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历史研究】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纺织业衰退对当地男性寿命的长期影响

生命早期暴露于特定的物质因素,会影响体质或技能的长期发展;早年接触的社会经济因素,同样可能留下长期的印迹。Noghanibehambari和Fletcher在2024年的工作论文《Early-Life Local Labor Market Conditions and Old-Age Male Mortality: Evidence from Historical De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New England Textile Sector》中,以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纺织业衰退为背景,探索当地男性早年经历的劳动力市场行情与其晚年寿命的关系。

历史背景

新英格兰地处美国东北部,水道发达、水力丰富,纺织业发展条件得天独厚。工业革命以来,当地成功应用珍妮纺纱机、动力织布机等先进技术,成为棉、毛、亚麻纺织重镇。然而,在一战结束后,国际上德、日等国与美国南方各产棉州的纺织业凭借更低廉的劳工和原材料成本崛起,化纤等新的消费风尚也压抑了羊毛等新英格兰粗纺织品的需求,当地纺织业失去优势、陷入困局。政府纾困举措不力、劳资冲突日益严峻,最终,部分企业迁厂远走,大量纺织厂破产停工。

自1920年至1940年,纺织工业在当地劳动力人口中的比重从15%萎缩约7%,接近腰斩。纺织业的衰退引发劳动力市场的剧变,也对当地人群产生了长期影响。彼时,美国社会保险体系尚处酝酿和起步阶段、尚未广泛覆盖,这为度量和分析提供了便利。

实证研究

个体的寿命,是能反映综合健康水平、人力资本和经济成就的客观变量,是文章所关注的因变量。作者利用伯克利的CenSoc项目,从中提取出与美国1940年人口普查相匹配的美国社保署死亡主档案(DMF)和数字身份记录(Numident)资料,得到百万级的在1975-2005年间寿终的新英格兰地区男性样本。

个体在生命早期经受的当地纺织业衰退的程度,是文章关注的处理差异,需要确定个体的出生地和当地的受冲击深度。对于前者,文章采用Abramitzky等人发起的人口普查链接项目,以姓名为线索上溯每个人最早的登记县份,作为其推断出生地。对于后者,文章以1900年时该县份的纺织业比重在整个新英格兰的排位,指定三档虚拟变量:在1900年纺织业比重最高的那些县,居民经历的纺织业衰退冲击最深。图1展示了各档次的县份地理分布。

文章在控制个体的种族和家庭背景、各县份的人口结构和经济收入等因素后,建立了双重差分模型,关注不同级别的衰退深度对1920年前后出生的个体的影响差异。回归结果表明,就整个新英格兰地区的男性而言,生命早期遭逢纺织业衰退对最终寿命的影响不显著。分人群来看,移居到他处的群体寿命略有提升,而未迁移者则略有下降;居住在农村地区的男性寿命显著下降2个月,而在城市的则略有上升。地区间人口流动、城市中相对更丰富的就业机会改善了个体的处境,部分地抵消了纺织业衰退带来的负面影响。最为显著的寿命损失,发生在非城镇的、未迁移的群体上——纺织业衰退让他们的最终寿命减少约3.3个月。

文章进一步对曾高度依赖纺织业而深陷危机的第三档地区做事件研究,以1919-1920年间出生者为基准,将出生队列纳入回归,以图2展示在这类地区非城镇、未迁移男性群体的最终寿命受冲击前后的趋势。

结果表明,衰退冲击发生前(1900-1918年)出生者没有显著的组间寿命差异,符合平行趋势假设;但衰退发生后,出生于深陷衰退区的男性最终的寿命显著降低,且这种趋势到1940年仍没有逆转复苏的迹象。子样本分析表明,如果样本的父亲从事纺织业,或受教育程度与社会经济地位低,其寿命损失更为严重。文章随后检验并排除了如家庭教育背景差异带来的样本幸存者偏误、普查记录链接方法缺漏弱势群体的选择偏误等内生性因素的干扰。

分析与讨论

文章对遭遇衰退与最终寿命间的影响机制和影响深度做了概算。教育与综合的社会经济条件是关键因素。作者将普查记录链接方法进一步应用到后续的1950年和1960年普查,跟踪受冲击个体的最终受教育情况。结果表明,1920年后出生于深陷衰退地区的男性,平均受教育年限显著降低3.75个月;结合已有文献关于受教育年限与寿命的计量结果,这对应着平均1.2个月的寿命损失。这意味着冲击后受教育年限的缩短能解释本文所估计的3.3个月寿命损失的38%。

而3.3个月的损失结果属于随机对照试验中的意向处理效应(ITT),考虑到深陷危机的县份内纺织业损失7%的劳工份额,文章作者粗略估算的已处理效应(TOT)为:当地失业纺织工人的儿子若居住在城镇之外、未迁移他处,他的寿命可能降低约4年。

文章作者认同D. Koistinen一系列著作中的观点,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新英格兰地区主导产业纺织业的大衰退,视为经济史上早期的去工业化案例。文章呼应了当代文献对国际、国内贸易中的产业兴衰影响不同地域居民的就业、收入、健康的关切,并为此提供了早期的美国例证。当然,受普查记录链接方法所限,女性因为改姓问题难以被追踪,缺乏社会保障的时代背景,也意味着要更谨慎地看待其对当代的政策意义。

文献来源:Noghanibehambari, H., & Fletcher, J. (2024). Early-Life Local Labor Market Conditions and Old-Age Male Mortality: Evidence from Historical De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New England Textile Sector (No. w33039).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