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自杀、抑郁的孩子越来越多…令人沉思

在我看来我们不论家长依然老师,都要做值得学生和孩纸尊重的人,我们要做出榜样。我们要给他们世上最美好的东西,并不是分数,并不是金钱,是爱,是智慧,是创造和幸福,给他们一个美好的人生!

01

30.4%大学生厌恶学习,只因得了“空心病”?

我在高校工作,是一个精神科医生,也是学校心理咨询师。

我在高校除了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之外,十分重要的工作是轻生预防和危机干预。所以我接下来的话题很有可能有一点沉重。

我想知道自已要变成什么样的人

这就是我曾遇到过的一个个案。十分出色的学生,以他的智商、性格、为人处事的情商,完全可以变成一个出色的科学家、出色的学者。但是我们和他家长,和他所有的老师共同努力了四年,最后依然没有能让他真正好转起来。

这样的个案,我在过去三四年中经历了许多,而且愈来愈多,让我想到一个词,叫做“空心病”。

“空心病”代表什么意思呢?

我征得一些典型个案咨询者的同意,把他们写给我、说给我的一些话,念给大家听:

我感覺自已在一个支离破碎的小岛上,我想知道自已想干什么,要获取什么样的东西,时常感覺到恐惧。十九年来,我几乎没有为自己活过,也几乎没有活过。

一位高考状元在一次试着自杀未遂后这样说到。

“学习好工作好是基本的要求,要是学习好,工作不够好,我便撑不下去。

但也并不是说因为学习好,工作好了我便开心了,我不知为什么要活着,我总是对自已不满意,总是想各方面做得更好,但是这样的人生几乎没有头。”

这是又一个同学的描述。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

“我的世界是一个充斥着迷雾的草坪,草坪上有井,但我想知道在何处,所以有很有可能走着路就不小心掉进去了,在漆黑的井底我摔断了腿拼命地喊,在我看来我完全没有自己。这一切好难。”

他们相同的特点,就好比他们跟我说的:

老师,我想知道我是谁,我也不知道我到哪儿去了,我的自己在哪里,在我看来我几乎没有来过这个世界,我过去十九年、20多年的日子都好像是为别人在活着,我想知道自已是要变成什么样的人。

02

不仅仅学生空心了

今年7月,我和太太、女儿在毛里求斯度假,大约是北京时间14时,我的一位高校学生给我发来一条微信,内容是:我现在手里有一罐神秘的药水,我想知道味道如何。

他是一个有自杀倾向的学生,所以我赶紧回复。我问他这是什么水,他跟我说是氰化钾,十秒钟致命。

这就是我开展过的最长距离的危机干预,当然这个孩纸救回来了,是一个十分出色的学生。

今年5月,有一天我正在上晚课,一个校外的心理咨询师打来电话,说有一个咨询者是学生,如今好像在宿舍服毒自杀。我问清事情原委,启动危机干预程序,在宿舍里找到这个同学,把他送到医院抢救回来。

我认识他早已4年了,入校时他十分出色。进了北大后第一个学期的成绩是学院第一名,但是就在那个学期,甚至在那个学期之前,他就有试着轻生的经历。

他原本是一个特别出色的,可以做很好的学术和科研的孩纸。 过去四年,我们心理咨询中心,他的家长还有院系的老师,都竭尽所能想把他引回正轨。

四年了,住院治疗、吃药,所有治疗手段都用尽了,他依然了无生意,最后他的家长决定让他放弃学业,退学回家。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是十分痛心的。我见过许多十分出色的孩纸,我现在跟大家所说的也都是在名校中最出色的学生们,他们中的许多都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屡次三番试着放弃生命。

有一个理工科的出色博士,在博士二年级时完成了研究,达到了博士水平,这是他导师跟我说的,他屡次三番试着放弃自已的生命。他那时候俩次住院治疗,用了所有的治疗药物,所有电抽搐的治疗方法。出院时,我问他如今情况如何,他说精神科医生很天真,可笑。我表现开心一点,他们以为我抑郁就好了。

我想要讲的是,他并不是普通的抑郁症,是十分严重的新情况,我把它叫做“空心病”,我不认为仅仅学生空心了,才有这样的结果。

我们常常会说这样一句话,要是孩纸出了问题,大概家庭和老师都有问题,孩纸本身是不会有问题的。

03

什么是“空心病”?

“空心病”是一个较为形象的说法,或许我能把它暂且称之为“价值观缺陷所造成心理障碍。”

空心病看上去像是抑郁症,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少,要是到精神科医院的话,一定会被诊疗抑郁症,但是问题是所有的治疗药物都无效。

来看下“空心病”的主要表现,它不能算得上一个十分严格的诊断标准,但却是我过去三四年间通过接触这样一些同学,不断总结出来的相同特点,他们往往是十分出色的孩纸,或者说是大家眼中的“好孩子”。

1、从症状上来讲它很可能是符合抑郁症诊断的。

它会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少。但是和典型抑郁症不同的是,所有这些症状表现并不十分严重和突出,所以外表上看上去很有可能跟其他同学或其他大多数人并没有差别。

2、他们会有剧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

这种孤独感来自于好像跟这个世界和周围的人并没有真正的联系,所有的联系都变得十分虚幻;更重要的是他们不知为什么要活着,他们也我想知道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他们取得了十分出色的成绩和成就,这些成就几乎是一种瘾,一种毒品。他们几乎许多时间都是为了获得成就感而努力地生活、学习和工作。但是当他发现所有那些东西都获取的时候,内心依然空荡荡,就有了剧烈的无意义感。

3、通常人际关系是良好的。

他们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已的看法,需要维护在别人眼里良好的自己形象,需要变成一个好孩子、好学生、好老公、好老婆。

但几乎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别人而做的,因此做得十分辛苦,也十分疲惫不堪。

4、对生物治疗不敏感,甚至无效。

我们有许多个案,在国內最好的精神专科机构治疗,用了所有的治疗药物,甚至用了电休克治疗,一次、俩次、三次,但是都没有效果,也就是说看上去生物因素并不是造成他们问题的主要因素。

5、有剧烈的轻生意念。

这种轻生意念并不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艰难、痛苦和挫折,用他们的话来讲就是“我绝对不是那麼想要去死,但是我想知道我为什么还要活着。

我完全我想知道我活着的价值意义是什么,每天的生活行尸走肉,真是如此的话,还不如早点结束。”

所以他们偏向于不用那麼痛苦和惨烈的方式来结束自已,比如烧炭、自缢、服药。

6、通常这些咨询者冒出这样的问题早已并不是一两天。

很有可能从初中、高中,甚至更早就开始有这样的迷茫,很有可能他之前早已有过试着轻生的行为。

7、最后,传统式的心理疗法疗效不佳。

他们的问题大概并不是通过改变负性认知就可以解决的,甚至并不是去研究他们原生家庭的问题,并不是早期创伤可以解决的——你会发现他们和家长的关系不错,虽然也有这样那样的冲突,但是总的来说并不是那种典型家长离婚、早期依恋、早期寄养的问题。

作为精神科医生,我们有一个拿手的杀手锏,就是一切抑郁症患者要是用电抽搐治疗,他都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但是电抽搐治疗对空心病都没用。

他们有剧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他们从小就是最好,最乖的学生,他们特别需要获取别人的称许,但是具有剧烈的轻生意念,并不是想自杀,仅仅是不知为什么活下去,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所以他们会用较为温和的方式,当然这也给了我们机会把他救回来。

但是,核心的问题是缺少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

我做过另一个数据分析,北京大学一年级的新生,包含本科生和硕士生,当中有30.4%的学员厌恶学习,或是觉得学习是没有实际意义,请注意那是高考沙场上,披荆斩棘杀出来的大赢家。以及40.4%的学员觉得活著人生是没有实际意义,我现在活著仅仅是依照他人的要求这样活着而已,当中最极端的便是放弃自身。

因此咱们回到另一个非常终极的问题,人为何要活著?人生的价值是什么?对於咱们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许多人这种情况并非刚刚产生的,许多人会跟我说,我在中学的那时候就有这样的疑惑了,直到如今我才做过决定,要结束自身的生命。传统式的西方的用药治疗、心理疗法对许多人都没有效果。

这种那时候,对於另一个危机干预者,另一个心理咨询师,或是成千上万的家长,和教育者来说,咱们也面临从没有过的挑战。

咱们也同样要面对另一个同样的问题,便是人生活着的价值和实际意义什么,咱们心灵当中有吗?要是咱们是没有,咱们如何给到更多人?

04

咱们的教育是在协助孩子成长,还是在摧毁一代孩子?

咱们看看现在我国的情况。

我用了另一个焦虑经济学的词。我确实觉得可以让人去花钱,去盲目花钱的方式会把人搞焦虑,搞崩溃,搞恐惧,这大概也是咱们这种时代的另一个特征。

咱们看一下国人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100个国人当中只有1个人患有精神障碍,而这种数据资料到2005年的那时候已经达到了17.5%,在座有1000个人,咱们在座的应该有180人需要去安定医院,都应该看病了,而且未必能看好。

国人精神障碍是如何变得那么不妙的?事实上咱们并非患上了什么生物性疾病,像精神分裂这样的患病率始终是保持不变的。在过去的30年当中,哪些东西变大了,焦虑和抑郁,焦虑症和忧郁症。

咱们可以看一下这种数据资料,焦虑症的患病率,上世纪八十年代,大概1%到2%的样子,现在是13%,我现在用的数据资料都是世卫组织发布在最高诊级医学刊物上,全国流行病院调研的数据资料。

至少每100个国人当中,有13个人是焦虑症患者。更不妙的是忧郁症障碍患病率。

我做了20年精神科医生,我刚做精神科医生时,国人精神障碍、忧郁症患病率是0.05%,现在是6%,12年的时间增长了120倍。

那是个爆发式的增长,我认为这里边有非常荒诞的事情。

过去30年是经济高速发展的30年,咱们这样患病率,焦虑抑郁的患病率也高速发展,发生了什么?

咱们看看现在的教育,对不起,我接下来要说的话可能要得罪各位,咱们的教育是在协助孩子成长,还是在摧毁一代孩子?

大约从2000年开始,每当假期的那时候,大量的学生会来住精神病医院,许多人网络成瘾,焦虑,强迫,许多人和家长关系出現了严重性的破裂问题,家长有勇气把孩子送至精神病医院去,由此可见确实是没有办法收拾了。

咱们的解决问题方式是什么呢,把许多人送至网瘾学校,让许多人接受电击的惩罚——那是教育吗?那是逃避责任,本身家长和教育是问题的根源,咱们不见到自身的根源,只见到他躲进网咖去打游戏,他为何要躲进网咖打游戏,是因为教育的失败。

咱们教育的最大成就,好像便是学员做考卷,有句流行用语:提高一分干掉千人

你知道吗?我做心理健康咨询最大的挑战,便是如何把学员这样的价值观念扭转回来——你四周的学员就是你的敌人吗?他就是你人生最大的财富啊!

咱们的课堂是什么样子?不停暗示着孩子自杀,为了好的成绩可以不惜生命。

整个國家自杀率在大幅下降,但是中小学校自杀率却在上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孩子已经等不及进大学,许多人在中小学校就开始有自杀行为了。

咱们看看一些学校应对的对策是什么?所有的走廊和窗户都装了铁栅栏!

我在精神病医院里边工作,精神病医院才是这种样子。

我的博士论文在监狱里做的,监狱才是这种样子。

但是咱们居然有能耐把学校转变成了监狱和精神病医院,只需看紧这类孩子,让许多人考入大学,然后让他成为我的来访者。

05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者是如何培育出的?

我接下来要谈的问题,会让大家更加沮丧。

在另一个初步的调研中,我对出現自杀倾向的学员做过家庭情况分析,评估这种孩子源自于哪些家庭。

什么样的家庭、家长是什么样岗位的孩子,更易于试着自杀——中小学教师。

那是另一个38名学员的危机样本,当中50%源自于教师家庭,而对照组是是没有出问题的孩子。

教师家庭还是很成功的,当中源自教师家庭的占据全部家庭的21%,问题是为何教师家庭的孩子出現这么多问题?

我认为,一切向考试分数看,忽视甚至对学员思想道德、体育运动、艺术教育的教育,已经成为很多教师的教育理念——许多人完全认可这样的教育理念,对自身的孩子也一样甚至更加变本加厉地执行,可能是造成教师家庭孩子心理问题高发的主要原因。

当教育商业化以后,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有个描述和论断我认为非常准确,叫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者。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者是如何培育出的?要是让我回答这种问题,我想说的是,咱们这类家长和老师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者,许多人向咱们学习,咱们为了另一个好的研究成果,有时候会数据资料作假;咱们为了可以赚到钱,可以放弃自身的道德伦理底线;咱们作为另一个医生,可以收礼拿回扣;一些老师讲课不讲知识点,下班时在辅导班里讲……

而孩子,是向咱们学习的。

06

教育,请许给孩子另一个美好人生

我在这儿还想提另一个问题,这是我历经这类事情以后的思考。

我跟那些空心病的学员交流时,许多人为何找不到自身?因为许多人自身的家长和老师是没有可以让许多人见到一个人怎么样有尊严、有价值、有意义地活著,这种大概是根本原因。

我想问大家也问我自身:

咱们尊重自身吗?咱们尊重自身的岗位吗?咱们有没有把自身的岗位当作是一种使命和召唤,去体会其中更深切的含义?

作为父母,我们把時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哪里?我们是否有给孩子真正的爱和陪伴?

在这个买椟还珠的时代,我觉得我们扔掉了许多东西。我们像婴儿一样,只追求即刻的满足。当人们把所有時间和精力都放在赚钱上,没有给孩子最好的陪伴和爱,这时孩子不出问题才怪。

家长现在的咨询量成倍地增长,50%,100%的增长,我们的危机干预发生频率也是100%增长,孩子们在进学校前就已经绝望了。因此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和心理科医生,我呼吁:真的要救救孩子!他们带着严重的问题进入高校,进入大学,他们被填鸭式教育,被掐住脖子的教育摧残了创造力。

有一位研究生导师给我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他说一个学生做研究老出问题,是很小儿科的问题。

这个指导老师找他谈话,问他为什么出現这种问题,该怎么办?这个学生是笔试题第一进来的,他说:“导师,那我把我犯的错误重抄一百遍。”一个研究生,用重抄一百遍的方式改正他的错误。我们这种孩子根本没有长大,还在小学阶段。

教育干什么去了?我觉得我们无论是我们还是导师,都要去做值得学生和孩子尊重的人,我们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

我们要给他世上最美好的东西,不是成绩,不是金錢,是爱,是智慧,是创造和幸福,请许给他一个美好人生!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删!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