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中医是如何调理治疗阳虚症状的?

中医所说的阳虚,指的是人体内的阳气虚衰所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在人体内,阳气有着温煦肢体及脏腑的作用,如

中医所说的阳虚,指的是人体内的阳气虚衰所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在人体内,阳气有着温煦肢体及脏腑的作用,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所说的:“阳气者多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一旦人体的阳气不足,也就会导致人体的功能减弱,出现阳虚的症状。

阳气不足所导致的阳虚主要表现在“寒”这个特征上,在《素问·调经论》有这么的一句话:“阳虚则外寒”,如畏寒肢冷、精神不振、唇色苍白、少气懒言、消化不良、面色苔白、小便清长、大便溏薄、性欲减退、舌淡胖嫩、脉沉微无力等症状。

阳虚症有肾阳虚、脾阳虚、胃阳虚、肝阳虚、心阳虚几种不同的虚证,一般以脾肾阳气虚较为常见,但人体始终都是一个整体,因此任何的一种阳虚,都有可能在日久之后累及其他脏腑,导致其他阳虚症状的出现:

1)、肾阳虚:

在中医理论中肾主藏精纳气,为人体“先天之本”,肾阳虚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所引起:素体阳虚、年高肾亏:久病伤肾、房劳过度。

主要表现为腰膝酸痛,畏寒、手脚冰凉、乏力疲惫 、夜尿频多、阳痿不育、水肿、舌苔厚腻而舌肥大等症状。

肾阳虚者大多是为累积成疾,因此在治疗调理方面不可急于求成,要慢慢地进行调理,一般可以选用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济生肾气丸、锁阳固精丸等中成药来进行治疗调理。

2)、脾阳虚:

脾阳虚指的是人体脾阳虚衰、脾不得温运,阴寒内生所产生的症状,多见于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下垂、慢性肠炎患者等胃肠道患者。

脾阳虚者常表现为自汗、神疲乏力、大便稀溏、食少消化不良,嗳气泛酸、大便稀溏、腹胀腹痛等症状。

脾阳虚的治疗调理原则为温中散寒、补气健脾。在生活上,脾阳虚者应尽量少吃或者不吃寒性的生冷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具有温阳散寒作用的食品如:牛羊鱼肉。也可选用人参养荣丸或人参健脾丸来强健脾气,或附子理中丸、桂附理中丸等药物进行治疗调理;

3)、胃阳虚:

胃阳虚症主要是由于脾胃阳气先天不足、饮食无节、过食生冷、久病缠身、劳倦伤中,感受寒邪所致的阴寒凝滞胃腑。常表现为胃脘冷痛,绵绵不已,时发时止,喜温喜按,食后缓解,泛吐清水或夹有不消化食物,食少脘痞,口淡不渴,倦怠乏力,畏寒肢冷,舌淡胖嫩,脉沉迟无力。

胃阳虚的治疗调养原则为温中健胃,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起居饮食,要注意腹部保暖,饮食宜清淡,不可多食油腻辛辣食品,可用药物有香砂养胃丸、小建中颗粒、四逆汤、安中片、胃肠散等。

4)、心阳虚:

在中医理论中,心主血脉,只有心阳充沛,才能够气血畅通,濡养周身,心阳不足,则气血无力运行,导致人体出现阳虚的症状。

心阳虚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心悸冷汗,恶寒肢冷等症状。在日常的生活中,心阳虚主要以温阳补气、养心通脉做为原则,平时要注意温阳补气,可用酌情使用适量的黄芪、红参、肉桂、生姜、红花等温阳补气的中药材泡水喝,要注意避免风寒,少吃生冷食品,可用药物有参附强心丸、芪苈强心胶囊等。

5)、肝阳虚:

肝阳虚指的是肝脏阳气不足而导致阴寒内盛及相火内郁化热,常见的症状有头晕目眩、两胁隐痛、情绪抑郁、多疑善虑、女子乳房胀痛,少腹冷痛、月经不调或崩漏、男子阳痿、腰腹疼痛、脾气急躁、口唇发青、脉沉迟无力等。

肝阳虚在治疗调理的原则为舒肝补气,日常生活中要保持乐观开朗,平时要少熬夜、少劳累,多吃温补阳气的食物,少吃生冷寒凉的食物,可用药物有十香丸、茴香橘核丸等。

6)肺阳虚:

肺阳虚者多为年高体弱或久病不愈者,导致肺阳虚的原因主要为肺气耗损或寒邪伤肺,肺阳虚者有个特点就是容易感冒、咳嗽。

常见的症状有咳吐涎沫、形寒肢冷、自汗、背寒如掌大、易感冒、面白神疲、气短息微、舌质胖淡,苔白滑润、脉迟缓或迟弦等。

肺阳虚主要以温肺补肺为治疗调理的原则,在日常生活中要多锻炼身体,饮食方面以清淡为主。

阳虚症者在饮食上进行调养时,可选用以下具有温补作用的食物:

肉食类:羊肉、猪肚、鸡肉、带鱼、麻雀肉、鹿肉、黄鳝、虾、鸭肉、鹅肉、鸽肉、鹌鹑、猪肾、猪蹄、驴肉等。

蔬菜类:韭菜、洋葱、芹菜、菠菜、黑木耳、银耳、蘑菇、猴头菌等。

水果类:核桃、栗子、橘子、葡萄、杨梅、山楂、橄榄等。

日常生活中慎食寒凉食物,如:田螺、螃蟹、西瓜、梨、苦瓜、绿豆、海带、绿茶等。

(本文摄影:黄东洲 熊思蜜)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