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九三阅兵现场!解密央美团队核心区布置设计方案!- 凤凰艺术

九三阅兵

今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以盛大阅兵仪式同世界人民一道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共同开创更加光明的未来。

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钢铁长城”主题景观巍然矗立,14座烽燧托举“1945”“2025”字样,14只“和平鸽”振翅飞翔。据悉,此次天安门广场核心区布置设计方案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团队策划创意,以“众志成城”为主题贯穿整个会场设计。

以下是“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的相关报道。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胜利80周年大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

图片

图片

图片

现场,天安门广场进行了主题鲜明、庄严庄重的景观布置。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团队以“众志成”为核心主题,通过一系列精心的艺术设计,深刻阐释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大会精神。

图片

▲ 9月3日清晨拍摄的天安门广场。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图片

观礼台与花坛的

“丰饶金、城墙红、橄榄绿”

与年号台的“曙光红”

白鸽雕塑的“祥云白”

交相辉映

中央美术学院发扬

“爱国为民 崇德尚艺”精神

用设计诠释“众志成城”

用艺术凝聚“正义和平”

致敬伟大胜利

图片

图片

▲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林茂在纪念大会现场

图片

▲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团队主创人员代表与纪念大会服务保障和广场活动指挥部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范迪安在纪念大会现场合影

图片

▲ 中央美术学院参加纪念大会的教师代表现场合影

广场布置中最引人注目的标志物之一是矗立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侧80米处的“1945至2025”年号台。整个年号台呈东西对称分布,各7座意象化的长城烽燧作为主视觉形象分列两侧,共同凝聚成“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精神符号。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院长马浚诚阐释了其设计理念:年号台的设计融合了长城烽燧和“众”字的意象,将“人”字穿插在一边7个、共14个烽燧的造型之中。东方审美讲究在具象与抽象之间形成简洁的意象,此设计隐约可见长城烽火台与“人”字的融合,既体现了坚强的精神堡垒形象,又通过灵动的和平鸽造型增添了活力。

图片

图片

▲ “钢铁长城”造型年号台(来源:央视新闻)

数字“14”在整个设计中承载着沉重的历史分量。马浚诚解释道,从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奋起反击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到1945年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正是14年的浴血奋战。因此,年号台上的14只和平鸽、14个烽火台乃至年号台14米的高度,都在暗喻这14年的艰辛与不易。这段历程见证了民族从军阀混战、人心散乱到逐渐凝聚成共同体、一致对外的转变,最终在战火纷飞中取得胜利。设计有意将人民英雄纪念碑这一“C位”焦点,环抱在长城烽燧的造型之中,旨在以此特殊的艺术造型在历史性时刻烘托人民英雄和逝去的烈士。

图片

▲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院长马浚诚(王泽华/摄)

在烽燧形象的上方,14只和平鸽雕塑“展翼飞翔”于年号台上。负责其设计与创作的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卢征远介绍,雕塑原型选用了中国本土鸽子造型,因其体态浑厚饱满、飞行姿态优雅平和、性格温顺稳重、毛色洁白如玉,非常符合中国独有的和平鸽文化符号要求。这14只和平鸽两边对称,坚持采用传统手工泥塑雕刻方法,历经36道工序精制而成。后方4只采用高浮雕与圆雕结合的手法,前方3只则更接近圆雕效果,以此营造出更加凸显的视觉力量。

图片

▲ 这是纪念大会现场放飞鸽子。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图片

图片

▲ 14只和平鸽雕塑

图片

▲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卢征远(王泽华/摄)

从高空俯瞰,天安门广场的布局气势恢宏。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详细介绍了整体规划:天安门城楼作为会场主席台,是最核心的部分;长安街是阅兵主场所;人民大会堂和国家博物馆的角落分别布置了两个大屏幕;80面红旗分列广场两侧;沿中轴线至广场北侧,是军乐团和合唱团的位置;国旗杆到纪念碑铺设着16米宽的红毯,作为仪仗队行进路线;红毯两侧的观礼台,其坐席通道呈“人”字走向,最终形成“三人成众”的结构格局,所有通道的指向都朝向人民英雄纪念碑,蕴含了致敬先烈的设计构想。

图片

▲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展示广场布置方案设计图

谈及观礼台独特的“众”字形布局,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钟山风表示,此设计深刻体现了“众志成城”的主题。它不仅在功能上容纳了近5万名观礼者,还借助先进的模拟仿真技术,精细调整了观礼台座席的高低错落(坡度大约在15°到20°之间逐渐变化),确保了每位观礼者都能获得阅兵队伍的最佳视野和合理的就座舒适空间。专属色彩的运用则进一步呈现出大国气象。

图片

▲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钟山风

色彩体系是广场设计的另一大亮点。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陈慰平介绍,丰饶金、城墙红和橄榄绿是观礼台的专属颜色。其灵感部分源于历史:1955年抗战胜利10周年时颁发的独立自由勋章(绿色和金色)和解放勋章(红色和金色)。设计团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全新的色彩设计:丰饶金象征人民生活的富饶土地,寓意“根基在人民”;城墙红代表人民铸就的血肉长城,寓意“血脉在人民”;橄榄绿是国际公认的和平颜色,表达了中国人民与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共同维护、捍卫和平的意愿,寓意“力量在人民”。这三色完美契合了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的主题。

图片

▲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陈慰平

此外,设计团队还专门为年号台原创了从曙光红过渡到丰饶金的渐变效果。曙光红寓意着曙光照耀长城烽火台,象征着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迎来光明、走向胜利。

据悉,为出色完成本次纪念大会的广场布置方案设计工作,中央美术学院统筹了多学科力量,组建了跨学科团队进行创意策划。其设计方案经过多轮比选和反复推敲后最终入选。吕品晶副院长表示,希望通过这些艺术设计,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其精神融合于设计之中,用艺术语言铭记历史、致敬先烈,并向世界展示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维护世界公平正义,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决心、坚强意志和强大力量。

图片

图片

图片

从空中俯瞰

广场中“众”字造型观礼台蔚为壮观

象征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昂扬奋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凤凰艺术 综合报道 编辑/dbk 责编/dbk )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