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猪芯片”理论,把养猪这件事情上升到了“自主国产化”的高度:
9月2日,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说,现在原种猪很多是靠进口,这种格局必须要改变。养种猪就是做“猪的芯片”,现在必须冲上去自己解决,要解决种猪国产化问题。
没想到,我们会在养猪这件事情上,被卡脖子。
猪肉是餐桌上所谓的“肉类之王”,农业农村部今年4月发布《中国农业展望报告》显示,我国人均猪肉消费每年是32公斤左右。加之,猪肉的保供稳价又是关系城市民生的重要命题。
刘永好一石激起千层浪,继猪瘟、猪价之后,猪又以“种猪”的话题回到人们的讨论中来。
中国土猪怎么了
区别于待宰杀取肉的肉猪,种猪主要用于繁殖仔猪。
根据农牧视频产业公号“牧食记”统计,2020年上半年中国进口的种猪数量达8800头,而且这些种猪还是乘坐飞机到达中国的,平均下来一头猪就要花费3万元人民币。
解释种猪为什么要依赖进口,还得从本地猪的现状说起。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吴林静 摄
“体型中等偏小,头方正。背腰宽,稍凹陷,腹较圆而略下垂,被毛全黑。肉质佳(IMF:3%)……”这一段描述的是分布在四川的成华猪。
或许对猪的种类不熟悉,但由它制作的最正宗川菜——回锅肉,定是家喻户晓。然而,前几年情况最危急的时候,四川当地的成华猪,“只剩下五六十头”,比大熊猫都稀少。
近期2020成都中法养猪业合作与交流研讨会上,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姜延志说,经过近20年的遗传资源保护,目前活体的纯种成华猪数量已经恢复到800-1000头。不过这些成华猪还生长在保种体系里,并没有进入市场流通。
不只是成华猪,我国各地方猪种都或多或少面临走向“稀有动物”的困境。根据2008年全国第二次家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显示,中国特有的88种地方猪种里,有85%左右存栏数量急剧下降,其中31个品种处于濒危状态和濒临灭绝。
那我们日常餐桌上的猪是什么品种?引进品种。
一位成都市农业领域的专家告诉城叔,自上世纪80年代起,原产于丹麦的长白猪、原产于英国的大约克夏猪,和来自美国的杜洛克猪等品种陆续进入中国,这些被称为“杜长大”的商品猪,迅速占领了中国的猪肉市场和养殖场。与此同时,饲养中国本地猪的人越来越少。
之所以“打”不赢“洋猪”,一是因为“慢”,二是因为“耗”,三是因为“肥”。
“杜长大”6个月就能出栏,一般中国土猪喂一年才可以,生长速度不足以满足我国肉制品需求。土猪的“料肉比”还高,想要猪增重1公斤,土猪需要喂4~6公斤的饲料,而洋猪可以少到2~3斤。再加上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对肥肉需求日益降低,而土猪的脂肪含量普遍较高。
养殖户考虑的是经济效益,是市场选择,而非物种延续,让洋猪占领市场也就不足为奇了。
解决自己的“猪芯片”
无论是养殖本地猪,还是进口猪,都得避免近亲交配,需要引入新鲜血液,以改良种群的遗传性状。这是一个生物学常识。
前述专家解释,我国进口的外国种猪,一般在孕育了5~7胎之后,就会退化,想长期培养很困难,需要不断对外引进新鲜血液,保持种猪的繁衍延续,“这样一来,平均5~8年就需要一次代际更新。”
引进新鲜血液,一种方法是本土育种,一种方法是进口。但前者周期长、投入多、见效慢,加上技术跟不上,远不如直接进口来得方便,这就导致了我国种猪长期依赖进口的现状。同时,正因为本土的育种体系不完善,进口的好的品种也无法得到很好的保种、繁育、改良,进一步加剧了对进口的依赖。
从这个角度来说,种猪选育国产化这个命题,就和芯片自主研发是一个道理。需要下深水的活,过去没人做,一旦供应受限,就容易被扼住咽喉。
截止2019年6月,已建成国家级地方猪遗传资源保种场55个、保护区7个、国家家畜基因库1个,各地也建设省级地方猪保种场(区、库)80余个,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能力和保护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还有不少企业开始涉足这个领域的产业化,做起了“猪芯片”。专家称,通俗地说,就是保持甚至改良目前优良种猪的特性,扩繁形成本土的种群,通过先进的管理模式、可追溯系统,形成国产化的种猪品牌。
能够做到这一步,除了养殖业做“猪芯片”的情怀与责任,还有国内养猪集约化程度的提升。经过了近两年爆发的非洲猪瘟,不少中小散养户退出市场,2018年,四川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比重40%,到今年上半年,这一比重提高到65%。
而且,人们也在尝试土洋结合的创新法。比如,成华猪与洋猪杂交,降低了料肉比,也提高了瘦肉率。
“曾经引进洋猪是为了解决肉不够吃的问题,如今保护土猪,是为了解决口味上的需求,以及保护基因多样性。”姜延志解释,基因更多样化,就更不容易在某一种疾病来袭之时,被“一锅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