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 Tepfer:音乐,不止是声音的艺术

许多现代音乐家会尝试将视觉与音乐结合起来展现他们的艺术。他们通常在演奏时配一张或几张图片、或是一个小


许多现代音乐家会尝试将视觉与音乐结合起来展现他们的艺术。他们通常在演奏时配一张或几张图片、或是一个小短片,来实现多感官的艺术表达,令观众能够从多个维度理解他们的意图。可你是否曾经见过能够即时表现音乐变化的图像


photo © Nicolas Joubard '18

图案里的红线与蓝线都是琴音的即时体现

photo © Nicolas Joubard '18

图中由多条蓝线环绕而成的物体是该段音乐中和弦的视觉体现

1.全新表现方式:爵士钢琴的即时视觉艺术

这些由简洁的背景色与各式各样线条所铺垫而成的、现代科技感与美学兼具的视觉表现,若是之前无所耳闻,你根本想象不到它们分别来自一位当代爵士钢琴家的不同的音乐现场。美法双国籍爵士钢琴家Dan Tepfer在繁忙的演出之余,将他这一创意而有趣的想法付诸现实。

Dan Tepfer与他的Yamaha Disklavier钢琴&和弦模型(Triad Sculpture)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Dan Tepfer's Natural Machines Ep. 1: 

All The Things You Are / Canon atthe Octave

◆该项目的打头曲。两个阶段间的转变通过背景颜色与视角的转换实现,从全新视角发射不同于先前红黑柱形图案的蓝绿色电波状图像。红黑阶段柱形物的高度代表了音高,宽度代表了音长,红色音符表示不属于此小节和弦或音阶中的不和谐音(在爵士乐中若使用得当便是神来之笔)。柱形物的生长与逝去,正如同每一个音符的产生、与从人们听觉中消失的全过程。蓝绿阶段中,浅色的电波是Dan自己弹奏的音符,深色的则是自动演奏钢琴重复他的动作而产生的“回应”,不过会有一定的传输延迟——这种延迟经由图像表现出来,两道颜色各异的长电波看似不同实则完全相同,竟也有种令人惊叹的不规则美感。

音乐家所弹奏出的每个音符都能以图像形式表现出来,这听上去似乎有些不可思议,实践起来可能更是困难重重。如何连接钢琴琴键与视觉表现?秘诀就在于Dan所使用的钢琴Yamaha Disklavier——这是一台拥有自动演奏能力的不插电钢琴,每当Dan奏响琴键时,钢琴会传递信息数据到他的电脑里,同时自发地移动琴键。为了表现视觉效果,Dan会预先在Super Collider和Processing里编好程序,令传输进来的数据能够被转化为各式图像。因此,Dan在即兴演奏后,钢琴才会还以“回声”,同时创造出独特的视觉体验。

▲Yamaha Disklavier钢琴,拥有自动演奏能力

这个将视觉艺术与音乐结合的项目叫作Natural Machines。Dan旨在从自然(Nature)与机器(Machines)出发,诉求一种音乐上的平衡与交点,同时表达与揭露他所理解的深藏在每首乐曲音乐之下的艺术结构。Dan还作出如下解释:“在屏幕上,你所能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是一种对于音乐某方面的直观代表:音高、强弱、节奏、和声。”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Dan Tepfer's Natural Machines Ep. 2: Triad Sculpture

◆在此曲中,Dan并没有在和弦上做太多炫技或是装饰处理,为了更直观地体现出每个和弦的独特视觉形象,结合它们乐理概念的印象,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立体感受。后半部分,视角跟随着模型上流动的点,进行过山车式的穿梭体验。该部分的图像表现也承袭了Dan的一贯风格,黑色背景与虚虚连结的白色细线传递着简洁又富有力量的现代感。

2.

Dan Tepfer拥有跨越乐种、年龄、文化的典雅琴音

Dan在完成了如此创新又有趣味的项目之余,他自身的音乐才华与成就更是获得了多方媒体的认可——不仅在视爵士乐为国乐的美国饱受赞誉,还获得了来自他故乡巴黎的认可。美国媒体《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这样赞赏他:“一位非凡的音乐家。”法国媒体《Télérama》也不吝其溢美之词:“他拒绝一切限制。”

Dan六岁时曾在巴黎保罗杜卡斯音乐学院(Paris Conservatoire-Paul Dukas)学习古典钢琴,而大学时却选择了天体物理学(astrophysics)作为专业,前往位于苏格兰的爱丁堡大学进行攻读。天体物理学是一门将物理理论代入天文中、从物理角度研究星体性质的学科,听上去似乎与音乐毫无干系,可一旦细究便能隐约触摸到他所建立的和弦模型的雏形。

2005年,他从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硕士毕业,师从Danilo Pérez。毕业后,Dan于纽约迅速发展事业,曾与Steve Lacy、Paul Motian、Bob Brookmeyer、Joe Lovano、Ralph Towner、Billy Hart、Mark Turner、Lee Konitz等知名乐手们合作或同台演奏,很快便成为了当代最受欢迎的乐手之一。其中,他与著名老艺术家Lee Konitz的合作最具代表性。

《Duos With Lee》

两人认识的最初,Dan经由一位他在法国的导师Martial Solal介绍给Lee,于是传奇萨克斯老手与杰出新生代钢琴手便一拍即合,陆续参与合作了对方的许多作品与现场,如两人在亚特兰大的二重奏演出、与2009年两人合作的二重奏专辑《Duos With Lee》。这张专辑被知名爵士乐媒体Jazz Inside誉为“人类潜能的基本标准”,因为它能够发出时代间隔与极大年龄跨度的爵士声音,并且大部分由自由即兴构成,从很大程度上讲是充满张力与挑战的、代表了两人气质与审美的一张作品。

Dan Tepfer与Lee Konitz在Blue Note Beijing

2017年2月,Blue Note Beijing曾邀请到Lee Konitz大师前来演出,受到了全中国无数音乐家们的敬仰与争相赞美。而Dan能够被这位珍宝般的大师赏识并邀请多次合作,其实力与音乐审美可见一斑。

《Goldberg Variations / Variations》

Dan Tepfer另一张倍受好评的专辑是《Goldberg Variations /Variations》,由美国Sunnyside唱片公司与法国Naïve唱片公司共同推出。Dan在这张专辑中演奏了J.S.Bach的众多杰作,并加入自己的自由即兴,拥有着绝对艺术性、又尽显Dan的个人风格。此专所获褒奖不计其数:“筑起一座横跨世纪与流派的桥梁”,《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如此评价。《纽约杂志》(New York Magazine)则如此高度赞美:“优雅、引人深思、给人以震颤。”《DownBeat》杂志更是视此专为“年度最为大胆、最有艺术造诣的专辑之一。”

经历对于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Dan之所以能够区别于同辈音乐家、并沉淀出自己的风格,两国迥异的文化是他艺术创作与哲思的源泉。他对于文化的看法很成熟:“……其实文化就是一种选择。文化能够帮助你了解一件事情的多种看法或处理方法,然后再选择自己认为最为适合的那一种继续下去。”只有了解过、尝试过、冒险过,才能得出最适合自己的那一种生活方式,才能越发地接近“自我”、“真我”。

Dan Tepfer也在他的个人网站里这么介绍自己:“我从我记事开始便一直在创造音乐——那一直是我创作的基本方式……虽然在创造生涯的大多数时间里,我都从古典钢琴与爵士钢琴中不断汲取养分,并探寻我所认为的两者的平衡,但是我的根系,仍旧深埋在爵士与即兴的沃土之中。”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