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不理解“大鹏鸟suparnin”的任性,斥巨资在广州最南端开一家顶级奢华的餐厅,究竟要表达什么主题呢?
第一次品鉴大鹏鸟时我也有些不理解,因为整个广州的西餐水平在国内也仅仅是“次一线”,而南沙区对许多老广州来说不啻于西伯利亚,要怎样才能激发食客远赴一场盛宴的兴致呢?
几天前二刷大鹏鸟,让我对这家餐厅有了全新的认知。
创始人肖老师经过半年时间的调整磨合,带领年轻的主厨郭师傅以田野调查的姿态深度发掘了南沙的原生饮食元素,再以融合菜的形式进行发掘创新,这一版南沙菜单称得上是一种原生的融合。
虽然偏僻,但南沙是广州少有的食材宝库,这里的厣仔蟹、龙脷鱼、马鲚鱼膥等等食材久负盛名,陈晓卿老师的团队也多次来这边采风拍摄。而在寂静岁月里,这些珠江入海口的美味基本都是以农家乐的形式素面朝天带有几分粗犷地展现在餐桌上。
大鹏鸟在南沙的出现相当于平静的磁场中闯进了一个充满能量的电子,剧烈而生动的反应带来了全新的美食体验。
前菜的三小碟看起来和国内的精致西餐别无二致,然而端详菜单,便察觉到了郭师傅的小心思。
鱼子酱下面的虾泥用的是大名鼎鼎的“小虎麻虾”,二十多年前我专门采访过这种南沙水产瑰宝,那时我才知道小虎麻虾竟然是国家农业部认证的全国名特优产品,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
茉莉花啫喱冻里藏的是珠江入海口的大花螺,更令人想不到的是那一小块“酥饼”里面竟然是焙香切碎的马鲚鱼膥。
我不止一次向周围的朋友推荐过这种奇特而美妙的食材。南沙的马鲚鱼是长江刀鱼刀鲚的“表弟”,当地疍家人取鱼膥晾干,轻度发酵后就成为了广州人自己的“乌鱼子”,郭师傅的烘焙技术让马鲚鱼膥的香气清新而浓郁,和传统的油煎爆炒大异其趣。
郭师傅的“本土化策略”并不容易被察觉,三色番茄冷汤里是滑嫩的鸭肝,但真正的主角是沉底的那一口微醺醉美——拆肉的熟醉厣仔蟹。
老广们品鉴章红鱼无非是刺身或清蒸,大鹏鸟的“另类价值”就在于可以创造一道西瓜汁和罗勒晕染过的章红鱼薄切。
即便是司空见惯的多宝鱼和龙虾,也化身成了年轻时尚的版本,柠黄油烩的多宝鱼和咖喱汁年糕烩的龙虾,都超越了粤菜的传统认知边界。
从经营一桌菜肴,到经营一种思想,餐厅呈现了一种俯首凝视大地的姿态,有了不落窠臼的自我圆满,其中流露出来的坚持与执着,让人有些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