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木求鱼】
在分析复杂的经济形势的时候,单单死抓住某一个指标或者某几个指标,得出符合内心“预设”的结论来,就难免出问题。
木木
“管中窥豹”这个成语,出自《世说新语》。
王献之小时候,有一次看见几个大人正在玩一种叫“樗蒲”的游戏,看得高兴了,就随便插话,评论输赢。游戏者于是有点不高兴,就说:“小孩子家,‘管中窥豹,时见一斑’!”人家的意思很清楚,小孩子懂什么,只看到一点,就以为了解了全部,真是太幼稚。据说,“小屁孩儿”王献之听了“批评”,很生气,“拂袖而去”(看来,聪明人脾气大,自古如此)。
从此之后,“管中窥豹”就传开了。凡是有人“只看一点,不及其余或者难及其余”的时候,往往就会被扣上这顶帽子。其实,类似的帽子还有不少,诸如“盲人摸象”、“以管窥天”、“以蠡测海”等等。
古人为什么非要如此变着花样地“讲道理”呢?琢磨琢磨,原因大约也无非是干“管中窥豹”之事的人太多,而且习惯总也改不了的缘故吧。
被人如此讥刺都改不了的习惯,按照“存在即合理”的逻辑,肯定自有其能绵绵不绝的道理。为之想想,其中的道理估计也无非如下:其一,自己就根本没意识到正在“管窥”,自以为看到的就是“全豹”;其二,自知没有“不管窥”的客观条件,但自恃聪明,自信只通过“管窥”即可把握“全豹”。
平心而论,第一种认知,为数不少。虽然确实有人极聪明,博闻强记,这既是优势,但也很可能是致命的劣势。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没有大量的数据支撑,没有尽量全面的考察,个人的认知很难可靠起来。譬如井底之蛙,目之所及、手脚所触,就那么大的地方,反复审视、反复触摸、反复思量,很容易信心满满、真理在握地给别人描述“这个世界”,并由此导出“自己的处世哲学”,进而还要教诲、引导旁人接受“自己的世界”。处于这种状态之下,如果没有彻底的拯救——借助外力也好、依靠自省也罢,很难跳出自我的宿命。
相较于前者,后者就显得高明很多。尤其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单只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把握信息能力的有限性,就已经很容易让人敬佩了,这也为其随后从“有限性”里引申、推导出什么“无限”的东西来,奠定了足以让人信服的基础。在随后的“管中窥豹”过程中,只要稍讲究点儿逻辑,得出的结论,就特别容易让人接受。
试举一例。北京的几圈环路,经常性地就被堵成“停车场”。如果有人就此得出“经济繁荣”的结论,别人肯定不得不承认,其间确实“藏”了一些逻辑。许多年前,有学者就这样推导过:一个城市的道路越拥堵,交通越困难,说明这个城市的经济越繁荣。不过,如此“窥豹”,就可能“窥”出问题来,因为导致道路拥堵的因素实在太多、太复杂,由此现象导出带了一定道理的结论,也会很多:比如,城市交通管理还不尽如人意;比如,司机的驾驶习惯还不够友好而绅士;比如,低质量汽车不少,天气一热,就抛锚……
所以说,这样的“管中窥豹”很不可取。尤其在分析复杂的经济形势的时候,单单死抓住某一个指标或者某几个指标,得出符合内心“预设”的结论来,就很难避免出问题,也很难全面、准确地认识全局、把握全局。
这几天,中国外汇储备5月末的数据很引人关注。31010亿美元(环比增加61亿美元)的数字,显然让许多人稍稍松了一口气。其实,大可不必如此紧张。记得前些年,还有专家、学者论述过,中国的外汇储备实在是太多了,多到成了“负担”,完全可以适当减少点。这个观点,当时还得到许多人的认同。几年过去了,许多人的心理明显发生了变化。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世界确实太复杂,人的心理也一样复杂,所以出什么结论的时候,还是谨慎一些为好。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