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墩墩能帮西方更好理解中国吗?海外专家大卫·弗格森回应

“我觉得一只小熊猫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中国我觉得它发出了一个非常好的信号,那就是让人感觉到一种可爱的、温暖的感觉。”

冰墩墩能帮西方更好理解中国吗?海外专家大卫·弗格森回应

在外国专家眼里,冬奥会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北京冬奥会的网红冰墩墩对于中外人文交流有哪些意义?体育与政治能否分离?西方观众如何看待闭幕式上的中华文化元素?在凤凰网主办,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联合主办的《与世界对话》“中美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纪念论坛”上,外文出版社荣誉英文主编大卫·弗格森和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栋就上述人文交流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精彩探讨。

谈及冰墩墩的流行,大卫·弗格森表示:我觉得冰墩墩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那就是你永远都不知道这样一个吉祥物它能够变得如此受欢迎。所以说我们要发挥自己的想像,要能够拓展我们的思路,冰墩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只小熊猫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中国我觉得它发出了一个非常好的信号,那就是让人感觉到一种可爱的、温暖的感觉。

以下为嘉宾对话实录:

主持人:各位嘉宾、各位观众,大家下午好!欢迎来到今天的第二场分论坛,我们将会探讨的是中美人文交流、民间交流的重新正常化。首先请允许我先介绍一下今天的嘉宾,我们很有幸的在现场邀请到的是外文出版社荣誉英文主编,大卫·弗格森先生(David W Ferguson),欢迎。还有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栋老师,欢迎!

我们知道今年是尼克松访华50周年,但其实在去年正式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所以毫不夸张的可以说中美的外交关系是从体育开始的,而且这么多年以来不止是乒乓外交,我们还有篮球外交。比如说像中国运动员姚明、美国篮球运动员马布里,这些名字在中美两国都是家喻户晓的。

而且就在今年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我想大家也看到了很多的中美之间的互动,包括在美国出生的运动员谷爱凌这次代表中国参赛,也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

冰墩墩能帮西方更好理解中国吗?海外专家大卫·弗格森回应

另外一个,还有一个很感动的瞬间,我不知道两位有没有注意到,在2月14号,当时女子自由式滑雪这个空中技巧决赛当中,当时是中国的运动员徐梦桃夺得了金牌,但是她的队友也是她的对手,美国的运动员阿什利·考德威尔(Ashley Caldwell),她当时在最后一跳出现失误,其实对她来说是痛失金牌,但是她第一时间跑向了徐梦桃,然后紧紧的抱住她,跟她说,“为你骄傲”,我想那个时刻可能会让大家都为记住,那个正是奥林匹克精神闪耀的时刻。所以想首先请问的就是两位,在这次冬奥会当中,您觉得令您影响最深刻,或者最受感动的时刻是什么?先请问弗格森先生

大卫·弗格森:大家好!我非常有幸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非常棒,非常的精彩!看到了非常棒的表演,但谈到最触动我的时刻那就是志愿者,因为很多的这些志愿者他们在真正开始之前,进行了数周的隔离,他们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才能够参加这场盛会。有一些他们的任务就是待在体育馆外面,就是为了欢迎嘉宾参加开幕式。我们在开幕式现场待了四个小时,结束的时候也快11点了,那还有很多的教练,很多的这些志愿者就是在深夜,在寒冬中站在外面。

冰墩墩能帮西方更好理解中国吗?海外专家大卫·弗格森回应

大家都非常的兴奋,充满了欢欣鼓舞,也在互相祝愿新年好。那一晚是让我最受触动的时刻,而不只是开幕式本身。那在赛时,当然也有很多非常有趣的时刻,比如说中国的金牌获奖者,来自吉林的这个年轻的男孩苏翊鸣打动了我。其实他和我的儿子之前还一起玩过,因为我们之前也去吉林在那里见过他,他那个时候还只是个小孩,他当时还在学习怎么去跳,我的儿子之前和他一起玩过。

主持人:您刚才谈到志愿者,这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触动的时刻,因为我记得在闭幕式上,我也看到您刚才谈到的这个景象,这些志愿者就站在寒冬中向大家挥手,好像一瞬间让我回到2008年的夏奥会,因为当时我也感受到了同样的热情。北京在欢迎大家,那在14年的时间里,有一些东西变了,有一些没变。那接下来想请问一下王先生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王栋:谢谢!谢谢晓雯老师,我应该说非常赞同弗格森先生讲的,一个对我印象最为深刻,最打动我的确实就是冬奥人,包括我们奥运会的志愿者,应该说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面,用热情和真诚的笑容欢迎各国的运动员来参会。而且也用非常兢兢业业的准备行动,来向世界展现我们最美和最热爱的祖国,所以我说,我想起有一个故事,就是美国代表队的一个队员,一个女队员,她叫特莎·莫德(Tessa Maud)。然后她到了这次冬奥会她不断地拍很多短视频,然后在社交媒体上面去分享,然后她在这个入场开幕式入场的时候,她就用手机在拍,然后她看到有一个志愿者非常热情的冲她打招呼,说Welcome to China!

后来她拍下来之后回到宿舍,她说自己这个视频她看一遍,就是每看一遍都要流泪,都感动,然后她就在这个社交媒体上面去分享了。结果分享之后呢然后这个就被也po到中国的微博上面,下面中国网友留言,就是一片的,满屏都是说“欢迎你来中国”。然后她的这个分享的这个视频,刚好被那个志愿者,就是她拍下来那个志愿者看到了,所以那个志愿者又回了一封,写了封非常感人的信,他就说非常感谢,他说非常感谢你,你用你的手机记录下这个我人生当中最为难忘的一个时刻。然后他说,我呢也非常感谢你的友善,我真诚的祝福你取得最好的成绩!加油!很感人。

然后她的这封信呢,然后特莎·莫德又把它po出来,然后放到网上,然后很多外国的网友就说看到了之后都哭了,说I cry。所以我觉得这个其实是一个非常感人的这个例子,还有就是你刚才提到的徐梦桃获奖之后这个阿什利·考德威尔,其实她们是竞争对手,但她第一时间她就过去拥抱,祝贺她,说我如此以你自豪(So proud of you)。所以我想这个能够为你的竞争对手喝彩、祝贺,这真正的是一种奥林匹克的,崇高的奥林匹克的精神。

所以我觉得呢,应该说在他们的这个身上,运动员、志愿者,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这样一种真诚友善,如何是能够跨越国界,在不同的文化之间相互的流淌。然后让我们看到真正的去践行一起向未来的这样的一种精神,所以我想,这个都是最为打动我的时刻。

冰墩墩能帮西方更好理解中国吗?海外专家大卫·弗格森回应

主持人:对,其实如果抛开政治不谈,有一些友谊其实非常纯粹、非常简单的,但是我还想问弗格森先生,刚才王栋先生谈到了体育是可以脱离政治而谈的,您同意吗?

大卫·弗格森:我非常认同!我觉得刚才王先生引述到的一些观点就是非常切中要害,最终这些运动员花了很多的时间,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来竭尽所能获得好成绩,那最后他们所有的运动员都像一个大家庭一样,他们建立了友谊,而这些友谊是超越国界的,跨越文化的,所以我觉得这才是最根本的东西,这也就是奥运赛事中的关键。

当然也会有一些例外,我们并不希望运动员政治化这场比赛,或者是媒体去政治化比赛,这些运动员他们就是关注赛事本身,我非常高兴能够看到这一点有一些尤其是年轻的运动员,他们能够超越政治,我也看到了他们的奥林匹克的精神,让它真正的落到了实处。

主持人:确实是这样,它就是关于人文之间的交流。我还有一个问题,因为我知道既然您看了开幕式,那有很多的中国元素在开闭幕式中得以呈现,比如说中国人会用柳枝来表达他们的送别,还有整个太阳系的这个画面,那您能够理解这些中国元素的浪漫情怀吗?

冰墩墩能帮西方更好理解中国吗?海外专家大卫·弗格森回应

大卫·弗格森:我当然很希望了,那么我当时还有人给我把这个翻译成了英文,我觉得中国文化西方人并不容易理解,这个文化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复杂,也非常古老,而且与众不同,和西方文化有所差异,西方人更多是西方式的思维,而且现在在国际对话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所以人们会觉得他们自己的文化是正确的文化,他们才是正确的。

当然他并不是要去阻碍其他国家的文化,但是他会比较强势,在面对其他文化的时候,那么现在面对中国也是如此持续了很长时间。但我觉得现在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中国这个冬奥是非常好的一个机会,那我在开幕式上,还有闭幕式上,我其实没有到闭幕式的现场,但是我认为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机会,因为整个世界都在关注他,能够让中国文化呈现给世界,中国价值观呈现给世界。

主持人:那整体而言你觉得西方的观众有这个意愿去理解中国文化吗?

大卫·弗格森:我不觉得他们会必然的就拒绝去理解中国文化,我想困难点是现实的,现在的这些人都是比较开放的,在寻求共同的价值观,寻求他们喜欢的东西,许多人都愿意去这么做,去接受他们喜欢的东西。

我觉得中国的文化价值是值得推广的,最终通过奥运这样的机会,这是一个绝佳的平台去实现它的呈现,我们并不是说指望所有的元素都能被消化吸收,但是关键点是要把它呈现出去。

主持人:王栋老师怎么看?怎么看这个在冬奥会开闭幕式上传递出来的这种中国元素?

王栋:我认为这个文化是可以跨越国界的,我们经常说一句话叫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往往是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其实往往也是最能够体现情感、升华,人类情感升华的那个部分,这个部分其实是往往最有感染力的,是相同的。

冰墩墩能帮西方更好理解中国吗?海外专家大卫·弗格森回应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小的故事,就是我国资深的外交家曾经长期在周恩来总理身边工作的熊向晖,曾经在他的回忆录里面记载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他讲1954年的时候,周恩来总理当时率领中国的代表团去日内瓦,参加关于朝鲜战争和解决朝鲜战争和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也称为叫第一次的日内瓦会议,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次去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那么我记得可能很多朋友会记得有一张很经典的照片就是周总理他穿着一个风衣,风度翩翩戴着一个帽子,疾步的快速的行走,他其实这个就被记者,其实当时就日内瓦会议上面被记者拍下来成为这个周恩来总理他非常经典的一个影响。

那么当时因为这个日内瓦会议就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的关注,也有很多的记者,近千位的记者去采访。所以周总理就只是说一定要很好的去做工作。当时代表团设想准备说放《梁祝》的彩色电影招待各国的记者。那问题就产生了,因为这个它当时没有任何的英文的配音、字幕,什么都没有怎么办呢?怎么介绍呢?然后他们后来想了一个办法就是说,那就准备把这个台词、介绍什么的全部找人把他翻译成了英文,整理出来几十页长的说明。

然后后来熊向晖去向周总理汇报的时候结果周总理批评了,周总理说你们不要搞这个党八股,他说这个你们只需要在请柬上面写一句话,欢迎你来欣赏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戏曲电影他说一句话就可以了,其他的都不要写。然后在这个放映会开始的时候,只需要两三分钟很简短的做一个介绍,其他都不用讲,就是用一点诗意,带有一点悲剧的这种意境的做一个介绍,把观众引入到这个电影的这个情节当中就可以了,其他都不用做。后来他们按照这个周总理的指示去做了,果然效果非常好,现场那些人看完之后纷纷非常如痴如醉,纷纷的感动说这个简直比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更加感人。

所以这个其实就是一个非常经典的跨文化传播的这个案例,所以你看在这个里面一定要,我想内容、受众和渠道其实都很重要,然后你要用一种艺术和美的方式,要把它表现出来,要用这个国际受众它能够理解的一种艺术的表演形式,能够去连接,我觉得这个就很重要,其实周总理的这个外交艺术上面展现给我们是他高超的外交的这个技术,后面其实也是有国际传播的很深刻的道理在里面,我觉得这个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主持人:是,在传播的方式上还是要注重,让对方要能听得懂你的故事,讲故事的方式很重要。我下面想聊一个比较轻松的话题,也是在冬奥会上,因为有一些传播文化是我们精心去设计的,去精心去准备的,但是有一些是意外走红的,比如说冬奥会的这个吉祥物冰墩墩,可能一开始的时候大家没有想到它会这么火。

但是意外走红了,成为冬奥期间的一个网红了,王栋老师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王栋:我觉得这个冰墩墩走红成为网红,我觉得非常重要因为它身上有一个双重的一个属性,就我刚刚讲的,其实一方面它是中国的,同时它又是世界的,它是中国的因为这个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憨厚可爱,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与此同时,他又是他这个造型,从他的造型和内涵又体现出来很深厚的体育的精神。

就像他戴着这个冰雪运动的这样一个头盔、器具,那么展现出来是一种追求卓越,无限这种可能的面向未来的这样一个无限可能性。都同时在冰墩墩的身上体现出来。所以我想这个一下子就把大家的这个心就抓住了,所以我想它成为一个受到那么多人的喜爱,我想这就毫不奇怪了。

所以我觉得应该说这也是另外一个跨文化传播非常成功的一个案例,就在我们在他的造型和内涵的这个上面,同时能够有中国的元素和这个世界的元素同时具备。

冰墩墩能帮西方更好理解中国吗?海外专家大卫·弗格森回应

主持人:刚才我们谈到了冰墩墩,你有冰墩墩吗?你买到了太好了。

大卫·弗格森:那么在中国之外也是有很多人希望能够买到冰墩墩,如果我发现在国外有哪些地方可以买到的话我会及时的去发出来。我觉得冰墩墩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那就是你永远都不知道这样一个吉祥物它能够变得如此受欢迎。所以说我们要发挥自己的想像,要能够拓展我们的思路,冰墩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主持人:那您认为冰墩墩的成功是不是帮助西方的媒体更好的理解中国了吗?

大卫·弗格森:我觉得一只小熊猫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中国我觉得它发出了一个非常好的信号,那就是让人感觉到一种可爱的、温暖的感觉。

主持人:冰墩墩的例子其实让我想到,其实去年在云南那一群大象迁徙的故事也是个意外。被外媒发现,又成为了一个非常正面的中国故事,王栋老师怎么看这样的传播的案例?

王栋:对,我非常的赞同,就是刚才弗格森先生讲的,在国际的传播当中,有时候会经常出现一个现象,就是它不是事先设计好,就像云南野象迁徙。那么在这里面,我觉得就是它一定我觉得还是要找到一个能够打动人心的,就是跨越语言、文化,不同历史背景障碍,大家都能够被触动到的这个点。像野象的这种迁徙,包括中间有他们怎么去保护这个幼象、象群,就很打动人了,然后我们把它记录下来,用一个国际受众非常能够接受的这个方式很自然、很生动、活泼的方式,一下子就(传播开了)。

而且它甚至在现在我觉得现在社交媒体的新媒体的时代,它甚至有一种类似自动传染的精神,一下子大家全部都觉得这个东西,非常的能够打动人。然后后面这个,当然顺便我们又可以挖掘出来说,对于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等等,因为这些其实价值都是他共享的。所以我觉得这个就能够在国际传播当中,我觉得起到一个很好的效果。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