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2月24日讯(见习记者樊碧波)“我们力量单薄,凑在一起,捐了25100元,用于我省的疫情防控。”2月12日,在湖北省阳光信访工作平台上,一封落款为落款“巴东县野三关镇庙坪村全体村民”的信发送到了省长信箱,表达一个小山村村民们的拳拳爱国心。
写信的是恩施州巴东县野三关镇庙坪村支井河片区的村民田玉平老人,信中,他代表巴东庙坪全村村民筹款支持疫情防控。
“我这次捐了50元,虽然不多,也代表我对省政府的感谢。”该村14组的田宜是一个大一学生,他捐出了自己的零花钱;“吃水不忘挖井人,面对疫情,我们应该有所行动。”70多岁的老大爷不会使用微信,他将现金交给孙子,让孙子帮忙捐款100元。5元,30元,100元,800元……一点点爱心像河流一样汇集,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全村165人共筹集了25100元,并已交巴东县慈善总会。
村里大都是农民,收入不高,但热情却很高,为什么?
故事还要从7年前说起。2013年,支井河片区正在修建饮水工程,其中一段引水管道要途径沪渝高速路,因为管辖权及相关责任权问题,当地镇政府无权处理,只能向上请示,层层审批。在审批中,热心的田玉平向省阳光信访信箱写了诉求信,很快得到回应。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引水管终于畅通了。
也在那几年,在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帮扶下,庙坪村安全饮水有保障补短板项目已全部清零,水量、水质、取水距离,保证率均达标。2019年,庙坪村已整村脱贫。
自疫情发生以来,面对省里物资和资金缺乏的现状,2月7日,庙坪村村委会向全村人们发出捐款的倡议,村民们纷纷解囊,希望能为战胜疫情献一份力,大家表示:“我们相信,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奋战,最终一定能战胜病毒,迎来胜利!”