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晚上回到酒店已经快12点了,洗完澡直接就瘫倒在床上了。这一天都在外面,要记得东西很多,可是实在没有力气写了。本想19日起床后补上,吃完早饭收拾行李赶往机场,到住进上海的酒店,已经是20日上午了。有朋友说看我的日记已经成了习惯,没看到这两天的日记居然失眠了,这是朋友对我的抬爱,谢谢了。
17日晚回到马德里,18日要在马德里待一天,这一天的行程交给了Bruce。早上去距马德里70公里的古城TOLEDO。路上下起了太阳雨,到了古城雨停了。由于时间有限,选择坐古城旅游车转了一圈,这是一座融汇了古罗马文化、阿拉伯文化、基督教文化的古城,建筑极富特色,教堂、城堡、城墙、修道院、民居、桥梁等,都值得放慢脚步仔细看看。这次时间太短,为的是留给再来的时候细细品味。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下午四点到了圣米盖市场,买了一些吃食站在窗边吃了。生蚝很新鲜,脆滑鲜美。芭爱雅虽然被朋友说不够正宗,但我吃着还是不错的。也许是饿了,吃了不少鸡肉芭爱雅,最后用和牛补充,站着吃的也很香。
生蚝配鱼子酱
图片发自简书App
鸡肉芭爱雅
图片发自简书App
血肠做的tapas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就是这个市场。里面人很多,喝酒的,吃饭的,买东西的。买了就找个地方或站或坐的吃了,方便快捷。因为客流量大,所以这里的东西很新鲜。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回马德里路上买的香肠也很好吃。同行的美女婷儿告诉我,这些都是生的,可是一点也没有生的感觉。
图片发自简书App
午饭后坐在马约尔广场喝茶,一阵雨过来,气温降了很多,坐在那里有点担心晚上看斗牛时会冷,进了斗牛场就知道不会冷了,因为三万人坐在场子里,怎么都会有热岛效应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场斗牛一共有六只牛,程序都一样,开始各种折腾,最后斗牛士把一把剑插到牛的要害部位,看着流着血的、精疲力尽的牛慢慢瘫倒,死去。斗牛士的表演有的精彩,有的一般,西班牙人(多数是老人)看的极其投入,呼喊口哨声不断。我不懂规则,看不出子丑寅卯,不过第一次看,还是够刺激的。眼睛紧盯着场内的变化,结束时,眼睛都有些疼了。前排的西班牙人观看过程中点了几次眼药水,看来也是太聚精会神了。
牛背已经鲜血淋漓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牛是这样离开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一晚的优胜者获得了一只牛耳朵的奖励。最高奖励是是两只牛耳朵和一条牛尾巴。
图片发自简书App
斗牛结束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这个时候是西班牙人的晚饭时间。为了躲避马德里竞技队的庆祝活动的封路,我们绕了半个马德里去吃晚餐。
图片发自简书App
Bruce告诉我,这家餐厅做的是马德里家常菜,虽然没有米其林星星,但是生意好到爆棚,很多名人来马德里都会安排来这里吃饭。餐厅挂着许多老板和名人的合影,除了几个熟悉的,其余也算是半熟脸。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菜是Bruce安排的,都是他认为可以代表马德里风味的菜肴。
图片发自简书App
星形牛排是他家的招牌菜,这是晚餐的最后一道菜。也许是前面吃多了,对这个星形牛排没什么感觉。
火腿烧洋蓟
图片发自简书App
喜欢火腿粒煮青豌豆,嫩嫩的,里面半融,清香略有火腿醇香,和中国菜可以无缝衔接。
图片发自简书App
鸡蛋炒土豆。据说也是招牌菜,但是我也没敢。鸡蛋很好吃,土豆条是炸过的,外皮脆脆的,可是这和中国人理解的炒没什么关系。
图片发自简书App
和老板合影,如果今后这张照片能挂在餐厅墙壁上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