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桑云公社:围绕一棵桑树打造立体生态新模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倩

编者按

为助推区域经济发展,打造属于山东的“百县百品”品牌商标,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推出“百县百品”助农活动,以壹点视频电商基地为依托,借助互联网平台优势,通过一揽子计划,用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的品牌公信力和影响力,携手当地政府,利用抖音和快手等平台的流量扶持,打造区域农产品“网红”,为供需双方解决痛点,为各地自产自销、地产地销的农货打开新通路,真正发挥直播+视频+电商的优势助农惠民,助力脱贫共享小康。

位于济南市莱芜区寨里镇的桑园公社占地560多亩,属于山东丝绸集团的国有老蚕场。2005年,山东丝绸集团改制,国有老蚕场开发成种桑养蚕基地。2013年开始,山东丝绸集团充分利用权属企业土地资源、人力资源、渠道资源等优势,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围绕丝绸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利用现有桑园、房屋等资源,围绕桑蚕特色的生态循环农业,探索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老蚕场变身为桑园公社

桑园公社隶属山东丝绸集团,目前是一家集桑园立体养殖、桑叶衍生品加工、桑蚕特色餐饮、休闲旅游等于一体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据桑园公社总经理安丰刚介绍,近几年随着市场的发展,桑园公社正在实现全面的转型升级,打造一个以桑蚕文化体验馆为中心,配套有原生态立体桑园、研学基地、都市农夫乐园、公社招待所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体验式休闲娱乐场所。

桑园公社基地经理陈桂红告诉记者,桑园公社正在用全新的原生态体验来打造一个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住宿等于一体的综合体经济。“在桑园公社内,游客能够切身感受桑蚕文化,可以到桑树园里采摘桑葚,到养殖基地参观蚕宝宝的养殖过程,亲自体验喂养蚕宝宝,到桑树底下捉特色桑虫黑鸡,品尝以桑叶为主题的特色食品……”

目前,桑园公社的产品涵盖桑叶茶、桑葚酒、蚕丝被、桑园黑鸡等桑蚕特色健康产品;通过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为桑蚕文化主题特色餐厅带来客流量;通过整合园区蚕桑丝绸文化展览室以及桑葚采摘节、认养蚕宝宝科普教育等活动,吸引当地及周边地市的游客前来体验不一样的特色文化。

陈桂红说,经过近几年围绕桑蚕特色的运营实践,鲁宝公司不仅开发出具有桑蚕特色的生态、安全、优质农产品,还开展了桑蚕研学进校园、周末家庭社团亲子游、单位党团建工会等各种形式的科普教育、休闲体验、政德教育活动,最多时单次接待人数达540余人。

以桑虫养黑鸡,立体生态更加完善

除传统的桑蚕生态系统外,桑园公社还根据园区内的资源环境,重点培育了桑虫黑鸡这一特色品种美食。据陈桂红介绍,桑虫黑鸡选自原产莱芜的黑鸡品种,毛色具有金属光泽,肌肉发达,肉质鲜美,“莱芜黑鸡有生命之源、绿色食品的美称,已经被收入国家《地方优良畜禽良种基因保护库》。”

记者看到,桑虫黑鸡完全露天散养在原生态的桑园内,在桑树底下自由觅食,陈桂红告诉记者,春夏之时黑鸡就飞到树上吃桑叶,还可以啄食落在地上的桑葚和桑虫;秋冬天没有鲜桑叶了,工作人员就把经霜的桑叶打成粉,拌在它的食物里。

“因为蚕只吃桑叶,不能有任何农药,否则蚕就会死去,所以桑蚕基地没有任何农药污染,土壤也非常的干净。”陈桂红说,在这样环境下生长的桑虫黑鸡,不仅毛色光亮,肉质劲道,口感也更加的营养鲜美。“因为养殖方式的不同,桑虫黑鸡的皮更加薄,屠宰以后肉体更洁白,而且在肉和骨头之间,还有一层普通草鸡没有的筋膜。”

“我们用于放养黑鸡的园区达到了400亩,分为4个片区轮流放养。”陈桂红告诉记者,每个片区的黑鸡出栏以后,会空置2个月让土地休养生息,然后才会继续放进去新的鸡苗。” 目前,桑园公社每年的桑虫黑鸡产出量约为2-3万只。

据了解,桑虫黑鸡一般要在桑园阳光下轮放半年以上才会出栏售卖,“市场上普通的草鸡一般在四个半月到五个半月就可以出栏,但我们桑虫黑鸡为了保证更好的口感,要达到200日龄才会出栏。”陈桂红说,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有些鸡要达到300日龄才会出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