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记忆指的是一个城市形成、变迁和发展中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城市记忆工程是一种以城市历史发展轨迹为线索,收集反映城市发展进程中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层面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文字、照片、视频和实物等资料的系统工程。留存“城市记忆”档案,不仅可以使城市形象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韵味,而且让城市更具人文情怀,让老百姓更有幸福感获得感。今年以来,莱西市档案馆围绕市委“创新突破年”部署要求,主动服务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以建立三个馆藏“城市记忆库”为抓手,创新“城市记忆”工程航拍工作,为续写城市面貌更新、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品质提升凝聚档案力量,实现档案工作新跨越。
建立乡村振兴记忆库。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为了让城市中的乡村文明在历史发展记忆中沉淀,让城市留住记忆,为老百姓记住乡愁,建立贴近百姓生活的乡村振兴记忆库。一是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莱西乡村发展脉络,开展馆藏莱西地方志整合、数字化工程,助力镇街编史修志、乡村振兴、文化“双创”等。二是优化馆藏地方志资料,建立乡镇志库。对散存在馆藏档案中涉及乡镇志内容的各类材料进行分类整合,按乡镇、篇目进行整理,形成水集镇志、姜山镇志、绕岭乡志、河里吴家乡志等12部乡镇志初稿。首批完成了莱西县志、已印刷成书的南墅镇志、南岚乡志等11部志书和12部乡镇志初稿的数字化,共13500余页;三是为传承和发扬“莱西会议”精神,建立“莱西会议”专题资料库。包含1980年以来莱西基层组织建设、“三配套”经验、全国村级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等形成的各类文件资料、照片、音视频及国家、省、青岛市重要媒体新闻报道材料共370件;征集、拍摄了日庄沟东新村、水集产芝湖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等展现新时代乡村振兴新成就的照片102张、视频30分钟。
建立城市更新记忆库。为有效记录城市发展面貌,留存城市更新历史,反映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变化,展示城市经济发展实力和竞争力,体现城市文化底蕴和品质高低,建立城市更新记忆库。一是协调相关部门和镇街,及时了解城市更新、建设进程情况,围绕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六大板块,选取有影响力的,反映城市发展脉络,具有地域历史文化价值且老百姓重点关注的项目,分期分批利用无人机拍摄留存音像档案资料。二是坚持改旧与建新同步拍摄,对旧城改造后的新城建设开展后续跟踪拍摄。先后完成了北京路、月湖公园、草泊村等重点项目及月湖嘉园老旧街区改造、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文化东路停车场、北京路与长岛路路口“夏园”等规模较大、有代表性的15个项目的航拍,共拍摄高清视频700分钟,高清照片900余张。
建立红色文化记忆库。近些年来,随着全国红色旅游热度高涨,红色旅游成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让红色精神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红色种子在莱西也悄然生长,为留存好独具地域特色的红色教育基地新貌,为莱西文化旅游发展贡献力量,重点开展了三个方面的探究工作。一是开展红色档案资源基本情况专项调查,建立革命历史红色档案资料库,包括1949年以前形成的革命历史档案、书籍、报刊、宣传资料、红色文物等248件,助力红色文化旅游和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二是挖掘莱西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编制了左懋第、张梦鲤等11位历史文化名人传记的《莱西先贤录》和李伯颜、孙耀臣等20位革命先辈英雄事迹的《莱西红色人物谱》,共3万余字;三是开展特色村庄、红色教育基地音像档案征集、拍摄工作,首批完成了南墅镇萌山村、院上镇花园头村、马连庄镇河崖村、姜山镇前保驾山村、西三都河村等5个红色教育基地、特色村庄音像档案的征集、拍摄,共形成高清视频160分钟,高清照片260余张。
建立三个“城市记忆库”,不只是作为城市历史资料长久地存放在库房里,更重要的是对这些资料的展示和传播。市档案馆将针对“城市记忆”工程持续精准发力,通过数字化手段利用主题展览的方式,将这些库藏“宝藏”分享呈现、再焕新生,让市民和游客直观地感受到城市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底蕴,更好地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增强市民的文化认同感,传承和发展城市精神文化。
原标题:建立馆藏“城市记忆库” 实现档案工作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