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业,一个外行人想进来,内行人想出去的行业。外面看光鲜亮丽,市场近万亿,而只有美业从业者才知道,现在的美业经营起来有多难。
一方面,行业集中度低,品牌高度分散,未出现明显的头部效应;另一方面,流量、IP等新玩法带来了新变量。美业,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是被潮水淹没,还是涅槃新生?营销踩雷、客户断层的现象频出,美业的流量焦虑时代正在汹涌而来,如何用新的思路重塑美业品牌成为行业思考的方向。
“小而美”的概念在这种情况下频频被美业人士讨论,与其在“大而全”的同质化市场中被挤压,不如另辟蹊径在“小而美”的市场中做出特色。
为门店贴上特色标签,重塑消费者心智
品牌想要突围就要占领消费者的心智,最简单快捷的方式就是抢占一个品类,并进入这个品类的第一梯队。比如,提到汉堡快餐我们想到肯德基麦当劳。
在标签建立上,小品牌很难突围,不妨通过结合主题的方式给自己贴上一个“特色标签”。
比如有一家SPA馆巧妙地将音乐与SPA相结合。
他是怎么做的?像我们一样在每个美容室里面循环播放一套千年不变的音乐列表吗?
当然不是。
从消费者进店、到沐浴、到做服务,都有音乐的陪伴。沐浴过后,护理师还会为顾客带上耳机,根据你选择的不同服务项目来匹配不同的音乐场景。
并且为了让顾客保持新鲜感,她们的音乐列表每周都会进行更新,里面所播放的音乐并不是SPA馆常见的“高山流水”“大悲咒”等,而是专门请作曲家创作的独一无二的乐曲,提供给顾客绝无仅有的体验。
这就是典型的通过结合“音乐”这一超级标签深化SPA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认知,在消费者心中形成独树一帜的存在,让你谈到“音乐SPA”就联想到这家店。
还有一家美发店也给自己贴上标签的品牌——“有摄影棚的美丽生活空间”。
当顾客做完烫染后,尼霏为他们提供免费的化妆服务、服装道具、摄影服务以及后期照片处理,甚至是朋友圈、微博文案撰写的工作。
当你为品牌贴上“标签”时,你就可以轻易地帮助消费者从意识当中区别开你和其他同类品牌,然后再持续不断地满足她的需求,刺激她产生复购。
小而美市场,美甲美睫成美业新宠
除了在原有的领域中做出独具一格的特色来,我们也可以深钻其它不被重视的细分领域。
比如说,美甲美睫。在2000年,深圳九龙城被称为美容一条街,街边开满了形形色色的美容机构。那时的美业人将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美容院,老板们一心扑在如何用身体项目来提高客单价,对于美睫美甲客单价较低的品类不闻不问。
但美甲美睫的市场巨大,亚洲女性对深邃大眼、灵动睫毛非常向往,而手更是被成为女性的第二张脸,女性对手和眼睫的变美需求相当广泛。
美甲美睫是极其边缘化的一个细分领域,许多门店只会用它去拓客,不会去研究如何用这个品类使顾客产生粘性。而美甲美睫其实是复购性非常强的,睫毛至少一个月就要换一次,美甲更是只要出新款式,给到直接的感官刺激,女性就会按捺不住躁动的心。
并且,美甲美睫的店面不需要传统大而全的美容院那么大,只需要几平米、十几平米,就能布置出非常精致小巧却富有特色的门店。投入小,但客户可以不断的进行复购,美睫美甲的入口虽小,但却可以不断延伸,把美甲美睫这一领域做专、做精、做透,其实很容易受到年轻女性的青睐。
对于没有品牌背书和资金优势的创业公司,与其在传统美容院市场中虎口夺食,不如将目光投向美甲美睫的细分市场,开创一片全新的增量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