRNA-seq的相关性,并评估了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年龄状态的预后独立性。图中展示了AML样本与定义的转录年龄状态的分类,以及年龄组成分数与AML预后的关系,观察到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分类与定义的转录年龄状态相关,早期生命转录程序的使用与预后不良相关。

小结

研究者们构建了一个人类HSPC成熟图谱,定义了随生命周期变化的分化。通过非负矩阵因子分解(cNMF)定义了随时间推动谱系承诺的基因表达程序(GEPs)。通过分析GEPs的使用和命运概率,揭示了HSCs如何调整基因表达程序的使用以适应与年龄相关的谱系输出变化。

发现了两个与HSC利用相关的GEPs,一个在中期妊娠中富集(胎儿HSC-GEP),另一个在老年人中富集(老年HSC-GEP)。

研究还探讨了人类白血病中的年龄特异性HSPC状态,发现AML主要分类为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祖细胞(Mono/cDC-Prog)和粒细胞祖细胞(G-prog)状态。

通过分析超过50,000个HSPCs,定义了人类造血起源在一生中从发育到成熟和衰老的变化,并展示了数据集在血液疾病研究中的潜在应用。

提供了对人类造血系统在一生中如何变化的深入理解,并为血液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Li H, Côté P, Kuoch M, et al. The dynamics of hematopoiesis over the human lifespan. Nat Methods.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5, 2024. doi:10.1038/s41592-024-02495-0.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