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光刻机出口,荷兰这次要赌把大的,中荷已经谈成,特朗普政府拦不住了,荷兰准备怎么做?针对美方施压荷兰的做法,中方又是如何回应的?
在中美全面博弈的大背景下,美国政府早就已经把中美交锋主战场圈定在了芯片半导体领域,并持续不断地施压日本、荷兰,加码对华芯片出口管制措施。虽然现在特朗普政府正式上台了,但美国在芯片半导体领域打压中国的动作并未停止。日前,荷兰首相斯霍夫就公开承认,继美国拜登政府之后,荷兰现在又受到了来自特朗普政府在半导体设备出口领域的压力。尽管如此,但在对华光刻机出口问题上,荷兰政府并不想屈服于美国的淫威,而是要赌把大的。斯霍夫公开宣布,荷兰在阿斯麦光刻机等半导体设备对华出口政策上将“自主决定”。换言之就是,尽管荷兰与美国仍是密切的盟友,但美方也无权干扰荷兰的自主决定。
为什么荷兰方面突然就做出了这一决定呢?要知道,荷兰政府早前还曾宣布,将从今年4月1号起,扩大对先进半导体设备的出口管制。现在距离新规生效还有三个月的时间,荷兰却突然改了主意。有舆论认为,荷兰态度的重大转变和中方高层主动到访的积极外交努力有关。据了解,22号当天,一架中方专机降落在海牙,中国高层与荷兰高层进行了一次会面,会谈中,双方讨论了各自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不同环节的优势,认为双方加强合作大有可为,不仅符合双方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进步。也正是在这次会谈结束后,荷兰方面做出上述的改变,显然是中荷双方已经谈成了。
其实,除了中方积极的外交努力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那就是中国在半导体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已经让荷兰阿斯麦生产的大部分光刻机都已不再先进。例如,在传统芯片领域,中方已经有足够的实力制造出来。在此情况下,荷兰方面肯定会坐不住的,如果荷兰政府继续跟着美国走,阿斯麦势必会失去在中国的既有市场。这也是为什么在2023年荷兰方面出台一份军民“两用商品清单”,重点就是针对阿斯麦的深紫外光刻机,现在却决定将其移出“清单”的原因。
从某种程度上看,荷兰决定在阿斯麦光刻机等半导体设备对华出口政策上实现“自主”,这是大势所趋,特朗普政府显然是拦不住的。事实早已证明,美方在技术领域越是对华疯狂打压,无底线的封锁,中方越是能够在新的赛道突破美方的封锁,取得更大的成就,之前在航空航天领域是如此,现在在芯片半导体领域亦将如此。去年4月,央视曾有报道就指出,我国芯片团队研制的第三代“玻璃穿孔技术”用玻璃晶圆代替了传统的硅晶圆,在“玻璃板”上造芯片。这种新的集成工艺可以让制造成本降低50%左右。倘若该技术成熟,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在芯片领域或将实现“弯道超车”,届时所谓“卡脖子”问题显然也就不存在了。
至于美国利用霸权施压他国的做法,中方的态度也很明确,国与国之间开展贸易科技合作应当有利于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畅通,维护自由开放的国际经贸秩序,不应针对第三方或损害第三方利益。中方坚决反对有关国家拼凑各种“小圈子”,反对加剧对立、损害他国战略安全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