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那个英雄的连队,和他们一起经历春暖花开,经历军旅路上的血与火,经历由稚嫩到成熟的绿色青春期,其实,每一个被尊称为英雄的人,都曾经是一个普通人。
在连队荣誉室墙上,那面党旗一直都被悬挂在正中位置。不知有多少人曾在这面鲜红的旗帜下握紧铁拳,不知有多少人曾在这面旗帜下凝神仰望,而从仰望的那一刻起,不知有多少人将这一天作为军旅征程新的起点。
那面党旗,不只是人们前进的方向,更是一代代人用心守望与追寻的精神之旅。
北方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但英雄的墓园总是最先生发暖暖春色。那是一茬茬后来人用自己奋斗的青春,在告慰那片结实的土地——我们来了,沿着你英勇无畏的足迹。
党旗两边环绕的是连队历年来的功臣榜。从建连之初到今天,这支英雄连队已经走过70多年的风雨历程,但它依旧充满活力。从“一等战斗功臣”林久福到“模范指挥员”关喜志,从“新时代‘四有’革命军人标兵”管泰然到“人民英雄”申亮亮,每一张脸庞都朝气蓬勃。不管岁月怎样雕刻,奋斗的青春永远都是年轻的。
有个退休多年的老团长,当年就是这个连队的新战士,他曾这样感慨:连队精神的传承就像一锅老汤,不断地熬,不断地添加新鲜材料,蒸气散去,老汤的香气会越发浓郁。
维和士兵管泰然认识关喜志时还是一名中学生。有一年暑假,他去父亲所在部队探亲,身着迷彩服的关喜志带他打过篮球,领他去机关浴池洗过澡,还在团俱乐部看过两场电影。其中一场电影的名字他已经忘记了,可后来的某一天,他在电视新闻联播中看到的情景,却令他刻骨铭心——那个他称为“叔叔”的关喜志牺牲了。这是他第一次直面自己熟悉之人的离去。从此,“牺牲”两个字连同电视屏幕上身着橘红色救生衣的“关叔叔”永远定格在他脑海里。在翻滚的洪流中,那一抹耀眼的红,像一片生机勃勃的橘林,托举起另一片晴空。
平安与幸福生活的背后,总要有人站出来——舍我其谁。
在关喜志牺牲后不久,管泰然投笔从戎,来到关喜志所在部队成为英雄连队的一名普通战士。当兵第二年,团队承担出国维和任务。管泰然的维和申请没有得到批准,班长赖明智却幸运地成为首批队员。出征前,赖明智的母亲——全国道德模范、人称“板凳妈妈”的许月华,亲手绣了一面鲜红的军旗,带着上百双鞋垫来到部队为儿子壮行,叮嘱他要全心全意报党恩。官兵们被感动得潸然泪下。他们回忆起老参谋长关喜志牺牲时,关妈妈说的一番话:儿子,你这一走扔下的可是三辈人啊,但你为国牺牲,妈为你感到光荣!
出征那天,赖明智用力握住管泰然的手说,我去打前站,明年你接力。
管泰然接过了那支接力棒,成为第二批赴马里维和工兵分队中年龄最小的队员。出征前夕,曾为“替补队员”的老班长申亮亮同样握住管泰然的手说:“在那边一定要注意安全,等你凯旋回来。明年,我接力。”
相隔一年后,申亮亮推迟订婚,接力维和,成为第四批维和队员。出发当天,管泰然打趣他:“老班长,这次轮到我送您光荣地走出国门了。注意安全,等您凯旋。”
申亮亮笑得特别开心,并幽默地回应,等回来至少有两件喜事:一是我该回去结婚生娃了,二是等你提干我该叫你“管排长”了。
……
英雄一直都是我们中间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但在危难时刻,他们的果敢与担当,使他们超越了所有的平凡而变得非凡和壮烈。
老参谋长关喜志是,维和士兵申亮亮也是。他们的献身相隔不过6年,走的却是同一条道路。以身报国的他们最终成为这个时代的光荣。
在追寻英雄足迹前行的路上,每个人都有着超越平凡的潜质。
“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管泰然在他的维和日记中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工兵的“工”字向上出头就是土,虽然土里土气,但万物没了土就生不了根;工兵的“工”字向下出头就是干,它是工兵人生生不息的战斗精神,是我们的历史接力棒。
是的,一支无形的接力棒,就这样行走着、传承着,如同一支燃烧的火把,温暖着我们前行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