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倒牛奶”这一幕正在美国重新上演。
奶牛场倒牛奶是书本里讲述“大萧条”时提到的标志性事件。九十多年后,这一幕重新出现,不禁让人有种“穿越”的感觉。
上图为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时,奶农在倾倒牛奶。下图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奶农再次倒牛奶。
1
两次“倒牛奶”
原因大不同
牛奶成为人类日常营养来源的时间较晚。这主要与其特性有关,如果没有安全的消毒和保存手段,牛奶很可能变质并引发风险。
因此,一直到了1900年,在巴氏消毒法和冰箱发明后,饮用牛奶才成为美国和欧洲城市居民的日常习惯。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极大地刺激了牛奶的销量:罐装牛奶、炼乳被用来改善士兵的营养失调;战时大批妇女外出工作使母乳喂养大范围减少,婴儿的牛奶消费随之快速增长……
因此,在大萧条开始以前,美国的牛奶产量一直居高不下。但因牛奶不属于高热量食物,不够“垫饥”,大萧条开始后,在美国家庭普遍手头拮据的情况下,买牛奶的人逐步减少。
然而奶农却不能就此停止挤奶,奶牛产奶也不能说停就停。由此造成乳制品产量严重过剩,大量牛奶滞销。农场主为了保证利润,只能把大量过剩的牛奶直接倒掉。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下发生的“倒牛奶”事件,同样是产量过剩,原因却有所不同。
首先,在全美各地实施“居家令”的背景下,餐厅不提供堂食,咖啡厅只能外带,酒店基本歇业,客流量大幅减少,导致大量牛奶、黄油、奶酪等乳制品采购订单化为泡影;
4月3日,在美国纽约,顾客在一家杂货店外排队等候。新华社/美联
其次,许多州已宣布当前学年不会开学,学校食堂原本是乳制品消费大户之一,这意味着大量需求直接消失;
第三,由于疫情,食品业国际贸易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美国一直是乳制品出口大国,有相当一部分乳制品因此陷入滞销。
虽然普通民众对乳制品的需求量并没有减少,但现在也只能自己去超市购买乳制品。
由于加工分销模式不同,乳制品加工厂来不及将卖给餐饮业的大宗乳制品进行分装,转销给超市和零售商。由此导致超市乳制品供应不足,而加工厂乳制品积压。
2019年10月16日,在美国艾奥瓦州由凯利·坎宁安经营的奶牛场里,工人为乳牛挤奶。新华社记者 王迎 摄
2
“倒牛奶”
暗藏怎样的经济学原理?
每一件事情的背后,都蕴含着经济学道理。
理解“倒牛奶”背后逻辑之前,我们需要先理解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是指为达成一笔交易所需要花费的全部时间和货币成本。
比如,当你想喝牛奶时,牛奶不会直接跑到你的冰箱里,一定有人帮你做了传输这件事。这个传输环节就具有传递价值,在这个传输环节中所花费的成本,就是交易成本。
一般情况下,完成一笔交易常常涉及三到四种交易成本,大到运输仓储,小到付款时银行可能收取的手续费,这些都是交易成本。
在“倒牛奶”这个案例中,美国乳制品行业发展到今天,其产品已经高度精细化,许多乳制品是为连锁餐厅、学校等大客户量身打造,甚至包括供应链都是为零售端而特别定制。
尽管全美不少超市里牛奶缺货,一些超市甚至开始“限购”,但对美国奶农而言,如果临时“换轨”,调整产品及供应链设置转而满足普通消费者的需要,这其中牵扯的交易成本无疑是巨大的。
且不说在全美各地实行“居家令”的情况下,“换轨”卖牛奶是否可行。就算可以“换轨”,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卖得越多,赔得越多,这就是“价格倒挂”。
对生产者来说,一旦出现价格倒挂,直接把商品就地处理,才是最划算的。
3
“倒牛奶”
是不是美国经济危机的前奏?
正如前文所述,近期出现的美国奶农 “倒牛奶”现象,其成因与大萧条时期有明显不同。
疫情引发的市场需求不足,是导致牛奶过剩的主要原因。这种过剩是一种相对过剩,而非绝对过剩。
此外,今日的美国,农业等第一产业对美国GDP的贡献能力早已式微,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才是拉动GDP增长的“大户”。
在这样的背景下,“倒牛奶”事件是否意味着美国经济陷入大萧条了?其指标意义是否具有较强的参考性?这恐怕值得我们深思。
网民留言
那么,此次牛奶倾倒,是否与美国经济毫无关联呢?是否完全不能反映美国经济目前的现状呢?显然也不是。一定程度上,奶农倾倒牛奶,也是美国经济现状的一种反映,是美国经济和就业正面临巨大压力的表现。
美国劳工部4月23日数据显示,4月12日至4月18日美国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为442.7万,预期420万,美国新增失业人数已经连续五周超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