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小K跟同事闲聊,聊起如何介绍我们的工作的问题。
同事
你解释得清楚你是干什么的嘛?
对不了解我们这行的有点难。
小K
同事
有一次去参加小学聚会,老同学问我现在做什么工作,听到我说舆情分析师的时候,脸上写满了不解。
我默默地咽下口水极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道,就是用系统查看网上的信息,然后把大家对企业和产品的意见告诉企业改进。老同学若有所思道,哦,好无聊的工作。
唉,做我们这行,被误解是常事,不生气,要不我写篇文章来说说舆情分析师,下次别人有疑虑时,可以把文章翻出来,让他们知道舆情分析师是一个多么有趣的工作。
小K
这就是小K写这篇文章的初衷,让大家多了解一点永远奋战在一线的舆情分析师们。
舆情分析师又名网络舆情分析师,是指专职从事互联网信息监测、舆情态势分析、舆论环境研究、网络危机处置等工作,为各级党政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提供互联网信息监测、分析和咨询服务。网络舆情分析师需要懂得掌握网络舆情理论及工作体系,有效应用网络监测软件和分析工具,对网络舆情进行有效监测、监控、管理、分析应对和进行有效的舆情管理服务工作。
简而言之就是利用工具收集网上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类,研究其规律,发现处理问题,检验企业或者政府的工作。
一个合格的舆情分析师可以说是精通新闻传播学、社会学、统计学、公共管理学等多学科的“大家”;同时也是搜索引擎专家、网络调查专家、统计高手、图表专家等"高技术"混合型人才。舆情分析师涉猎范围广,对社会心理、'刻板印象'与网络语言文化有长期观察和研究;了解国家大政方针和党政决策机制,对国际民生重大政策新走向有着清晰的认识和判断;深入学习和考察政府和企业制度、布局和区划,研究各领域重大事务决策机制和规律,熟悉党政干部人事制度常识;对各行各业,上游和下游业务有强认知;掌握社会舆论格局,社会矛盾构成和网络文化地图,对舆论发展的格局和走向有精准的把握和预测等。
>>>> 舆情分析师主要以第三方存在为主,这样的身份有利于方便接触官员、专家、媒体人士和网络意见领袖、论坛版主等各个群体,可以多方面了解各方观点进而做出客观平衡的结论。资深的舆情分析师,基本都是具有广泛而相对稳定人际关系的“网络社会活动家”。
舆情分析师能识别未经验证的网络言论,平衡社会强势和弱势群体之间的冲突,排除主观干扰、网民的"刻板印象"和"标签",在实践中谨慎探索、独立判断。
网络舆情师是“矿工”,在喧嚣嘈杂的舆论场挖掘提炼出最有价值的信息;他们是“气象员”,对舆情态势进行研判并实时预警;他们有“特殊通道”,可以将独立客观的分析报告递到决策层手里;他们还“襄助决策”,为服务对象了解互联网信息,观察网络动态,处置危机提供决策参考。他们,更被称作为“网络特工”。
也有人说他们是“私人保健医生”,在政府或企业任职,针对具体舆情热点"望闻问切",根据舆情发展的不同时期,在事件处置和舆论引导两个方面"开出处方"。帮助舆论漩涡中的政府和企业"消炎止痛",从长效机制上"治病除根"、"强身健体"。
在真相模糊、戾气蔓延的舆论场的社会中始终冷静待着,以水般的境界处之,这就是舆情分析师的伟大之处。
如果舆情分析师穿越到古代,做什么合适?
⊙采诗官
穿越到周朝的话,再也没有比采诗官更适合舆情分析师的职业了。采诗官是专门采集诗歌的官员。仔细想来,采诗官与舆情分析师的共同点在于:都精通于信息采集,都是为上级了解和把握民意服务。
⊙谏官
谏官的工作是规谏君过之臣、劝谏天子过失。敢言、敢说是谏官的最大特征,他们直谏时引经据典、直陈利弊,颇有点舆情分析师撰写危机处置报告时,分析网民对于政府机构事件处置的不满和批评时的真实和尖锐。
⊙史官
舆情分析需要诚实清晰地在舆情报告中记录媒体报道和数据的来源,真实的还原社会真实意见,保证客观性和准确性,以便通过舆情的监测和分析,帮助政府和有关部门了解相应情况和制定解决方案。史官则要诚实的记录帝王的言行和政治得失,即所谓“直书其事,不掩其瑕”,对后人“申以劝诫”。还原和记录真实,舆情分析师同样也具有做史官的素质。
⊙邸官
古代的邸报算是今日舆情监测的鼻祖,“邸”主要担任了这个职责,通过收集、选编朝廷诏令和各地章奏文书,收集京师和全国各地的信息,将这些文件和信息汇编成册,传回地方官府。
⊙说书人
说书人是个特别的角色,他们有流传下来的评书和一套讲说理论,然后通过穿行于酒馆、茶楼、行走在各个乡村之间,收集到各地的新鲜事和趣闻,最终在口若悬河的再创造中,添上自我理解和表达,一篇口头的非典型“舆情分析报告”豁然而出。
原来舆情分析师你是这样的一个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