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个项目预计年产值534亿元 东坑镇如何掀起新一轮产业大发展高潮?

一天新签约29个产业项目,预计年产值534亿……作为全市次发达镇街兼用地面积最小的镇街之一,东坑镇掀起了新一轮产业大发展城市大建设高潮。

3月26日,东坑镇2019年招商引资项目签约暨重点项目动工仪式举行,其中29个产业项目、10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集中签约,另外10个重点项目动工。这些项目建成投产后,将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东坑建设高质量魅力小城提供强大动力。副市长刘炜,东坑镇委书记唐耀文,镇委副书记、镇长王业宽等出席活动。

null

此次东坑集中签约的29个产业项目中,新一代信息通信项目占8个、新能源项目3个、新材料项目2个、高端医药项目2个,半导体、机器人、精密技术项目各1个,农旅项目1个,其他项目10个。这些项目包括了海王集团、贵丰药业、莱尔照明、硕擎能源等一批效益型、科技型企业,项目协议投资总额达到290亿元,总用地面积1382亩。这些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534亿元,年纳税约41亿元。从投资规模看,项目投资额均在1亿元以上,其中投资额超10亿元的就有4宗;从产业分布看,项目主要分布在新一代信息通信、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医药等新兴产业。

null

不久前,东坑镇刚刚新增6个市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包括海王集团高端医药制造基地项目、优品精密、日月辉、迅扬科技、贵丰联盟和莱尔照明。其中,海王集团高端医药制造基地项目投资额达110亿元,预计年产值250亿元,将打造一个高端医药制造基地、一所K12国际化双语学校或未来学校的示范校以及一座粤港澳大湾区康养示范小镇。

刘炜指出,目前东莞正全力打造“湾区都市、品质东莞”,不断深化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提升项目落地效率,大幅降低企业成本,营造与国际接轨的最优营商环境,为企业更好发展提供天然土壤。下来,市委、市政府将为项目的落地、开工、建设,提供最优质、最高效率的服务,推动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刘炜认为,东坑能够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积极主动作为,招引了一批高质量的优质项目,在招商引资方面成效突出。他希望,东坑下来要全面加强执行力建设,进一步优化服务,落实“绿色通道”,推动项目早日动工、建成投产。

null

电子产业集群提高全镇经济效益

一直以来,电子通讯是东坑的龙头产业,占比一度接近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的70%。当天集中签约该镇的29个产业项目中,有12个属于智能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超过40%。其中,海王集团计划投资110 亿元,在东坑打造海王高端医药制造基地等相关项目;万旅集团计划投资60亿元,致力打造集现代农业产业、文化旅游、健康养生、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农旅小镇综合体”;贵丰药业首期投资15.5亿元,打造贵丰联盟药业总部基地等项目。此外,还有10个城市品质项目。

2018年东坑镇瞄准先进制造业精准招商,以信息通信、智能制造、机器人、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为主攻方向,不断补齐补强产业链条,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去年以来,东坑新引进产业项目共59宗,协议投资总额310亿元,其中朗勤电子、新意通讯等12宗镇重点项目顺利投产,形成富港电子、新能德科技、华荣通信、中德电缆等支柱企业领军,重大项目企业紧随其后的“领航梯队”。

经过多年发展,东坑通讯电子产业企业规模超120家,投资规模60亿元,2018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业产值规模211.7亿元,占全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2.6%,成为东坑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未来3至5年,东坑仍将大力优化产业结构,瞄准电子通讯、新一代信息科技、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精准招商,逐步推动电子通讯集群化发展,预计产值将突破400亿元。

大规模的电子产业集群的出现,较大地提高了全镇的经济效益。2018年全镇每平方公里可建设用地GDP产出9.21亿元,较上年提升1.1亿元,比全市平均水平高2.1亿元。

观察人士分析认为,东坑的主导产业是电子通讯信息产业,近年新引进的众多企业中不少为总部型、研发型企业,不仅能够延伸和完善该镇电子通讯信息产业链,而且将推动该镇主导产业往高端化方向发展,实现主导产业规模与效益的倍增。

掀起新一轮产业大发展城市大建设高潮

“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动工,是东坑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打造‘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又一重大举措。”东坑镇委书记唐耀文认为,当天签约的项目对东坑下来深度参与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升城市品质内涵,优化产业发展结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唐耀文表示,下来东坑将贯彻落实“湾区都市、品质东莞”战略要求,以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动工为契机,扎扎实实地、一件一件地,把东坑镇委镇政府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行动、落实到优质项目,掀起新一轮产业大发展、城市大建设的高潮。

东坑镇作为东莞面积最小的镇街之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特别要引进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的优质产业项目,加快形成新的产业集群,提升东坑产业层次。

一是以招商引资优化产业发展结构。今后东坑将深度参与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点引育一批龙头企业和“奶牛型”产业项目,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二是以科技创新优化产业发展质量。东坑要主动融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就要打造好“东坑科技园—角社片区”“亭岗创新发展走廊”两个节点,推动一批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实验室,力争在省重大科技专项方面实现新突破。注重培育创新主体,积极参与全市百强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三是以精准帮扶优化企业服务水平。严格落实市“非公经济50条”,提升服务企业工作的首位度,大力帮扶非公企业做大做强。深化实施“倍增计划”,以先进制造业为导向,进一步动态调整倍增企业组成结构,深度发挥市级试点企业倍增“主引擎”作用,推动更多企业实现从“体量优势”到“质量优势”转变。引导企业主动融入大湾区建设合作格局,全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强化与东南亚、欧洲等地区贸易合作,推动企业通过海博会、加博会拓宽销售渠道,努力开拓海外市场。加强企业进出口服务,力争年内实现进出口总额增长5%,达到262.5亿元。

王业宽则表示,东坑镇接下来将继续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个重大历史机遇,继续打好招商“统筹牌”“城市牌”“产业牌”“资源牌”和“服务牌”,推动东坑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精准招商深度参与大湾区产业分工

东坑镇位于东莞市东西与南北两条中轴线交会点附近,紧邻松山湖,为全市几何中心。伴随着东莞经济整体腾飞的步伐,东坑镇的电子产业快速发展,一度占该镇规上企业增加值近七成。

电子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东坑的经济效益,使该镇以全市倒数第五的用地面积,创造出单位GDP全市第五的好成绩。不过,随着东莞的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东坑电子产业“一家独大”的发展模式,面临诸多不确定的新挑战,因此亟须培育新动能、巩固新优势,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当下,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正在提速。作为东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平台,松山湖正依托重大科学装置和平台,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高地。作为松山湖的近邻,东坑镇可通过发挥区位优势作用,充分接受松山湖辐射带动,打造更高层次的开放门户,以开放合作实现精准招商,引进更多一流企业和高端人才,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改变电子产业“一家独大”的危险局面,从而在促进全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加快融入大湾区建设。

事实上,去年以来,东坑以华为进驻松山湖为契机,大力引导企业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以及5G等相关配套产业,目前已有超过10家企业积极参与其中,产值规模超过200亿元。

应当指出的是,在精准招商的过程中,东坑尤其要注意区分一般企业与一流企业。如今的东坑,正面临粤港澳大湾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的双重机遇叠加,如果引进三五年就落后的一般企业,不仅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更与高质量建设魅力小城背道而驰。

东坑应站在提高大湾区整体效率、发挥大湾区协同能力的高度,积极思考谋划自身定位,主动配合松山湖的需求,瞄准先进制造业精准招商,围绕城市中轴线引进一批一流企业,着力构建先进制造业为主的新经济体系。唯有如此,东坑才能在优化自身产业结构的同时,深度参与大湾区的产业分工,全面融入大湾区建设。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