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这些个老字号都有传承,今儿这期聊白魁但您知道它为什么叫白魁吗?
据说在乾隆45年,有一人姓白,这人长得高,膀子阔,走道哐哐的,然后老百姓就给他起一名叫魁,这人叫‘白魁’后来白魁人家自个儿创了这么一老字号,敢情最早这饭馆叫‘东长顺’后来就因为这个人,东长顺不见了,大伙儿都叫白魁,但传到如今,为什么这些传人都不姓白呢
白魁当年三教九流都得接触,不知道自个哪句话说错了得罪了王府,结果犯下大错全家被充军,买卖做不下去了无奈传给了一姓景的人,叫‘景洪’结果老景家一直做了四代这个生意,景洪有一孙子,叫景寿山,是老爷子把这个手艺自个儿传承走了,解放后就说这老字号还得传统下去,又把景寿山请出来,把那个原始的秘方和手艺带回来了,所以咱今儿才有这口福,就这么传来传去的,居然没一家姓白
白魁老号的烧羊肉在北京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跟东来顺涮羊肉,烤肉季烤羊肉,月盛斋酱羊肉并称为北京羊肉四大家,白魁的烧羊肉之所以像样儿,离不开细节和讲究,首先原材料必须是肥嫩的羊
码肉都有讲究,因为肉的老嫩度和厚度不一样,所以要厚的在下面,薄的在上,得按这个顺序码肉,这样才能做出来像样儿,平时人家就做一锅,过年过节了可能多做点儿
肉码好然后下调料,肉香不香,这调料至关重要,据说调料里有20多种中草药,而且还得根据季节随时调换比例除了香料中草药,还得往肉里加干黄酱,甜面酱,葱姜,最后就是味儿浓的百年老汤,把老汤浇这肉上,大火把肉煮熟,小火炜烂,肉出锅后,不得不说是引人食欲,勾人饥肠啊,难怪这白魁烧羊肉畅销这么些年,出锅了还没完事儿,还得上锅蒸,把多余的油汁儿蒸出来,最后还得经过油炸,这样吃起来才外焦里嫩,油而不腻
再来一烧饼,咬上一口,太地道了,还甭说白魁一盘烧羊肉给的真不少,饭量小的根本吃不完,您吃着烧羊肉肯定能想起小时候的北京歌谣
‘水妞儿水妞先出犄角,后出了头,你爹你妈给你买来烧羊肉’
上白魁老号不光吃烧羊肉,也有的朋友点上一碗‘烧羊肉面’劲道的面条,配上入味的老汤,再来几块倍儿香的烧羊肉,又解馋,又顶饱,面条好吃不光借了羊肉的鲜,这面条也有讲究,那可是地道的手擀面,擀面咱都知道,讲究的是三光‘面光’‘盆光’‘手光’擀出来一大片,然后切出来是一条线,放到锅里团团转,捞到碗里莲花瓣,一人吃半斤,仨人吃斤半
这烧羊肉面也特别有来头,白魁早年间叫‘东长顺’旁边还有一小馆叫‘隆盛馆’它家是抻面见长,好些人这边买完了烧羊肉,主食就上他们家再来一碗面,就着面条吃烧羊肉,后来发现实际把烧羊肉和面搁一块,这味儿就更棒了!纯手工的面条煮熟后,浇上老汤,放上烧羊肉,嘿!太香了
白魁老号如今卖的小吃,就是当年赫赫有名的隆福寺小吃这的小吃,不光味正,而且品种还特齐全,在这您能吃到‘蛤蟆吐蜜,麒麟酥,甜马蹄’等等外面不好买的品种
为什么有很多咱老北京的小吃都失传了,就是因为不划算,做起来太耽误工夫,价格卖的又不能贵,所以也就没什么利润了
白魁老号,人家做到了传统,坚守,历史,绝活,四点都占齐了,所以北京人才这么捧白魁老号
不吹不黑的说,像白魁老号这样的馆子是越来越少喽!
北京歌谣
‘水妞儿水妞先出犄角,后出了头,你爹你妈给你买来烧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