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造车否认三连,顺势而为的雷军到底在等什么?

2月19日,据晚点LatePost报道:“从多个信息源获悉,小米已经确定造车,并视其为战略级决策,不过具体形式和路径还未确定,或许仍有变数。一位知情人士称,小米造车获将由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亲自带队。”就是这样一则模棱两可的“道听途说”,却瞬间引爆资本市场,小米股价一度暴涨超过10%,截止2月19日收盘时仍大涨6.42%,市值达到7765亿港元。

面对这样的大热门,《科创板日报》快速跟进,获得小米方面八个字的回复:“等等看看,暂时没有”。这又是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而且似乎“肯定”的意味儿更多一些,只不过时候未到还不能公布而已。那么,面对万众期待,小米到底有没有造车的可能?一向注重顺势而为的雷军到底在犹豫什么呢?

造车传闻由来已久

纵观近年来的资本市场,跨界造车仿佛成为一剂春药,任何相关巨头的风吹草动都能引发资本的高潮,比如阿里巴巴与上汽联手造车,百度与吉利联手造车,吉利与富士康战略合作,以及苹果跟多家车企的合作传闻。华为甚至不得不发出内部警告“谁再建言造车可调离岗位”,这才得以“全身而退”。

在外界看来,小米一定会是下一个入局的重量级选手。事实上,小米与汽车之间的瓜葛由来已久。比如早在2013年,雷军就曾两次拜访特斯拉CEO马斯克,并表示对智能电动汽车行业有“极大好奇心”。据悉,小米还曾经在内部启动了一个名为“micar”的造车项目,而且在2015年投资蔚来之前,雷军还跟汽车行业人士深入交流过,可惜没有继续推进,但这并不意味着雷军死了这条心。

在2015年和2016年,雷军创立的顺为资本先后投资了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虽然只是股份并不多的小打小闹,但是起码已经让他进入了造车这个圈子。另外,小米从2015年起还陆续申请了汽车定速巡航、车辆操控、导航、汽车安全等方面的专利,造车对于雷军来说,可谓司马懿之心,路人皆知。

小米造车胜算几何

从多次濒临破产到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车企,蔚来的成功带火了新能源汽车股,就连出发更晚的小鹏和理想也都已经功成名就,不知道迟迟没有入局的雷军到底作何感想。众所周知,造车很难,但照理说,小米造车的条件显然要比蔚来、理想、小鹏这三家更加优越。

首先就是品牌知名度,小米在国内已经家喻户晓,而且口碑还不错,有了一批基数可观的忠实用户,这是蔚来、理想和小鹏起步时所没有的,它们三家光做品牌宣传就要耗费不少力气。

其次就是资金,虽然小米旗下产品主打性价比,但是得益于稳妥的经营策略,小米的现金流还是很稳定的,从2013年首次公开财务数据以来,其年利润节节攀升,其中在2017年的经营利润已经高达122.15亿元,2019年全年净利润为117.6亿元。对于李斌口中的入局造车需要200亿元,相信雷军还是出得起的。

最后就是对造车新势力来说至关重要的成本控制能力,不管对手机行业来说,还是对汽车行业来说,其实都是相通的玩法。就像一开始只做手机的小米,现在业务已经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说汽车行业的未来方向之一是“物联网”的话,那么小米在这方面的优势几乎无人能敌。

至于很多人担心的汽车技术就更不是问题了,基础的三电技术都可以外包或者采购,高级的所谓自动驾驶这些,想要大规模普及还遥遥无期,真等到技术成熟了也可以外部采购。想想选购小米产品的用户最看重的是什么?当然是可靠的品质和超高的性价比,在汽车方面,大家对这两点的需求更甚。

雷军在犹豫什么

说了这么多,好像雷军完全没有不入局的理由,就像他曾经说过的那句“站在风口上,猪都可以飞起来”,那他一直在犹豫什么呢?或许唯一的理由就是雷军眼中的“风口”还未到。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火得让人匪夷所思,以至于看不清实际状况,虽然到处张灯结彩,但是说不定在经历某些偶然事件之后就会现出原形。而雷军,输不起。

通过简单对比我们不难发现,蔚来、理想、小鹏汽车的三位创始人虽然都是靠互联网起家,但都是纯粹的互联网产品,比如李斌的易车,李想的汽车之家,何小鹏的UC浏览器,他们入局造车都有几分“赌”的成分,即便失败了也不至于一切清零。

相比之下,如果雷军入局造车,需要押注的就是整个小米的未来,成功了光芒万丈,失败了全军覆没,所以雷军可能想要等新能源汽车市场更成熟的时候再进入,哪怕不要“啤酒沫”,也要稳扎稳打,不给自己失败的机会。

结语:不管小米现在造车不造车,消费者就在那里,所谓的市场饱和从来都是弱者的借口,而有实力有定力的企业最擅长的就是“一击即中”。就连雷军的偶像乔布斯创立的苹果公司都还没正式入局造车,小米再等等又有何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