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湖南郴州宜章县的温先生,今年51岁,被尿毒症困扰已有5年,一直坚持长期透析治疗。近段时间,他又添了反复胸痛、呼吸困难的毛病,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胸口的重压,将他拖入新的深渊。
更让他焦虑的是,在外院的检查结果和会诊建议:冠脉造影提示心脏三支主要血管弥漫性病变,尤其是生命线——左前降支中段已形成慢性完全闭塞(CTO)。外院专家评估后,考虑到尿毒症的高风险及病变的复杂性,认为冠脉搭桥手术(CABG)可能是更稳妥的选择。
然而,温先生对开胸搭桥手术的巨大创伤和术后恢复期长充满顾虑,尤其是担心自身尿毒症状态难以承受。抱着一线希望,他慕名转诊至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心血管内科二区。
在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导管室,李贺教授团队仔细评估了温先生的病情,确认了残酷的现实:三支弥漫病变,前降支中段CTO,血流彻底中断。尿毒症患者的冠心病,是医学界公认的“高危雷区”:血管如生锈水管般僵硬钙化,血小板功能异常带来极高出血风险,肾功能衰竭更让造影剂使用如履薄冰。
尽管风险重重,但考虑到患者拒绝搭桥的强烈意愿,以及对微创介入治疗的迫切需求,李贺教授团队经过缜密的多学科讨论(MDT)后,决定迎难而上,联合肾内科,尝试通过高难度的介入手术为患者打通“生命之路”。
一、尿毒症遇上“心头大患”:当血管荒漠阻断生命之河
“尿毒症患者的心血管死亡率是普通人群的10-20倍。”李贺教授指出,肾脏衰竭引发钙磷代谢紊乱,导致血管如蛋壳般钙化硬化;同时贫血、毒素累积持续损伤血管内皮。这类患者的冠脉病变往往呈弥漫性、多支、重度钙化特点,温先生的前降支CTO更是“险中之险”——血管闭塞超过3个月,内部组织坚硬如岩,常规导丝难以穿透。
更棘手的是治疗矛盾:手术需抗凝防血栓,但尿毒症患者出血风险极高;介入需用造影剂,却可能进一步摧毁残存肾功能。单一科室的单打独斗,注定无法破解困局。而搭桥手术虽可绕过闭塞,但对尿毒症患者同样意味着更高的围术期心脑血管事件、伤口愈合不良及感染风险。
二、步步为营:两战攻坚,双科接力守护生命线
面对复杂高危的病情和患者的选择,李贺教授团队制定了周密的分期介入手术策略:
第一次手术:迂回战术,建立“生命走廊”
1. 优先处理非闭塞血管:通过球囊扩张右冠状动脉及回旋支的严重狭窄,并在右冠成功置入涂层药物支架,改善心肌供血,降低后续开通CTO的风险;
2. 为CTO开通铺路:在血管内超声(IVUS)精准导航下,使用特殊聚合物涂层导丝尝试穿透闭塞段近端纤维帽,建立初步通道;
3. 严格控水控造影剂:手术全程限制造影剂用量(<100ml),术后2小时内立即衔接透析,清除毒素及造影剂。
(图1:第一次PCI术前冠脉影像可见严重三支病变、及PCI术后开通右冠影像)
第二次手术:直捣核心,贯通闭塞“血管隧道”
1月后,患者心功能有所改善,团队再次发起对CTO病变的总攻:
1. IVUS全程透视:清晰显示闭塞段内部结构及走行,精准避开血管分叉及坚硬的钙化嵴;
2. 微导管支撑下的导丝攻坚:采用“平行导丝技术”,在微导管强支撑下,交替使用不同硬度和头端特性的导丝(如锥形头端、高穿透力导丝),逐步突破坚硬的纤维帽及闭塞段内的钙化组织,最终成功穿越长达25mm的CTO病变;
3. 药物支架精准植入:在IVUS确认管腔充分准备、血流恢复(TIMI血流2级)后,精准植入可降解聚合物涂层药物支架,有效抑制再狭窄同时减少长期异物反应;
4. 无缝衔接透析:手术结束2小时内,患者已躺在肾内科透析床上,同步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及造影剂。
(图2:IVS影像可见严重钙化及第二次PCI术后开通前降支CTO病变后影像)
三、破局关键:多学科协作的“生命双保险”
此病例成功背后,是心血管与肾内科精密配合的典范,也是挑战“搭桥建议”的底气:
1. 时机零时差:介入手术室与血透中心建立绿色通道,确保术后黄金2小时内启动透析;
2. 抗凝个性化:术中选用比伐卢定替代肝素(出血风险更低),透析时精准调整抗凝方案;
3. 全程肾保护:严格限制造影剂、术前水化、术后强化透析,实现造影剂肾病“零发生”;
4. 长期共管:术后制定个体化抗血小板方案(平衡血栓与出血风险),心肾两科联合随访。
四、重生之路:从“胸痛禁锢”到“行走自由”
术后第二天,困扰温先生五年的胸痛枷锁终于解除。他自行走下病床,轻松完成一次血液透析。“原来喘气和走路可以这么轻松!”——这简单动作的背后,是现代医学对复杂高危病变的突破,也是患者选择信任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介入技术的回报。复查造影(见图2)确认前降支血流恢复通畅(TIMI血流3级),心脏功能显著改善。
五、专家提醒:尿毒症冠心病,需要更精细的“生命算法”
心血管内科二区科主任、游三丽主任医师强调,尿毒症合并复杂冠脉病变(如CTO)治疗策略需高度个体化:
核心建议:
1、全面评估与选择:并非所有复杂病变都适合介入,需由经验丰富的团队综合评估(如IVUS/OCT、心肾功能、合并症、患者意愿)。搭桥(CABG)仍是部分患者的优选方案。
2、介入治疗可作为替代:对于像张先生这样拒绝搭桥或存在搭桥禁忌的高危患者,在有成熟技术和多学科保障的中心,介入治疗可成为重要的替代选择。
3、强制腔内影像评估:所有拟行介入的尿毒症患者,术前必须行IVUS/OCT明确钙化、纤维化等病变性质;
4、分期手术策略:优先处理高危缺血区,待状态稳定再攻坚CTO等复杂病变;
5、透析零延迟:术后2小时内必须启动透析清除造影剂;
6、抗凝精细化:优选比伐卢定等出血风险更低的药物,术后抗血小板方案需心肾共商。
“打通血管只是起点,守护肾脏才能延续生机。”这场心血管与肾内科的“生命接力”,以及在尊重患者意愿下挑战复杂介入的成功,为无数类似温先生的尿毒症冠心病患者点亮了新的希望之光。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心血管内科二区 李贺 王朝华
(编辑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