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穴位埋线疗法——骨蚀

骨蚀是以髋部间断性疼痛逐渐发展到持续性疼痛,再有疼痛引发肌肉痉挛,关节活动受限,最后严重致残而跛行的疾病。多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或邪毒所伤,毒邪内侵,肝脾肾受损,脏腑功能紊乱;或六淫所伤;或外界创伤及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所致。此病类似于西医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诊断依据]

1.有明显的髋部外伤史。

2.无髋部外伤史而有长期服用激素、过量饮酒史等。

3.髋部疼痛,以内收肌起点为主,疼痛可持续性或间歇性,可向下放射至膝关节。

4.行走困难,呈跛行,进行性加重。

5.髋关节功能障碍,以内旋、外展受限为主,被动活动髋关节可有周围组织痛性痉挛。

6.X线摄片检查可见股骨头密度改变及中后期的股骨头塌陷。

[证候分型]

1.气滞血瘀:髋部疼痛,夜间痛剧,刺痛不移,关节屈伸不利。舌暗或有瘀点,

脉弦或沉涩。

2.风寒湿痹:髋部疼痛,疼痛遇天气转变加剧,关节屈伸不利,伴麻木,喜热畏寒。苔薄白,脉弦滑。

3.痰湿内阻:髋部沉重疼痛,痛处不移,关节漫肿,屈伸不利,肌肤麻木,形体肥胖。苔腻,脉滑或濡缓。

4.气血虚弱:髋部疼痛,喜按喜揉,筋脉拘急,关节不利,肌肉萎缩,伴心悸气短,乏力,面色不华。舌淡,脉弱。

5.肝肾不足:髋痛隐隐,绵绵不休,关节强硬,伴心烦失眠,口渴咽干,面色潮红。舌红,脉细数。

[治法]

益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络止痛。

[处方]

主穴:肾俞、腰眼、环跳。

配穴:肝俞、脾俞、关元俞、殷门、阳陵泉、承山、绝骨。

加减:气滞血瘀加膈俞;风寒湿痹加风府;痰湿内阻加丰隆;气血虚弱加关元、中脘;肝肾不足加太溪。

每次选3~5个穴位,一月做埋线一次,3个月为一疗程。

[特别提示]

1.此病病程较长,宜坚持治疗。

2.如配合中药治疗效果更好。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