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在新疆新和县加依村,努尔东·司马义在家中弹奏都塔尔。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新华社乌鲁木齐11月9日电 题:天籁出加依
新华社记者胡虎虎、陈朔
65岁的努尔东·司马义是一位民族乐器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擅长做新疆较为常见的都塔尔、弹布尔、萨塔尔等乐器,也会做二胡。尽管不识谱,努尔东依然能凭借对声音的敏感,奏出心爱之曲。
努尔东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的绿洲出生长大。他生活的村庄名为加依。加依村所在的新和县,是中国汉唐时古龟兹地区的重要城郭,龟兹乐舞在古丝绸之路上声名远播。
加依村乐器制作历史悠久,民间基础深厚,被誉为“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目前,全村有120多人从事乐器加工制作,涉及50多种乐器,年均乐器销售量超2万件。
绝技不能成“绝迹”。早在2008年,新和县申报“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维吾尔族乐器制作技艺)”,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因高超技艺和家学渊源,努尔东也在这一年被授予自治区级传承人,享受政府支持。
生在乐器制作世家,努尔东与父亲一样,对带徒授艺持开明态度。他说,本村也有传承人是他父亲所教,自己从艺40多年,教过徒弟100多人。目前依然跟着努尔东一起做乐器的徒弟中,时间最久的超过20年。
“严”字当头,是努尔东教学的首要原则。“一个琴轴,上手一个星期便能熟练制作,但想要合格,我认为至少要一年。”自上学起,他就给父亲打下手,家人叮嘱他“要做,就做好”。
“不仅仅是责任,还有感情。”努尔东平静地说,就像心无旁骛做乐器时一样,“乐器本身也是传递情绪的”。在这位老人的库房里,有几把“传家宝”,是努尔东的父亲年轻时制作的都塔尔、弹布尔、热瓦普。曾有人出价,想以每把5000元求购,都被努尔东婉拒。
10月29日,在新疆新和县加依村,努尔东·司马义在家中用桑木制作弹布尔的琴箱。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光阴荏苒,这几把做工精良的乐器蒙上了时光印记,不再光鲜如初。一把都塔尔弹尽古今事,也见证时代向前的脚步。
桑木在新疆极为常见,因其具有较好声学性能,成了努尔东等民间乐器制作人的首选材料。被问到手工做乐器最难的一关,他笑着回忆早年间的窘境,“每次选好桑树,都头疼该如何运它们回家,没车,路又不好,太难了”。
如今,在努尔东的库房里,除了常规的地产桑木,还有购自其他省份和国外市场的木材,以满足客户多样需要;父辈们常用的羊肠琴弦,早已被尼龙线等材质替代;在数控设备等智能工具助力下,乐器身上的纹饰更加复杂多样。
努尔东不会上网,孙辈总爱给他看传统乐器在网络上受热捧的视频,这令他感到骄傲。他说,曾经有外省游客买了把都塔尔,回家学会后,还特意给自己发来弹奏的片段。事实上,还有更多外地人慕“天籁”之名而来,中外游客在这里参观,大学生走进民间匠人家里拍摄研究。
加依村也因“天籁”而变。当地政府顺势而为,将这个沙漠边缘的小村打造成集历史文化与歌舞乐器艺术展示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民俗体验基地,塑造“天籁加依”品牌,并在2021年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距努尔东家不到500米,是加依村四年前建设的乐器产业园。努尔东等传承人的大幅照片和简介被挂在墙上,几十名工人在流水线上各司其职。“工厂生产的乐器价格优惠,耗时更少。”不过,努尔东对自己的手艺依旧满是信心,“村里这么多匠人,手工各有千秋,质量很好。”
望着会打鼓又会跳舞的孙辈们,努尔东感慨,如果重返青春,希望能多学一点音律知识,可以读谱,弹奏各种音乐。说罢,努尔东像往常一样,拿起都塔尔,斜倚着凉床,向来访者奏响最擅长的民歌。
天籁出加依,古音彻九霄。在“歌舞之乡”新疆,还有许许多多像努尔东一样的匠人,传承技艺,奏响热爱生活的天籁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