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解振华:互信协同沟通 加深南南气候合作
气候务实合作伙伴关系
实现气候行动与可持续发展协同效应
2018年12月12日上午,“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高级别论坛”在中国角举行。论坛由中国生态环境部气候变化司和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共同主办,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协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开发计划署、世界自然基金会等机构提供支持。来自斐济、塞舌尔、马尔代夫、埃塞俄比亚、牙买加、缅甸、尼泊尔、菲律宾等多个国家及联合国系统、亚洲开发银行、国际竹藤组织、亿利集团等机构的高级代表参加了论坛。
斐济总理、COP23大会主席弗兰克·姆拜尼马拉马到会致辞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解振华发表开幕致辞,介绍中国开展南南气候合作的进展,就进一步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提出“互信、协同、沟通”三点建议。研究院在此分享致辞主要内容。
尊敬的弗兰克·姆拜尼马拉马阁下,尊敬的各位部长,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今天,我们共聚“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高级别论坛”,就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和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进行交流。借此机会,我谨对出席本次研讨会的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共同举办此次论坛的联合国机构表示感谢。
气候变化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是一项紧迫而现实的威胁,关系到世界人民福祉和各国长远发展。发展中国家是气候变化的最大受害者,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弱,得到的支持也不足,既承受了气候变化带来的严重不利影响,又面临发展、减贫等迫切任务。
应对气候变化,既需要各国提高主动应对的意识,采取积极行动实现气候行动与可持续发展协同效应,也需要各国通过南北合作、南南合作加强务实合作伙伴关系,共同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推动全球绿色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政府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增进本国和世界人民福祉出发,始终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习近平主席多次指出,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负责任大国的应有担当。
今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和引导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彰显负责任大国形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何建坤教授在主旨发言环节提出
应对气候变化,空谈误人类,实干救地球!
按照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安排部署,今年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职能划转到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中国将一以贯之地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更好发挥应对气候变化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协同作用。
中国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采取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约资源能源、提高利用效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政策措施,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道路。
据初步测算,2005年至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5倍,碳强度下降了46%,提前实现2020年碳强度下降40-45%的目标,为落实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3.8%,有望完成到2020年15%的目标;森林蓄积量也提前完成2020年目标。
我们还积极探索市场在推动低碳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开展碳交易试点取得积极成效的基础上,于去年12月正式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碳市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今年以来,中国开展了2016、2017年的碳排放数据报告、核算、核查工作,初步形成了全国碳市场注册登记系统、交易系统设计方案。
围绕率先启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电行业,我们组织研究了发电行业配额分配方案,编制了培训教材,并于今年9月召开动员部署会,对发电行业进行了大规模培训,以做好率先加入全国碳市场的准备工作。
此外,中国还开展了低碳省市、低碳园区、低碳社区等试点,鼓励地方因地制宜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模式,不少地方走出了各具特色的低碳发展道路;设立了“全国低碳日”,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低碳发展理念,动员社会力量应对气候变化。
各位部长,女士们,先生们,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主动承担与自身国情、发展阶段和实际能力相符的国际义务,愿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促进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与发展路径创新;也愿将应对气候变化实施低碳发展的政策、措施和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最佳实践同发展中国家进行交流、相互借鉴,通过南南合作为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尽一份力量。
2016年8月,解振华访问越南,站在气候影响第一线调查了解当地人民实际需求,为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工作提出创新思路 视频拍摄:乐施会
2011年以来,中国政府累计安排7亿元人民币(约1亿美元),通过开展节能低碳项目、组织能力建设活动等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本着“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我们与29个发展中国家签署了应对气候变化物资赠送谅解备忘录,向有关国家赠送了LED节能灯约130万盏、LED路灯1.2万套、节能空调2万余台、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1.5万余套、清洁炉灶1万台,并向有关国家赠送了微小卫星及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系统等监测预警设备。同时,还为发展中国家培训了两千余名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官员和技术人员,范围覆盖5大洲的120多个国家。
中国政府向缅甸政府捐赠物资现场
今后中国将继续在南南合作框架下通过赠送应对气候变化物资、支持编制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规划、推广气候友好型技术等,为最不发达国家、小岛屿国家和非洲国家等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
同时,中国也将与联合国机构、国际组织和多边金融机构等加强合作,结合发展中国家自身特点,共同组织在减缓与适应,以及农业、教育、人类健康、低碳工业园区等领域实施相关项目,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更多的贡献。
解振华实地了解缅甸农户使用中国政府捐赠的清洁炉灶的情况 图片来源:GEI
各位部长,女士们,先生们,《巴黎协定》为实现全球低排放、气候适应型可持续发展规划了共同愿景。几年来,各方为《巴黎协定》的落实和实施细则的谈判付出了诸多努力。尽管仍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但从全局和长远看,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势不会变,各方推动建立广泛参与、各尽所能、务实有效、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态势不会改变。为进一步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在此我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巩固互信基础。卡托维兹大会是2015年巴黎大会以来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的最重要节点。中国希望并将全力支持和推动大会形成一份全面、平衡、可实施的《巴黎协定》实施细则,将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以及《巴黎协定》达成的共识切实落实在实施细则的各项条款中,指导各方2020年后实施《巴黎协定》。各方应该相向而行,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广泛凝聚共识,共同提振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
《巴黎协定》通过现场
第二,发挥协同效应。发展中国家国情各异,发展阶段不同,但都面临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消除贫困、保护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等多重挑战,要把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实现气候行动与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效应。在发达国家资金支持下开展气候变化南北合作的同时,发展中国家也要通过南南合作加强交流,分享彼此的最佳实践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做到互通有无,变挑战为机遇,实现合作共赢。
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政教授在“南南合作推动低碳能源转型”主题讨论环节强调南南合作需要把大家组织到一起开展协同研究,大家之所以比别人干得好,是因为我们在一起比别人跑得快! 摄影:王彬彬
此外,2020年中国将承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中国愿与各方一道,推动会议制定新的十年行动计划。气候行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可以发挥协同效应,中国愿与各国一起探索这方面的行动路径。
世界自然基金会气候院能源全球总监、秘鲁前环境部长曼努埃尔·普尔加·比达尔现场呼吁各国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摄影:王彬彬
第三,建立沟通桥梁。国际组织为促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已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组织和动员资源、开展最佳实用的低碳技术研发和能力建设等方面也积累了很多经验,为扩大南南气候合作的影响力作出了积极贡献。希望国际组织,特别是联合国系统未来能够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继续帮助各方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架起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气候务实合作助力消除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主题讨论环节嘉宾合影
各位部长,女士们,先生们!
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的事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和责任。中国愿与各方一道携手并进、同舟共济,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推动全球气候务实合作伙伴关系,为实现共同的美好未来不懈努力!
特别鸣谢:
CYCAN中国青年代表团成员郑晓雯、于宗琪、梅程程、佟孟臻
为本场边会提供速记等会务支持!
本文转载自清华大学气候变化研究院
青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网络
China Youth Climate Action Network
由一群心系气候变化及能源转型的中国青年人于2007年8月发起创立,是中国第一个专注于推动青年应对气候变化的非营利性环保组织,主要通过气候倡导、在地行动、行业探索、国际交流四个领域有力地推动青年了解并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为有志青年提供引领绿色变革的平台。目前已有超过500所中国高校,数十万青年参与到CYCAN组织发起的行动中来。
项目支持方
中华青年精英项目
中华青年精英项目是郑志刚先生发起并设立于新世界集团旗下的青年公益项目。该项目通过形式各样的青年活动,为多元文化背景下成长的青年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致力于推动中国内地及香港等地区青年在艺术教育、人文素养、实践创新等方面综合素质的提升,旨在发掘并培养中国本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